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伟大的“刘嫂子”
——记刘志丹将军妻子同桂荣

2012-09-22 10:01薛鑫良
西部大开发 2012年3期
关键词:刘志丹陕北同志

◎ 文/薛鑫良

平凡伟大的“刘嫂子”
——记刘志丹将军妻子同桂荣

◎ 文/薛鑫良

平凡而伟大!是对同桂荣再贴切不过的赞颂。

刘妈妈的这一生是完美的,对爱的执著、对信仰的坚定、对生活的自信、对后代的关切,完美体现了一位美丽妻子、伟大母亲的坚韧与高大,体现了一位革命家、一位共产党人对信仰、对幸福的价值诠释。这种精神、这种品质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同桂荣是吴起县楼坊坪乡人,1934年正式参加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曾经亲手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做棉鞋,也亲自为毛泽东、贺子珍夫妇的女儿姣姣接生。毛泽东、周恩来尽管年龄都大于刘志丹、同桂荣夫妇,但都称呼她为“刘嫂子”。

革命矢志坚

早在1924年,陕北地区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刘志丹于1925年在陕北榆林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保安县第一名共产党员。从1925到1936年间,同桂荣作为刘志丹的伴侣和战友,义不容辞地为党组织传送信件,站岗放哨;在红军被服厂当工人,为部队做军装和军旗;向群众宣讲革命道理,动员妇女姐妹们送子送郎参军入伍;还在家里掩护谢子长、阎红彦等红军指挥员和战士治病疗伤。大伙儿夸她“真是老刘闹红的大帮手”。

1934年到1935年间,国民党军队在陕北大肆“剿共”。穷凶极恶的敌人抄家、烧房、挖祖坟,扬言“掘地三尺也要抓住”刘志丹的家属。同桂荣带着婆母、婶娘等老老小小十多个人,逃进深山老林。有一次,为了逃脱敌人追捕,她情急之中跳下山沟,幸运的是被半崖上的灌木丛架住,才得免一死。同桂荣下定决心:“刘志丹的婆姨,就是死了也不能让敌人抓去。”她和4岁的女儿藏在密林山洞里,八天八夜不见天日,饿了只能用山水、雨水和炒面糊口。后来,游击队员终于找到她们母女俩,才接回了根据地。

1935年秋,王明错误路线的执行者在陕甘根据地大搞“肃反”,杀害了二百多名红军指战员和革命群众。西北保卫局还给刘志丹、习仲勋、马文瑞等领导人扣上“反革命”、“右倾分子”等帽子,投入监狱,准备活埋。同桂荣四处奔走营救,不仅毫无结果,反而连她们母女俩也被打入劳改队。群众偷着给她们送水送饭,安慰她说:“他们总有遭报应的一天”。同桂荣坚定地说:“我只要活着,就要和他们斗!”在这生死攸关之际,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于1935年10月19日下午到达陕北吴起镇;惊悉“肃反”情况以后,立即下令“刀下留人”,才使刘志丹、习仲勋、马文瑞等领导人幸免于难。

1936年4月14日,刘志丹在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东征的战斗中,不幸左胸中弹,当场阵亡,年仅32岁。噩耗传来,30岁的同桂荣当即昏厥……清醒以后对周恩来和邓颖超说:“我早有准备,为革命死了也是光荣的。”从此,她一直没有再婚,因为她对于既是丈夫、又是战友和先烈的志丹爱得太深太重了!

全国解放以后,同桂荣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担任过托儿所、幼儿园的名誉院长、顾问和全国政协委员。直到1985年11月,80高龄的同桂荣依然题词明志:“继承志丹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91岁的同桂荣

同志情谊深

在革命战争时期,同桂荣经常在部队宿营地帮助“大师傅”(炊事员)做饭。每当红军领导人开会,她就做自己的“拿手饭”剁荞面招待大家。同志们高兴地说:“刘嫂子又给咱们改善伙食啦!”平时,她身上总带着针线包,抽空就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指战员们缝补衣服。一旦有了布匹,她就给志丹做件新衣服;然而,经常是刚做好就被刘志丹送给了别的同志。刘志丹开玩笑说:“你们的嫂子用新衣服优待小弟弟哩!”

在“文化大革命”中,许多造反派都找同桂荣搜集老干部的所谓“反动历史”和“反党材料”。然而,她不怕威胁利诱,绝不落井下石,总是实事求是地回答:“这位同志从小参军,我看着他长大,怎么会反党呢!”造反派说:“你怎么认识这么多黑帮?”她回答:“我们都是阶级兄弟和阶级姐妹,为了革命,走到一起来了。”造反派说:“走资派就是反革命。”她说:“不要给革命同志乱戴帽子!”……同桂荣用自己的坚定和智慧,保护了一批老同志,自己却在64岁时被“下放”到陕西省三原县,直到1971年“9·13”林彪事件后才回到西安市。许多老同志每当想起这些往事,都感慨不已:“刘嫂子人格高尚啊!”

对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同桂荣更是一往情深。1935年冬,陕北天寒地冻,冰天雪地,而出身湖南的毛泽东还穿着长征时的布单鞋。同桂荣看到以后,马上夜以继日地精心做了一双新棉鞋送给毛主席御寒;接着,又给其他几位中央领导同志每人做了一双。1960年同桂荣在北京见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时,毛泽东还记忆犹新,紧握着她的手说:“刘嫂子做的棉鞋,又绵软又厚实,真得谢谢你啊!”

同桂荣比贺子珍大5岁,俩人亲如姐妹,情同手足。同桂荣喜欢听贺子珍讲长征故事,贺子珍喜欢听同桂荣讲当地的风俗民情和生活常识。同桂荣忙碌时,贺子珍就帮她照看女儿。1936年冬季的一天早晨,贺子珍即将分娩。毛主席立刻派警卫员去请同桂荣来接生。贺子珍看到同桂荣带来了早就缝好的婴儿小被子、小衣服等,高兴地说:“有刘嫂子在,我就放心了!”

殷殷慈母心

当年在战争环境中生儿育女的艰难和风险,在今天和平环境中是难以想象的。哪位姐妹分娩之后没有奶或者缺奶,同桂荣就急忙为婴儿找奶妈或者找羊奶、米汤等代乳品;哪位同志要寄养孩子,同桂荣就为他们细心选择当地可靠的农民家庭。姐妹们说:“多亏了刘嫂子啊!”……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些老干部被抄家、关押之后,子女们无处安身。同桂荣就照顾他们,说“只要我有一口饭,就饿不着你们。”当时,她已经被扣发部分工资,宁可自己喝稀的,也要让娃娃们吃饱。孩子们都感激涕零地叫她“刘妈妈”……这样,从战争年代到“文革”期间,“刘妈妈”照顾过的孩子数以百计。她说:“我喜欢孩子。他们都是革命的后代啊!”后来,孩子们分布在祖国不同的地方和岗位上,许多人成长为高中级领导干部,有的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只要见到同老,依然会情不自禁地多叫几声“刘妈妈”。

刘志丹英年壮烈牺牲,只有一个女儿刘力贞。同桂荣含辛茹苦,抚养遗孤;女儿结婚后她严格教育双方亲属,要求他们不能因为志丹的贡献而搞任何特殊化,不能给先烈们抹黑,不能忘本。

猜你喜欢
刘志丹陕北同志
深情追忆同桂荣
同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陕北迪士尼
——碧麟湾
『大元帅』与『小同志』
深情追忆同桂荣
FOR YOU, O DEMOCRACY
同志关系
党建地图·陕北
台湾女硕士在陕北乡下写生的那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