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壳栽培双孢菇的研究

2012-09-19 11:18王呈祥王良群白鸿燕郝艳芳赵守贤
中国食用菌 2012年4期
关键词:双孢菇出菇覆土

杨 伟,王呈祥,王良群,刘 勇,白鸿燕,郝艳芳,赵守贤

(1山西省农科院高梁研究所;榆次 030600;2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汾阳 032200)

利用高粱壳栽培双孢菇既为废弃物―高粱壳的开发利用闯出了一条新路,又大幅度提高了种植双孢菇的经济效益,非常适用于高粱主产区,是栽培双孢菇的一条新途径。

山西是高粱的主产区,高粱壳是高粱脱粒后的副产品,目前除少量高粱壳用于酿醋添加物以外,大量的高粱壳被废弃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其实高粱壳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其粗蛋白含量为6.72%比稻草 (4.1%)高出2.5个百分点。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母种 (试管菌)引自山西省生物研究所。

高粱壳收集于当地。

辅料由当地市场购买稻草从河南省购买。

1.2 方法

1.2.1 菌种制备

(1)母种扩繁。按菌种说明书,配制马铃薯培养基,每支试管装 7mL~8 mL培养基,在 1.5个气压下灭菌1h,摆斜面,冷却后,在预先灭过菌的接种室内,转接引入母种,在25℃下培养30d,当菌丝布满试管后取出,放入冰箱 (4℃)备用。

(2)繁殖原种。先将高粱壳去杂,装入接种袋中,自上而下打孔, 按上述方法灭菌,冷却后以每支母种接7袋~9袋的接种量将母种接入,扎口,在25℃下培养30d左右,期间倒袋一次,当整袋栽培料长满菌丝后,保存备用。

(3)繁殖栽培种。按 (2)方法准备栽培料。按常规接种量将原种接入栽培料中, 按上述条件进行培养。

1.2.2 最佳栽培模式的筛选与组配 栽培模式直接关系到双孢菇的产量与效益,尽管目前已有双孢菇的常规栽培方法, 但一般均以稻草为栽培料,为使高粱壳栽培双孢菇走向产业化之路,必须根据高粱壳特性确立最佳栽培模式,该研究根据双孢菇的生物学特性在室内进行了影响双孢菇生长发育的多因素试验,筛选组配最佳栽培模式采用渐进式单因子淘汰式试验进行研究,每个处理两次重复,各处理的栽培试验面积10 m2。

(1)高粱壳加入量试验。共设 A、B、C三个处理,高粱壳加入量分别为 50%、70%、100%,稻草用量分别为50%、30%、0,并按双孢菇生长特性要求加入其他辅料,进行栽培管理并定期记载各有关数据, 从中得出高粱壳最适加入量。

(2)干牛马粪加入量试验。牛马粪是供双孢菇生育所需的主要营养素,从试验 (1)中筛选高粱壳最适加入量的处理, 分别添加 (按 100 m2计算) 650 kg、 450 kg、250 kg的干牛马粪, 栽培与管理方法同 (1)。

(3) 接种量试验。 接种量直接关系到双孢菇的产量与效益, 选择试验 (2)中的最佳处理,以 5%及 10%的接种量进行试验,从而筛选出最佳接种量。

(4)铺料厚度试验。从试验 (3)中筛选出最佳处理进行铺料厚度试验,共设 15 cm、25 cm、35 cm三个铺料厚度试验,同上方法进行栽培与管理。

(5)复土厚度试验。从 (4)中筛选出最佳处理进行复土厚度试验,共设 2 cm、5 cm、7 cm三个复土厚度试验,从而筛选出最适复土厚度。同时进行了栽培季节与栽培场地的研究。将上述7个单因子试验中筛选出的最佳栽培处理进行组合,即为高粱壳栽培双孢菇的最佳栽培模式。

1.2.3 对比试验 高粱壳栽培双孢菇的最佳模式与稻草常规栽培法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共设两个重复,对照组为双孢菇常规栽培法, 即目前推广的用稻草栽培法。

1.2.4 数据处理与品质分析 将记载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比较各试验组间的差异,统计数据包括出菇时间,出菇率,经济效益等项目。对试验组所采收的双孢菇随机取样进行主要成分的品质分析, 以比较品质优劣。

1.2.5 示范与生产 为使研究成果尽快走向产业化之路,采取边研究边示范边生产的技术路线。 在小试筛选出最佳栽培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对比试验完成中试, 于2010年在山西省汾阳市科技园区建立了生产示范基地, 该基地共建设了4栋栽培大棚, 每栋大棚菇床面积2 800 m2,一次即可入料50t高粱壳,春、秋两季均可正常栽培。

1.2.6 工艺流程在上述研究与示范中采取以下工艺流程:新鲜高粱壳-去杂-加入干牛粪及辅料-调节水分-发酵-进棚播种-播后覆土-覆土后管理-适时采收-称重-分级上市。

将新鲜高粱去杂加入干牛粪及其他辅料调节水分至60%。

发酵:将配制好的栽培料在自然环境下,堆制7 d,上面覆盖塑料布每隔2 d翻堆一次,达到灭菌作用。

播种及管理:将发酵的培养料均匀地铺在菇床上料层厚达到试验要求,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 10 g加甲醛 20 mL的量进行熏蒸消毒, 24 h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当料温降到28℃以下即可播种,按5%的接种量将栽培种均匀的撒在料面上轻轻压实打平,使菌种沉入料内2 cm左右为宜。

播后覆土及管理: 播种3 d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空气湿度8%左右, 以促进菌种萌发,播种 15 d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进行覆土, 选择吸水性好,具有团粒结构,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按试验设计掌握覆土厚度。

覆土后的管理: 覆土后调节水分,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 20%左右,空间湿度保持在 80%~90%,温度12℃~14℃,严格控制温湿度是双孢菇优质高产的关键。按双孢菇生物学特性避免光照,并适时通风通气, 创造双孢菇生长发育的最佳条件。

表1 双孢菇高粱壳栽培配方数据统计表

出菇管理:当双孢菇长到直径2 cm~4 cm时应及时采收, 采收过晚会使品质变劣,且抑制下批小菇的生长。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佳栽培模式

表1为高粱壳栽培双孢菇栽培配方数据统计表, 通过出菇率与纯收益分析比较,筛选出了各主要因素中的最佳配方。

表1表明, 用纯高粱壳明显优于高粱壳与稻草混合料栽培双孢菇, 这一点正符合北方高粱壳资源丰富而稻草紧缺的实际, 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高粱壳资源。

干牛马粪以450 kg·100-1kg-2为最佳加入量,与稻草栽培法的加入量600 kg·100-1kg-2相比, 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5%与10%的接种量差异不大,但首次将接种量降低到5% (稻草栽培法为 10%) 既说明高粱壳的营养成分比稻草高, 又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铺料厚度,复土厚度与栽培场地试验基本接近稻草常规栽培法的要求,即铺料度厚以 25 cm为宜,复土厚度5cm为宜,栽培场地东西走向优于南北走向。

综合表1各试验组配得出高粱壳栽培双孢菇的最佳栽培模式为:纯高粱壳+450kg/100m2干牛马粪及其它常规微量元素即为最佳栽培配方,接入5%的栽培种,将铺料度厚与复土厚度分别控制在25cm与5cm,选择东西走向建立栽培大棚,春秋两季为最佳栽培季节,冬季只要人工供暖同样可以成功栽培双孢菇。用上述最佳模式栽培双孢菇, 严格执行常规管理, 一定能使高粱壳栽培双孢菇走向产业化之路。

2.2 高粱壳栽培双孢菇模式与稻草常规栽培法数据比较分析

表2表明试验组出菇期,首潮采菇期均比对照组提早5d,末潮采菇期则延长9d,采菇潮数多1潮,出菇率与纯收益提高25%以上,个重复间差异极小。

表2 试验主要数据统计表

2.3 品质分析

将试验组与对照组采收的鲜菇随机取样进行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鲜菇品质分析 (以干物质计)/%

表3表明试验组主要营养成分均优于对照组, 超过优质菇标准。

2.4 栽培料营养成分

据资料介绍试验组高粱壳与对照组稻草的主要营养成分见表 4。

表4 栽培料营养成分/%

从表4表明,高粱壳的主要营养成分均优于稻草,这正是高粱壳栽培双孢菇品质与产量效益均比稻草栽培的双孢菇高的主要原因[10]。

2.5 示范基地的建设

高粱壳栽培双孢菇的最佳栽培模式一经形成就受到当地农民的高度关注, 为尽早走向产业化之路, 首先在榆次市建立起示范基地, 由对方出资,山西省农科院高梁所出技术,共同搞好基地建设。 对方现已投资20万元建成了4个保温隔热式大棚,大棚内建有立体式多层菇床,每个大棚菇床面积2 800 m2,一次即可入50 t高粱壳栽培料,一年共入 2次,出菇率为 60%, 两次入料 100 t,出菇 60 t,4个大棚年出菇 240 t鲜菇,目前正值采收高峰期,每天采收的鲜菇次日就卖到太原农贸市场, 有供不应求之势,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一户带一片,不少附近农民来所寻求技术指导,合作开发,不久将真正走向产业化之路。

2.6 经济效益分析

在为期一年的示范中,该基地共建4个隔热式大棚,每个大棚内设2 800 m2的多层立体式菇床,一次即可入高粱壳栽培料50 t,一年共入2次,出菇率为60%,两次入料100 t,出菇60 t, 4个大棚年出菇240t鲜菇,按市场价6元/kg计,共可收入144万元,减去生产性开支, 纯收入高达100万元,每个大棚可获取25万元的经济效益。

3 结论

3.1 高粱壳栽培双孢菇由于栽培料、生产成本均明显比稻草低, 极大的降低了双孢菇栽培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效益。

3.2 高粱壳是栽培双孢菇的极好原料,由于高粱壳的主要营养成分均优于稻草,用它栽培的双孢菇无论从产量还是品质均明显高于稻草栽培的双孢菇。

3.3 该研究紧密结合山西省实际。山西是高粱主产区,高粱壳资源极为丰富,苦于没有开发途径,一直被白白废弃掉, 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环境, 该研究一旦走向产业化之路,不仅为农民创造了一条致富门路, 还为开发高粱壳闯出了一条新途径, 既给企业增加了收入, 又解决了环境污染。

3.4 该项目投资少、 技术简单、 便于操作、 经济效益高,非常适合山西省农村实际, 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

猜你喜欢
双孢菇出菇覆土
旱地绞龙式精准覆土装置的设计
苗盘输送、取苗、投苗、栽植、覆土、压实、苗盘回收全过程自动化——全自动蔬菜移栽机 破解种植难题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双孢菇饼干的生产工艺
不同温度和覆土厚度对粳稻出苗的影响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风味双孢菇酱加工工艺及配方研究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香菇不同品种和出菇方式的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