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法制备粉煤灰微晶泡沫玻璃

2012-09-15 03:48蒋晓曙朱凯华陆雷张艺龄
陶瓷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发泡剂微晶碳酸钙

蒋晓曙朱凯华陆 雷张艺龄

(1.常州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常州市建设工程结构与材料性能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常州 213002;2.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09;3.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无锡分院,江苏无锡 214100)

烧结法制备粉煤灰微晶泡沫玻璃

蒋晓曙1朱凯华2陆 雷2张艺龄3

(1.常州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常州市建设工程结构与材料性能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常州 213002;2.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09;3.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无锡分院,江苏无锡 214100)

利用粉煤灰通过烧结法制备了微晶泡沫玻璃。研究表明,选用碳酸钙作为发泡剂,最佳用量为5%。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热处理条件:发泡温度1025℃、升温速率14℃/min、发泡时间30min。通过XRD和SEM研究了微晶泡沫玻璃的析出晶相和显微结构。主晶相为钙长石CaAl2Si2O8,次晶相为普通辉石Ca(Mg,Fe,Al)(Si,Al)2O6。所制得微晶泡沫玻璃综合性能优于泡沫玻璃和粘土砖。

微晶泡沫玻璃;制备;性能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粉煤灰排放量的急剧增加,给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及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治理粉煤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充分合理利用粉煤灰,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增加材料附加值。国内外利用粉煤灰制备微晶玻璃的研究很多,但是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研究报道却很少。国外Enrich Bernardo等人[1~3]以碳酸钙为发泡剂和晶核剂,利用废旧阴极射线管玻璃在低温下制备了微晶泡沫玻璃。国内南京大学的陈克荣等人[4]以废玻璃、粉煤灰和非金属矿制备了微晶泡沫玻璃。

本文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出了性能良好的微晶泡沫玻璃,既变废为宝又治理了环境,对粉煤灰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实验

1.1 实验原料

实验用的粉煤灰来自江苏南华电厂(化学组成见表1),从该粉煤灰的XRD(图1)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为硅铝酸盐,其中SiO2主要以石英形式存在,Al2O3主要以莫来石的形式存在。其余均为化学试剂。

1.2 基础玻璃的制备

首先参照CaO-Al2O3-SiO2系统相图(如图2),由图2可以看出,2号低共熔点的相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Al2O3与SiO2总量为76.7%,粉煤灰利用率较高,且符合玻璃形成体的需求量,即使成分调整后所需要的熔制温度高出低共熔点300~400℃,炉温也完全可以达到。因此把基础玻璃的配方选择在钙长相区2号低共熔点附近。

表1 粉煤灰化学组成(w t%)Tab.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al fly-ash(wt%)

表2 C a O-A l2O3-S i O2相图2号低共熔点相分布及其组成Tab.2 Phase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at the 2nd eutectic point of the CAS phase diagram

表3 基础玻璃的化学组成(w t%)Tab.3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base glass(wt%)

然后将粉煤灰与其它化学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料后,用混料机均匀混合16~18h,再将配合料装入铂金坩埚中于1500℃熔融60min。将熔融的玻璃倒入冷水中淬冷,制备出基础玻璃(化学组成见表3),最后将基础玻璃球磨过200目筛备用。

1.3 微晶泡沫玻璃的制备

1.3.1 发泡剂的选择

表4 L 9(33)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Tab.4 Factors and levels of the L9(33)orthogonal experiments

表5 正交实验结果Tab.5 Results of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s

本实验分别选用碳粉、二氧化锰、碳酸钙作为发泡剂,进行对比研究,由于配合料的软化温度高,碳粉氧化温度在400℃左右,在选择碳粉作为发泡剂时,形成的气孔大、分布不均匀(如图3);二氧化锰作为发泡剂时,产生的气孔小且分布不均匀(如图4);以碳酸钙作为发泡剂时,由于碳酸钙分解温度与配合料软化温度相近,在达到软化温度之前其已经部分分解,因此反应强度适中,宜形成分布均匀且孔径适中的气孔(如图5),实验结果表明,碳酸钙的最佳用量为5%。

表6 微晶泡沫玻璃的化学组成(w t%)Tab.6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foam glass-ceramic(wt%)

1.3.2 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微晶泡沫玻璃热处理制度主要包括发泡温度、发泡时间及升温速率,它们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组合,因此,根据碳酸钙与基础玻璃粉混合料的差热曲线(如图6)安排三水平三因子的正交实验,确定微晶泡沫玻璃的最佳热处理制度。由图6可以看出基础玻璃软化温度在895℃附近,994℃左右产生强烈的吸热反应,表明碳酸钙开始分解吸收大量热量。由于碳酸钙分解产生的氧化钙与配合料中的氧化铝、氧化硅等再次反应产生新的晶相,对应1056℃左右产生强烈的吸热峰。由图可以大致确定出配合料的发泡温度在1000℃~1050℃;再根据前人的研究[6],设计了表4的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见表5。

从正交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发泡温度对微晶泡沫玻璃性能的影响最大,升温速率其次,发泡时间影响最小。以体积密度为指标最佳的热处理制度为1025℃、14℃/min、30min。所制得的微晶泡沫玻璃化学组成见表6。

2 实验结果

2.1 微晶泡沫玻璃的物相分析

对所制得的微晶泡沫玻璃样品进行物相分析,从图7可以看出微晶泡沫玻璃主晶相为钙长石(CaAl2Si2O8),次晶相为普通辉石(Ca(Mg,Fe,Al)(Si,Al)2O6),衍射峰分布彼此独立且形成很窄的“尖峰”,说明钙长石和普通辉石的晶体颗粒尺寸较大且晶粒完整[7],试样强度高。

表7 微晶泡沫玻璃的性能指标Tab.7 The capability of foam glass-ceramic

2.2 微晶泡沫玻璃的结构分析

将微晶泡沫玻璃试样表面经抛光处理后,用1%浓度的氢氟酸腐蚀30s,用日本岛津公司SSX-55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分析。图8是该微晶泡沫玻璃的宏观形貌,可以看到试样中均匀分布着大量气孔。图9是微观形貌,微晶泡沫玻璃内部析出大量粒状晶体,也更好地说明了析出的主晶相为钙长石。

2.3 微晶泡沫玻璃的性能指标

对制得的微晶泡沫玻璃进行性能测试,并与其他建筑材料进行比较,结果如表7[8,9]。从表7可以看出利用粉煤灰所制得的微晶泡沫玻璃满足质轻强度高的优点,其性能指标完全可以满足轻质承重墙体材料的要求。

3 结论

(1)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微晶泡沫玻璃,增加了粉煤灰利用的附加值。

(2)在本实验条件下,碳酸钙作为发泡剂,最佳用量为5%,最佳的热处理条件为发泡温度1025℃、升温速率14℃/min、发泡时间30min,其中发泡温度对微晶泡沫玻璃的密度影响最大,升温速率其次,发泡时间最小。

(3)制备的微晶泡沫玻璃密度为 1.02g·cm-3,导热系数为0.54W/(m·k),抗弯强度为16.3MPa,主晶相为钙长石CaAl2Si2O8,次晶相为普通辉石Ca(Mg,Fe,Al)(Si,Al)2O6。

1 BERNARDO E,SCARINCI G.Foam glass as a way of recycling glasses from cathode ray tubes.Glass Sci.Technol.,2005,78(1):7~11

2 GUTMANN R.Thermal technologies to convert solid waste residuals into technical glass products.Glastech Ber.Glass Sci.Technol.,1996,69(9):285~299

3 HREGLICH S,FALCONE R.The recycling of end of life panel glass from TV sets in glass fibers and ceramic productions//Dhir R K,Limbachiya M C,Dyer T D,et al.Recycling and Reuse of Glass Cullet:Proc.International Symposium,Dundee(UK),2001.London:Thomas Telford,2001:123~134

4 陈克荣,曾家湖,陈小明.微晶泡沫玻璃墙体材料及其制法.中国专利:02137953.X.

5 张锐,许红亮,王海龙等.玻璃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6 冯宗玉,薛向欣,李勇等.以油页岩渣为原料制备微晶泡沫玻璃.过程工程学报,2008,8(2):378~383

7 杨南如.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8 陈克荣,吴义军.泡沫玻璃与微晶泡沫玻璃.南京大学学报,2000,36(1):360~362

9 谢建忠.利用粉煤灰制备泡沫玻璃.矿产保护与利用,1999(3):53~54

Preparation of Foam Glass-Ceramic from Fly Ash by Sintering Process

JIANG Xiaoshu1ZHU Kaihua2LU Lei2ZHANG Yiling3
(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2;2.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210009;3.Wuxi Branch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Wuxi Jiangsu 214100)

Foam glass-ceramic is prepared through sintering method from fly as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appropriate foaming agent is carbonate and the optimum content is 5%.The most optimal conditions of heat treatment are determin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The most optimal foaming temperature,heating rate and holding time are 1025°C,14°C/min and 30min,respectively.The microstructure and crystallization phase of the foam glass-ceramic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XRD and SEM.The primary crystallization phase is anorthite and the sub-phase is augite.The performances of the prepared foam glass-ceramic are better than foam glass and clay brick.

foam glass-ceramic;preparation;performance

on Mar. 28, 2012

T Q 1 7 1.7 3

A

1000-2278(2012)03-0324-06

2012-03-38

朱凯华,E-mail:zhkhzhkh@163.com

ZHU Kaihua, E-mail: zhkhzhkh@163.com

猜你喜欢
发泡剂微晶碳酸钙
铁红微晶釉的制备及影响工艺研究
锂铝硅微晶玻璃不混溶及其析晶探讨
NASICON型微晶玻璃电解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广西扶绥县拟投资105亿年产600万t碳酸钙
贺州学院碳酸钙资源综合利用创新团队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及在水基钻井液的应用研究
HPLC-ELSD法同时测定鹿角霜中碳酸钙和磷酸钙
微晶刚玉磨粒磨削20CrMnTi钢的数值模拟研究
三组分发泡剂对聚苯乙烯挤出发泡板材性能的影响
封闭多官能异氰酸酯交联发泡剂的研制及PA6发泡成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