四面山棘腹蛙在渝西地区饲养繁殖初步研究

2012-09-12 01:00徐敬明
重庆高教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黄粉虫变态蝌蚪

徐敬明

(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

棘腹蛙(Paa boulengeri)又名石坑、石蛙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1].它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名贵的营养滋补食品[2-3].近年来,由于人为滥捕、水体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因素,野生棘腹蛙资源日趋匮乏,种群规模不断缩小,已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易危物种[4].目前,仅有对鄂西、湘西、四川等地区棘腹蛙的人工饲养、繁殖等情况的研究[5-9].2008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四面山棘腹蛙在渝西地区的人工饲养和繁殖实验,克服了高温、水质、越冬、病害等不利因素,获得了初步成功,为进行良种培育和规模化健康养殖奠定了基础.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种蛙来源

实验用种蛙从江津四面山引进,雄蛙在90 g以上,雌蛙在70 g以上,雌雄配比1∶1.

1.2 蛙池结构及水源

人工饲养及繁殖场地选在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生物园内,共有养殖用水泥池6个(斜面池底,陆水面积比为1∶2),总面积48 m2,单个面积8 m2(2 m×4 m),池高1 m,蛙池上方加盖遮阳网,预防成蛙逃跑或蛇、鼠的进入,以及用于降温和遮光等;另配有蓄水池一个,体积为11.5 m3(4 m ×1.8 m ×1.6 m).人工模拟棘腹蛙自然生存环境,池内投放石块,修筑洞穴,培植水草;保持水质清洁,潜水泵制造流动水体.

水源为黄瓜山山泉水(pH=6.5左右,水温16~18℃)和曝气的自来水.

1.3 其它仪器设备

塑料箱(0.24 m2)、多功能潜水泵、增氧机、塑料盘(投喂饲料)、水管、电子天平、pH试纸等.

1.4 日常管理

蛙池要长期保持良好水质,2~3天加注一次新水,做好清洁卫生,防止水质恶劣滋生细菌.2~3天(虹吸现象)吸一次沉积在池底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每周彻底消毒清池—次,做好防病、防害、除害工作.蝌蚪期要防止有害藻类、病菌等对蝌蚪的伤害.幼蛙期要预防老鼠、水鸟及蛇的危害.

2 结果

2.1 种蛙的人工饲养与繁殖

引进的棘腹蛙通过人工饲养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生长状况良好,每只日均摄食量在2 g以上,成活率高达90%以上.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就能安全度夏和越冬并生长良好:夏季水温保持在22℃左右,最高不超过28℃,养殖场上方用遮阳网覆盖,冬季温度在7℃左右,最低不低于0℃;3~11月池内水位最深处控制在15 cm左右,11月至次年3月(冬眠期)水位最深处控制在20 cm左右,在此期间洞穴内应铺设枯枝落叶(需煮沸除去细菌和异味)或在池口覆盖保温膜保温,以保证种蛙顺利越冬.饲养方面,每天傍晚投食一次,饵料用鲜活黄粉虫(添加一些维生素),投食量控制在3%左右,同时定期投喂蚯蚓、昆虫等补充营养.

棘腹蛙雌雄个体在非繁殖时期和生殖时期均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并进行区分、辨别,具体差别见图1、图2及表1.

图1 棘腹蛙雄蛙

图2 棘腹蛙雌蛙

繁殖采用自然受精,从4月中下旬开始,每隔1~2天往池内加注山泉水1 h,同时加大池内水体流动量,促进种蛙性腺成熟.池内水温保持在16~22℃,水体pH=6.5左右,投食量由3%上调为5%.人工饲养条件下,渝西地区的棘腹蛙繁殖时间为5~9月,开始繁殖时间在5月上旬,其中以5月中下旬为集中繁殖时期,后续繁殖活动的减少和终止可能是由于缺乏营养补给,卵不能发育成熟等造成的.

表1 棘腹蛙雌雄个体第二性征比较

蛙卵集中在黎明(5:00~8:00)前后产出,卵块产在水泥池壁和洞穴的砖块下面以及侧面,卵群呈片状,卵细胞粘连在一起,彼此十分紧密.产出的卵遇水后吸水膨胀,呈圆球形,包括卵胶膜在内,直径1.3~1.6 cm,除去胶膜,卵径 3~4 mm.受精卵动植物极分明,动物极呈灰褐色,植物极呈白色,卵胶膜透明无色;未受精卵动植物极模糊不清(如图3所示),5~7天就发生霉变,变成灰白色,失去弹性,随后卵胶膜破裂、崩解.

图3 棘腹蛙受精卵和未受精卵比较

卵的采集尽量在产卵结束后4~5 h以前即上午10点以前(此时动植物极还可以自如地调整)进行,采集过程中要小心轻放;如4~5 h后再采集受精卵(此时动植物极不能自如地调整),就要特别注意在转移、安放受精卵过程中动作要轻缓,切忌动植物极颠倒,如有颠倒需用小棒挑正,否则胚胎发育将受到很大影响;孵化采用流水和充气两者结合,孵化水温控制在22℃左右,适当遮光,避免阳光直晒.此外,在繁殖期间必须保持繁殖场区安静.

2.2 蝌蚪及幼蛙的饲养培育

蝌蚪孵化2~3天后,每天投喂熟蛋黄2次(兑水搅拌成浆),投喂量为10ml1000尾;7天后投喂植物性饵料,熟马铃薯泥(添加维生素和抗菌肽)、绿藻等;20天后投喂动物性饵料,餐条鱼、沼虾、摇蚊幼虫、福寿螺等(剁碎投喂),食物残渣需即时清理,避免水质恶化,时刻保持水质清新.

幼蛙饲养主要投喂黄粉虫,刚上岸的幼蛙投喂2~3龄小黄粉虫及摇蚊幼虫,45天后投喂3~4龄黄粉虫,60天后投喂4~5龄黄粉虫,养到20克只重时进行悬浮颗粒饲料喂养驯化实验.

2.3 棘腹蛙繁殖和蝌蚪变态结果统计

2010年5~9月,在人工仿自然条件下共采集棘腹蛙卵2 870粒,其中受精卵1 925粒,平均受精率为67.1%,水泥池采用流水和充气孵化出蝌蚪1 700尾,平均孵化率为88.3%,孵化时间为12天左右(见表2).在蝌蚪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密度过大,食物营养较单一,加上病菌感染等因素,只培育出变态幼蛙230只(蝌蚪期为90天左右),未变态蝌蚪530尾,平均变态率为39.6%,平均成活率为39.2%(见表3).

表2 棘腹蛙繁殖情况统计

表3 棘腹蛙蝌蚪变态情况统计

3 讨论

棘腹蛙种蛙引进驯养时间最好避开其繁殖期(5~9月),最好在3月或9月.因为刚刚结束冬眠或产卵后的棘腹蛙更需要大量补充能量,选择在此时进行人工饲养效果会更好;另外3月到开始繁殖和9月到开始冬眠的时间均为两个月,能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人工驯养.

种蛙、成蛙、幼蛙等实行高密度驯养时,都要注意密度控制(最好在20只m2左右).密度过高,疾病容易爆发和传播.幼蛙要注意根据不同规格分开饲养.夏天气温在38℃以上时,一定要注意遮阳,保持水温在28℃以下,不然极易造成蛙及蝌蚪的死亡.冬天只要做好在池口覆盖保温膜或池底洞穴内铺设枯枝落叶等简单保温措施,种蛙、成蛙、幼蛙和未变态蝌蚪均能在渝西地区越冬.在管理上只要做到及时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就能保证其安全.此外,对比实验表明,曝气3天的自来水用来饲养成蛙、幼蛙和蝌蚪,对其无明显影响.为将来在没有山泉水的地区推广养殖奠定了基础.

由于蝌蚪的饲养是分批次的,其饲养密度和时间对其变态有直接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3号箱蝌蚪不管从变态时的平均体重还是成活率均高于1,2号箱,原因在于其密度(只有792尾m2)低于1号箱(2292尾m2)和2号箱(3 083尾m2),可见密度是制约蝌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4号箱虽然密度只有917尾m2,略高于3号箱,但平均体重最低,且变态率为0,原因在于其生长期较短(不足3个月),导致其无法完成变态.因此,蝌蚪饲养时疏散密度尤为重要,建议低于2 cm的蝌蚪饲养密度控制在800~900尾m2,2 cm以上的密度控制在200~300尾m2.对于8月后孵化的蝌蚪,在11月中下旬可转入人工控温室,加大动物性饵料的投喂以促进变态.此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及时培育好变态后幼蛙的开口饵料,是幼蛙培育的关键.饲养结果表明,只要及时提供2~3龄黄粉虫幼虫及摇蚊幼虫,就能保持其高成活率.

尽管棘腹蛙在渝西地区的人工饲养和繁殖实验获得了初步成功,但在人工颗粒配合饲料驯养方面,效果不佳.原因之一是还没有开发出适合棘腹蛙饲养用的人工配合饲料(如饲料在水面悬浮的时间、营养成分比列、大小等技术难题还未得到解决);其次在驯养方法技巧方面(如食物台的设计,池内水位等)还不成熟,需进一步探索.另外,某些批次受精率、孵化率及变态率低的原因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1]费梁,叶昌媛,黄永昭,等.中国两栖动物检索及图解[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7-139.

[2]温安祥,曾静康,何涛.棘腹蛙肌肉嫩度及营养成分的初步分析[J].四川动物,2001,20(4):211 -212.

[3]温安祥,曾静康,刘昌宇.棘腹蛙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初步测定[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19(1):97 -99.

[4]赵尔宓.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两栖类和爬行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80-83.

[5]袁凤霞,温小波.鄂西棘腹蛙生物学及人工繁殖技术[J].淡水渔业,1989(1):9 -13.

[6]李文健,李鸣,李鹄鸣,等.湘西棘腹蛙人工饲养的初步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2(5):40-45.

[7]江智龙.棘腹蛙驯养繁殖实验[J].科学养鱼,2000(4):33.

[8]李文健,王智,张健华,等.棘腹蛙(Rana boulengeri Günther)幼蛙试养的研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13(4):76-78.

[9]陈高鹏,王德良,李文健,等.不同开口饵料对棘腹蛙幼蛙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四川动物,2010,29(4):587-589.

猜你喜欢
黄粉虫变态蝌蚪
海里的巨头蝌蚪
棘胸蛙养殖技术(四)——变态期饲养管理
利用黄粉虫生物降解聚氯乙烯塑料
大纹白蝶如何变态
从蝌蚪到青蛙
黄粉虫取食塑料的特征研究
黄粉虫蛹不同处理方式对人工繁育川硬皮肿腿蜂的影响
骂错人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1)
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