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

2012-09-18 07:23杨文香
地下水 2012年2期
关键词:测度城市化城镇化

孙 雪,杨文香,何 佳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100022)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在其各种各样的定义中,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社会、人口、空间及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城市化水平即指城市化发展的程度,对它的测度一般采用城市地区人口占地区人口的比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笔者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城镇化水平的测定作了回顾与总结,并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以期为当前国家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1 单指标法

单一指标法最常用的是人口指标法,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但这种方法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市镇的建制标准多次发生变动;二是城镇人口统计的地域范围与城镇实体的地理界线不一致[1];三是城镇人口的统计对象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有的学者曾对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的计算方法做出相应的修正,用以消除与实际的偏离,试图能反映一个地区比较真实的城市化水平。李文博等(2002)[2]利用国民经济中从业人员的就业比重推算总人口中城市化人口比重。还采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赵燕菁(2000)[3]指出真正的城市化指标应当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上。他根据恩格尔系数与商品化程度(分工水平)相关的特征,提出采用恩格尔系数测度城市规模“深度”的系数。有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地的城市化程度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并用回归分析得出两者间相关性很高的回归方程,并称这种由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的城市化水平为理论城市化率。但由于城市化除受经济影响因素外,还有政治、文化、地缘等影响因素。因此采用城市化率得分来评定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情况,城市化率得分越高,说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越适应,反之相反[4]。以上都是从单一指标的角度从某个主要方面来描述城市化水平,而没有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化本质以及从较全面的角度来反映城市化发展水平。

2 复合指标法

国外对于复合指标法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系统研究的著述并不多见,比较成熟的有以下几种:第一,联合国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建立的指标系统采用19个社会经济指标来考察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经济、社会、人口统计变化之间的关系。第二,英国地理学家克劳克从人口、职业、居住及距离城市中心距离远近等16个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城市化的指标系统。第三,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因克尔斯提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该标准作为现代化的标准体系在国际上较为通行。

关于复合指标法的研究有些学者考虑到城市化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体现了一个地区人口性质的变化,还体现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改进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一种思路,对复合指标法进行研究的有:李振福(2003)[6]认为城市化水平测度应从城市发展潜力、城市发展经济、城市发展装备方面进行考虑。欧名豪等(2004)[7]提出从空间、经济、人口、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方面来考察城市化水平。孙锦等(2004)[8]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所确定的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有经济城市化水平指标、人口城市化水平指标、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指标、地域环境城市化水平指标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宣国富等(2005)[9]从人口类、经济类、社会文化类、地域景观类4方面选取指标,衡量了安徽省城市化发展水平。欧向军等(2008)[10]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4各方面综合衡量一个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水平。陈明星等(2009)[11]建立了基于时序数据的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4方面建立了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张樨樨(2010)[12]以我国为评价对象,构建了统一的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城市化、环境城市化、科技城市化和保障城市化六个方面的内容。

3 对现有相关研究的反思

3.1 指标体系缺乏完整性

根据《城市地理学》[13]一书中对城市化概念的解释,城市化应包括四方面的含义: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多和扩大;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多数学者对城市化概念理解存在偏差性和不完整性,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较多的从城市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农民发生的变化。

除此,城镇化是一个对城市和农村具有相互影响的过程,目前建立的指标体系过分的强调城市、以城市为中心,忽略了城镇化的目的是城乡一体化,缺乏城镇化对城乡一体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

3.2 有些指标难以对区域城镇化水平做出准确评价

有些学者采用非农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等指标反映产业结构城市化,那么对于那些劳务输出、输入大省,全部的从业人员到底是以本地户籍人口为准还是以全部的从业人员总数为准,这样的衡量指标无意之中增大或减小了某些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3.3 指标体系存在适宜性问题

通过对文献的收集与分析发现,所有学者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都试图适用于所有的区域或城市,忽略对不同功能城市和不同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而功能定位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标准应该是有所区别的。

4 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的建立

4.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

4.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以人文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以发展集约型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网络体系完善,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产业支撑能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道路[1,14]。

4.1.2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较,差别主要体现在:①新型城镇化改变了传统城镇化只注重城镇数量、规模的发展模式,注重城镇化质量、内涵的提升;②新型城镇化改变了传统城镇化过分依靠工业化带动发展的状况,强调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多种作用力共同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③新型城镇化改变了传统城镇化过分强调中心城市发展,而忽略县域、中心镇和农村的发展状况,强调完整城镇体系的构建和城乡统筹发展(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区别

4.2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所收集资料的分析总计,本文认为在构建城镇化水平评价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科学性和严谨性、层次性和完整性性、可行性和适用性、针对性。

根据指标具体要求①要突出反映城市化带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水平;②针对不同区域或功能的城市制定相应的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③在确定指标的权重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时期城镇化驱动因子的变化性和驱动力的差异性,和上述原则和逻辑,对众多相关指标进行筛选后,本文确定了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有3个类型,即从城乡发展动力、城乡发展质量、城乡发展公平面来综合衡量一个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

本文在上述原则和逻辑的指引下,尝试性地建立了一个衡量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见图1)。

图1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1]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研究编纂委员会.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09[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4;361-369.

[2]李文溥,陈永杰.中国城市化水平:结构与偏差[M].//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23-56.

[3]赵燕菁.专业分工与城市化: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城市规划.2000,24(6):17 -20,28.

[4]李晋玲,刘人境.城市化测度方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3):174-176.

[5]徐秋艳.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407 -9408.

[6]李振福.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4-66.

[7]欧名豪,李武艳,刘向南,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5):18-25.

[8]孙锦,刘俊娥.中国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4(3):78-82.

[9]宣国富,徐建刚,赵静.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定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47 -51.

[10]欧向军,甄峰,秦永东,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27(5):993-1002.

[11]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4).

[12]张樨樨.我国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0-64.

[13]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3-66.

[14]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测度城市化城镇化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家乡的城镇化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