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水保方案现场调查重点内容浅析

2012-09-21 08:50李亚春刘红志李志青黄燕红杨光俊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2年6期
关键词:项目区水土保持资料

李亚春,刘红志,王 圣,李志青,黄燕红,杨光俊

(1.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31;2.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3.青海省电力公司,青海西宁 810008;4.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2)

0 引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凡从事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分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两种。开发建设项目不同阶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深度各不相同。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应有水土保持章节;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或项目核准前)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达到可行性研究深度;初步设计阶段应进行水土保持初步设计;施工图阶段应进行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

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当中,按照建设期和运行期扰动地表和取弃土情况将开发建设项目分为建设类项目和建设生产类项目两类[1]。建设类项目开挖地表、取弃土主要发生在项目建设期,如道路、输变电工程;建设生产类项目在运营期仍存在开挖地表、取弃土等生产活动,如矿产开采、建材等。按照布局特点,开发建设项目分为点型项目和线型项目,布局相对集中、呈点状分布的为点型项目,如电厂、水利枢纽;布局跨度较大、呈线状分布的为线型项目,如铁路、输电线路。

1 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特征

输变电工程属于典型的点线工程,变电站为点型项目,输电线路为线型项目。输电线路路径长、工期短、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塔基范围小且分散;变电站呈点状、占地集中,土石方工程较大[2-4]。

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具体特征有:(1)空间跨度大,穿越类型多。在空间分布上,可能跨越多个行政区或多个水土流失类型区;(2)水土流失特征随时间变化,具有阶段性。线型开发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水土流失截然不同[5-7],施工期地表破坏严重,弃土、弃渣量大,水土流失严重;运营期地表得到恢复,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逐步发挥效益,水土流失逐步减轻;(3)输电线路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与一般线型工程不同。输电线路的总体施工期较长,但由于其施工一般按照分段实施、分段推进的方式进行,单个塔基和同一施工地段的施工期较短,在水土流失预测上应合理确定预测时段;(4)变电站、牵张场、塔基、施工临时道路等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8-9]。

以江苏华电句容电厂500kV送出工程为例,该工程在可研阶段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该工程为点线工程,包括3个500kV变电站和3条500kV输电线路,线路路径总长约84km,项目分布于镇江的句容市、丹徒区、丹阳市、常州的金坛市和南京的溧水县等5个行政区,涉及地貌类型有河漫滩、冲积平原、低山丘陵,变电站永久占地4万m2,输电线路塔基的永久占地53万m2,变电站挖方量约2万m3,输电线路挖方量约10万m3,工程挖填方总量超过24万m3。从江苏华电句容电厂500kV送出工程情况看,该输变电项目空间跨度大,穿越多种地形地貌单元,变电站工程占地集中,由于输电线路路径长,塔基土石方量相对较大。

2 现场调查与勘测的内容及方法

开展相应深度的现场调查与勘测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首要任务。现场调查与勘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六大方面[10]。

2.1 地质地貌

地质方面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和结构、断裂和断层、地层岩性、不良地质灾害、地下水埋深、地震烈度等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工程地质情况等。调查方法应为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

地貌方面主要调查内容包括:项目所在地区内的地形、地面坡度、沟壑密度、地表物质组成、土地利用类型等。调查方法应为地形图调绘(1/5000~1/10000)、航片判读、地形图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2.2 气象水文

气象方面主要调查内容包括:项目区所处气候带、干旱及湿润气候类型,项目区气温、≥10℃有效积温、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极值及出现时间、降水年内分配、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风速、年大风日数及沙尘暴日数。

水文方面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一定频率(5年、10 年、20 年一遇)、一定时段(1h、6h、24h)降水量,地表水系,河道不同设计标准对应的洪水位等与工程防护布设和设计标准相关的水文、气象资料。

调查方法均为:以收集和分析资料为主,辅以必要的野外勘查。

2.3 土壤植被

土壤方面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地带性土壤类型、分布、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土壤的抗侵蚀性和抗冲刷性等。调查方法应为:现场调查、取样化验和收集资料相结合。

植被方面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地带性植被类型,项目区植物种类、乡土树种、草种及分布、林草植被覆盖率等。调查方法应为:野外调查或野外调查与航片判读相结合,乡土树种、草种的种类和造林经验等情况采取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2.4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现场调查与勘测的重点部分。水土流失方面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及强度。调查方法应为收集资料与现场实地勘察相结合;(2)土壤侵蚀(流失)量或模数。调查方法应为本工程和类比工程实测资料分析确定或数学模型法(应有当地3年以上实测验证的参数)。(3)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危害及其造成原因、土壤流失容许量。调查方法应以调查和收集资料为主。(4)项目区的土壤侵蚀状况。调查方法应以调查、实测为主。(5)项目周边地区的土壤侵蚀状况。调查方法应为收集和使用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扩建工程应调查原工程的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2.5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主要是地区的水土保持设施及治理现状。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主要经验与成果: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划分成果,水土流失防治主要经验、研究成果。调查方法应为收集资料与地区访问相结合。(2)治理情况: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水土保持设施,成功的防治工程类型、设计标准、林草品种和管护经验等。调查方法应为实地调查与收集资料相结合。

2.6 工程调查与勘测

工程调查与勘测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收集主体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平面布局、施工组织等),特别是取土场、弃土弃渣场等的地形、工程地质,以及与主体工程相关的工程情况资料。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收集资料;(2)对100万m3以上的取料场、弃渣场以及其他重要的防护工程须收集工程地质勘测资料及1/1000~1/2000的地形图。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收集、必要的补充测量;(3)工程建设可能影响的范围。调查方法应为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3 现场调查实践重点内容分析

在进行输变电工程实地调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项目资料研究、网上资料搜集和调查方案制定等三项内容。到项目现场进行调查需要进行实地勘察、访问以及购买资料。根据江苏华电句容电厂500kV送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实践情况,对现场调查实践重点内容进行分析。

3.1 研读可研资料

仔细阅读可行性研究报告,首先是为了熟悉工程情况,了解输变电工程项目构成、建设规模、选址选线情况、项目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概况等。其次是为了在可研中寻找有关项目区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信息内容。通常来说,可研中有关于工程地质情况、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的详细描述,水土保持方案可直接引用相关内容,但某些信息在可研中尚会缺失,如水保报告中需要的项目区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在可研报告中描述不足,这就要我们从其他途径获得。

3.2 网上搜集资料

了解项目及项目区概况后,在网上搜索有关资料非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项目情况。网上搜集的信息大致包括卫星地图、敏感目标、当地规划、当地有关文件等。查找到项目周围的卫星地图后,可从图上初步分析项目区地形地貌类型,了解输电线路经过哪些类型的土地(耕地、林地、园地、工业用地、坑塘、荒地等),以及各种占地类型大致所占的比例,这样可以为实地勘察项目占地类型提供参考。通过卫星地图还可以直观地了解项目有没有经过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城镇规划区、工业区等敏感目标,这些都是输变电工程建设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主要制约性因素,还有其他需考虑的制约性因素。

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主要制约性因素总结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详见表1。

表1 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主要制约性因素

表1中的制约性因素也可以搜索网页获取,或者访问当地水利局、农林局、规划局等专门的网站。

我们还有必要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规划、风景区规划等,项目建设与这些规划应具有相符性。有的资料从网上可能无法查到详细内容,例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的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文件,需要我们访问相关政府部门(如当地国土局或水利局)来收集。网络资源共享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网上获得的资料应选择性地使用,需辨别信息来源的权威性,甚至通过一手资料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3.3 制定调查方案

对工程和项目区有一定了解后,制定现场调查方案便于开展调查工作。在调查方案中,拟定现场调查的时间、地点、人员、设备、具体任务、调查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达到效果等等,附上工程敏感地段的卫星地图。应围绕工程情况、环境保护目标、可能的水保制约因素展开重点调查。方案中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了解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水保等概况,收集与水保相关的文件、资料,实地勘察变电站周围和输电线路沿线地形地貌、占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植被类型、水文情况等。

3.4 实地勘察

按照现场调查方案制定的计划,到达项目建设地后需要沿输电线路路径实地勘察一遍。通过拍照、摄像、文字描述等方式记录现场地形地貌、地表植被、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设施等情况,勘测工程占用不同类型土地的比例,调查环境敏感区域。并且将事先取得的卫星地图与现场环境进行核对,这样在验证了资料真实性的同时,也摸清了现场情况。

3.5 访问

访问相关政府部门是获得所需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关于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情况、水土保持工作形势和经验、有无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办法等可从当地水利部门取得一定的资料,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的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可从国土部门获取。还可以访问农林部门了解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当地自然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的分布等,访问规划部门了解城镇规划等。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当中,水土流失预测需要的参数,如原生地表侵蚀模数、工程建设扰动地表后的侵蚀模数等也可以通过走访当地水利部门获取。

在走访政府部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当地情况,还能就项目建设与政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政府部门的态度和意见,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将有利于项目的进展。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时应访问有关专家。

此外,在实地勘察的过程中,访问项目附近的人群也可以加强对周围环境的了解。走访当地苗木市场,能够了解乡土树种、草种,并取得苗木花草价格,便于进行水土保持方案植物措施的投资估算。

3.6 购买资料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中对项目区自然环境概况和社会环境概况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现场调查的同时,可以购买当地地图、县志或市志、统计年鉴等,同时根据需要购买其他相关资料。

4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部分数据信息无法通过公开途径获得,如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现状、土壤侵蚀强度分布等,通常需要走访相关政府部门获取。建议政府对这些数据与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与社会共享。

(2)走访政府部门能取得的文字资料不多,部分信息、数据不开放,调查人员也无法取得需要的内容,这给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带来一定的困难。关于地方水土保持规划的资料也很少,很多地区尚未完成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建议县级以上水利部门尽快完成“十二五”水土保持规划并上报获批,以便于地区的水土保持项目顺利开展。

(3)在现场调查过程中,由于政府的服务意识不是很充分,直接导致很多时候收资的环节无法顺利开展从而影响项目进展。建议县级以上政府部门能够充分提高服务意识,为地方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现场调查时希望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1]赵永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

[2]贺 亮,李光伟,刘国东,等.500kV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及综合防治[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4):48 -51.

[3]凌文州.输电线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几点认识[J].电力环境保护,2007,23(4):23 -24.

[4]马士新,毕 超,徐化东,等.110kV架空输电线路水土保持措施体系配置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0,(6):162 -165.

[5]吴永红.线形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J].水土保持通报,2003,23(4):33 -35.

[6]胡玉平,王慧觉,姜超.对公路建设项目水保方案中水土流失监测的研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4,(3):33 -34.

[7]冷光义,魏建群,祝小明.线形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5):41 -43.

[8]尹晓静,魏建群.输电线路工程水保方案编制技术问题浅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3):41 -42.

[9]孙中峰,蔡建勤,王愿昌.山西省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相关问题探讨[J].水土保持通报,2008,28(5):21 -2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 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项目区水土保持资料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水土保持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水土保持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