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2012-09-13 11:02郝云玲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35期
关键词:酮症家族史功能障碍

郝云玲 严 励

1.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广东深圳 518049;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广东中山 510275

2 型糖尿病是常见疾病,多发于40岁左右的成年人,以胰岛素抵抗造成的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为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病程较长者可出现各系统并发症[1]。目前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不同程度受损,为了保障患者的智力健全,提高其生活质量,2 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milk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相关因素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2]。本研究选择256例2 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另选择同期260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分析其临床与生化指标,探讨2 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51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研究,临床症状典型,排除先天性智力障碍、原发性心脑血管肌病以及其他可能导致脑血管疾病的感染、肿瘤等患者。其中男237例,女279例,年龄 50~81 岁,平均(65.95±6.8)岁;病程 0.1~50 年,平均(11.85±5.34)年;文化程度:小学以下 185例,中学(含中专)276例,大学以上55例。

1.2 分组方法

入组患者均进行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包括年龄、家族史、病程、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血糖(P2BG)、低血糖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情况、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等,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量表测验,包括识记、计算、定向力、语言、回忆等五个方面,总分共计30分,按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分组,27~30分者入认知功能正常组,20~26分者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分组后认知功能正常组260例,其中男 120例,女 140例,年龄 50~81 岁,平均(61.3±6.4)岁,病程0.1~50 年,平均(8.5±4.2)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 256例,其中男 117例,女 139例,年龄 50~81 岁,平均(69.2±7.2)岁,病程 0.1~50 年,平均(14.2±6.7)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在年龄、家族史、病程、P2BG、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冠心病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BG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族史、病程、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冠心病、P2BG均是2 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由于饮食、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原因,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加,给患者及其家人带了极大的负担和痛苦。糖尿病是以长期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型内分泌疾病[3],2 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糖、脂质、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异常,具体的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2 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人数中的90%以上,40岁左右的中年人为高发人群,故又称为成人型糖尿病,该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保存部分的胰岛素功能,部分患者甚至胰岛素产生过多,其主要病因为胰岛素的功能严重下降,导致患者体内相对性的胰岛素缺乏[4]。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后期也需胰岛素治疗,其治疗目标为在控制血糖的同时,避免各类并发症的发生[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2 型糖尿病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长期的体内代谢紊乱造成的各脏器损伤,如大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疾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其中,因长期代谢紊乱造成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6]。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产生原因,有许多文章称可能与年龄、血糖水平、各项血液指标与伴发疾病有关,但是具体相关性仍有待考证[7]。年龄增长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密切,Biessels等[8]认为60~80岁年龄段是影响2 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之一;病程对2 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一直有很大争议,Gregg等[9]通过大规模人群的研究认为,病程15年以上的2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性远高于病程15年以下的患者。本文对于年龄与病程的研究结果与他们较一致,其他因素国内外学者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本研究主要分析2 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在年龄、家族史、病程、P2BG、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冠心病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BG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共有年龄、家族史、病程、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冠心病、P2BG等8个变量进入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2 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较多,年龄、家族史、病程、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冠心病、P2BG均是2 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还与教育程度、抑郁焦虑等有关,对于伴以上因素的2 型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早期干预,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甚至避免其认知功能受损。

[1] 卢正红,唐伟,沈雪峰,等.中老年2 型糖尿病认知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9):1000-1004.

[2]Strachan MW,Deary IJ,Ewing FM,et al.Is type Ⅱ diabete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A critical review of published studies[J].Diabetes Care,1997,20(3):438-445.

[3] 张窍俊,谢璇,向丽,等.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3):175-177.

[4] AlvarezSJ,MolinaCA,MontanerJ,et al.Effects of admission hyperglycemia on stroke outcome inreperfused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reated patients[J].Stroke,2003,34(5):1235-1241.

[5] 张涛,陈阳,张猛,等.糖尿病加快老年颈动脉斑块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J].重庆医学,2008,37(7):680-682..

[6] Liao D,Cooper L,Cai J,et al.Presence and severity of cerebral white matter lesions and hypertension,its treatment,and its control.The ARIC Study.Atherosclerosis Riskin Communities Study[J].Stroke,1996,27(12):2262-2270.

[7] 朱永芳.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血糖、血压、血脂水平的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2):137-138..

[8] Biessels GJ,Deary IJ,Ryan CM.Cognition and diabetes:a lifespan perspective[J].Lancet Neurol,2008,7(2):184-190.

[9] Gregg EW,Yaffe K,Cauley JA,et al.Is diabete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cognitive decline among older women Study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Research Group[J].Arch Intern Med,2000,160(2):174-180.

猜你喜欢
酮症家族史功能障碍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汤显祖家族墓后的家族史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