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叶莓的生物学性状及开发前景

2012-09-18 08:49姜叶琴胡正海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2年3期
关键词:树莓枝条研究

姜叶琴,林 靓,胡正海

(1.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湖州313000;2.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710069)

盾叶莓的生物学性状及开发前景

姜叶琴1,林 靓1,胡正海2

(1.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湖州313000;2.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710069)

盾叶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主要分布区在我国苏、浙、皖等省,生长于海拔700 m以上到1 350 m的山区。其地上枝条为两年生,当年生枝条可生长到1~2 m高,秋季落叶经冬季休眠后,次年的5~7月份开花结果后迅速枯死。其果实大,且营养价值高,繁殖容易,是一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水果资源。

盾叶莓;野生水果资源;生物学性状;开发前景

中国是世界悬钩子属植物的重要分布中心之一,野生种质资源丰富[1-3]。目前我国栽培的该属果树品种大多由国外引进,存在生态适应性问题。张庆霞[4]的研究表明,从沈阳农业大学转引的“美国21号”、“黄树莓”和“A4-17”黑莓等6个品种在四川雅安等南方夏季高温高湿地区栽种,平均单果质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下降,而且病害严重。据王小蓉等[5]对四川野生树莓资源调查及从中国林科院引种的近20个国外树莓品种在四川的对比观察表明,优良的当地野生树莓优势种群如:栽秧泡[Rubus.ellipticus var.obcordatus(Franch)Focke]、插田泡(R.coreanus Miq.) 和山莓(R.corchorifolius L.f.)等含糖量、风味、香气和抗病虫能力都优于引进品种,可溶性固形物比引进品种高2% ~3%,且丰产性强。为此,研究、开发我国野生悬钩子属的果树资源十分必要。盾叶莓(Rubus peltatus Maxim.)属于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 L.,又名树莓属)[6],其果实在悬钩子属野生种属最大,且香味浓[7]。该种的自然分布区主要在我国苏、浙、皖等省,属于典型的中国本地物种[8]。张志勇等曾指出盾叶莓等11种悬钩子植物若进行栽培选育有望成为优良的栽培果树品种[9]。

作者自2007年开始对浙江省安吉县龙王山的野生盾叶莓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同时还开展了原产地移栽和移植到低海拔地区的试验性研究,在上述观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盾叶莓的生物学性状和开发前景进行总结和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龙王山的野生盾叶莓、原产地移植栽培和移植到湖州市吴兴区的群体作为观察、研究材料。

1.2 地点

龙王山地处浙江、安徽两省的安吉、临安、宁国三县交界处的安吉县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0°23',东经119°23',主峰海拔15 87.4 m,属天目山脉的主要山峰之一。土壤的垂直地带性明显,分布规律为红壤(250~500 m)、山地黄壤(500~800 m)、山地黄棕壤(800~1 470 m)、山地草甸土(1 470 m以上),部分地区还存在山地沼泽(千亩田1 350 m)。本区气候属亚热带温湿型季风气候,年平均温15.5℃ ,最冷月平均温度2.7℃(一月),最热月平均温度28.1℃ (七月),极端最低温度-17.4℃,极端最高温度40.8℃ ,无霜期225 d,年平均降雨量1 334 mm。700 m以上,年均气温12℃[10]。

盾叶莓自然生长在海拔700 m以上,原产地移植栽培地海拔800~820 m,低海拔移植区为湖州市吴兴区湖州师范学院校园内,海拔约10 m。

1.3 方法

进行物候期的分期及观察,具体方法参考贾静波等[11]对黑莓和树莓品种的物候期观察。

2 盾叶莓生物学性状

2.1 生境

在龙王山海拔700 m以上到1 350 m区域均有分布。多生长在通光性较好的山沟林下、林缘。盾叶莓有主根,但根系蔓生,入土浅,多长于沟边潮湿处,但不耐涝、旱。

2.2 植物学特性

落叶灌木,高1~2 m。茎直立,粗壮,圆柱形,无毛,散生皮刺,小枝绿色,有白粉。单叶;叶片盾状,近圆形,长7~17 cm,宽6~17 cm,掌状3~5裂,初时两面均被绒毛,后仅沿叶脉有毛和具小皮刺;花单生叶腋;花梗较叶柄短,长2.5~5 cm,无毛,花瓣白色,近圆形(图1),聚合果桔红色,圆柱形,长达3~4.5 cm,密被柔毛(图2)。花期4~5月,果期 6~7 月[8]。

图1 野生盾叶莓的花

图2 野生盾叶莓的幼果

2.3 物候期

盾叶莓地上部分的枝条为两年生,越冬枝当年开花结果,并在果实成熟后枯死。当年的根蘖苗枝条次年开花结果。越冬枝条于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中旬展叶,5月上旬开花,5月中下旬坐果,果实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成熟。果实成熟后越冬枝条迅速衰退,从顶端果穗开始向下自然枯死。根蘖苗(图3)4月下旬破土生长,当年不开花结果,11月下旬其叶片开始脱落,进人落叶期,12月进人冬季休眠期,成为次年的越冬枝。据报道,Polana树莓根蘖苗当年能开花结果,每年4月上旬其蘖苗破土生长,7月中旬始花,直到9月底,花后25~30 d果实成熟[12]。从而反映,树莓属植物地上枝条的生物学性状存在一定差异。

3 开发前景展望

3.1 果实大,具有开发价值

盾叶莓的聚合果从浅黄到桔红色,圆柱形,长达3~4.5 cm,果径1.5~2 cm,单果重8.5~45.94 g,其果实属于悬钩子属野生种中体积最大,并有浓香味[7]。我们在野外还观察到长达8 cm的果实(见图4)。每根二年生枝条可挂果4~8个。为此,其果实具有开发潜力。

3.2 果实风味好,营养丰富,并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研究表明[7]:盾叶莓果实的营养物质含量分别为:总糖:8.3%,总酸:2.56%,粗蛋白:2.14%,Vc:12.93 mg/100 g,VB1:0.26mg/100 g,VB2:0.40 mg/100 g,VE:15.79 μg/g,SOD(超氧化物歧化酶):392.10 U/g,水分:82.28%。糖酸含量是影响果实风味的主要因素之一,盾叶莓总糖总酸含量比大部分悬钩子属已开发利用的物种高。从维生素含量看,盾叶莓的VB1、VB2、Vc含量属于中等,但具有抗衰老作用的VE含量很高。此外,SOD因有助于抗癌防衰老被认为是衡量水果营养价值高低的标志物之一,盾叶酶果实高含量的糖、酸、维生素和SOD,使其不仅具有较好的口感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图3 越冬枝(YD)和根蘖苗(GN)

图4 盾叶莓果实

3.3 药用前景广阔

盾叶莓嫩果入药,《天目山药用植物志》记载:性温,能强腰健肾,祛风止痛,主治四肢关节疼痛,腰脊酸痛,具有较好的药用功效[13]。

3.4 野生资源丰富

盾叶莓主要分布区在我国的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省,日本也有分布[14]。在浙江主产西南山区:安吉、临安、淳安、临海、遂昌、松阳、龙泉、庆元、泰顺等都有分布,野生资源丰富。

3.5 繁殖方法多样,简单易行

经初步试验,盾叶莓可以通过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方法和组织培养进行繁殖,其中扦插繁殖成活率高,且春、夏、秋季均可进行。

3.6 抗病虫害能力强

抗病虫害能力强,龙王山地区尚未发现病虫为害。抗寒能力较强,地上部及根系均能安全抵御-10℃的低温。

综上所述,盾叶莓具有果实营养价值高,经济价值大,繁殖容易等优点,是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水果资源。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更要求果品多样化,同时随着果汁和果酱等需求量的增大,具有优良特性的盾叶莓在我国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 Li W L,Wu W L,Zhang Z D.The utilization value and potential of chinese bramble(Rubus L.) [J].Acta Horticulturae,2002,585:133-138.

[2] 何顺志.贵州悬钩子属(蔷薇科)一新种—务川悬钩子[J].植物分类学报,2006,43:345 -347.

[3] 陆玲娣.我国悬钩子属丰直物白勺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1983,21(1):13 -25.

[4] 张庆霞.四川雅安地区树莓和黑莓引种试验研究[D].雅安:四川大学,2004:22 -24.

[5] 王小蓉,汤浩茹,邓群仙.中国树莓属植物多样性及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06,33(1):190 -196.

[6] 曲泽洲,孙云蔚.果树种类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153-160.

[7] 张琰,范红伟,卢士堂,等.河南大别山区悬钩子属野生果树资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481 -2483.

[8] 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第三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2 -193.

[9] 张志勇,赖小容.井冈山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21(3):395 -398.

[10] 周毅,冯志坚.浙西北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7(6):786-794.

[11] 贾静波,吴文龙,闾连飞,等.黑莓与树莓品种在南京地区的物候期观测[J].林业科技开发,2009,23(2):29 -32.

[12] 李泽文.波兰Polana树莓生物学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J].河北农业科学,2003,7(2):70 -71.

[13] 田春元,周秀佳.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J].广西植物,2004,24(4) :297 -301.

[14] Hummer K E,Finn C E.Recent Rubus and Ribes acquisitions at the USDA - ARS national clonal germplasm repository[J].Acta Horticulturae,1999,505:275 -281.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Rubus peltatus

Jiang Yeqin1,Lin Liang1,Hu Zhenghai2
(1.School of Life Sciences,Huzhou Teachers College,Huzhou 313000,China 2.Th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069,China)

Rubus peltatus is a perennial deciduous shrub belonging to Rubus of Rosaceae.Its main distribution areas are above sea level of 700 m to 1 350 m mountain in provinces of Jiangsu,Zhejiang and Anhui,in China.The ground branches of Rubus peltatus are biennial.Annual branches can grow to 1 -2 m high,fall leaves at autumn and dormancy through the winter.After blossoming and fruiting in May to July of the following year ,the ground branches die rapidly.Because of having many good traits,such as large size and high nutritive value of fruit,propagation easily,Rubus peltatus ia a wild fruit resource with high value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Rubus peltatus;wild fruit resource;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pplication prospect

Q949.9

A

1006-9690(2012)03-0054-03

10.3969/j.issn.1006-9690.2012.03.015

2011-11-02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基金(2010C32054);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YN19)

姜叶琴(1970-),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资源研究。E-mail:jyq951210@163.com

猜你喜欢
树莓枝条研究
山间“小精灵”
——树莓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闪光的枝条
基于树莓派的骑行智能头盔设计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树莓派的远程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黄金水果红树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