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临床疗效观察

2012-09-22 07:57郭利民
当代医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百草肺纤维化灌流

郭利民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一扫光,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因防护不当或误服,百草枯中毒日益增多。由于百草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因而中毒患者病死率高,国内报道的在25%~76%之间[1],甚至有报道病死率高达85%~95%[2]。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是血液或血浆通过体外循环的一个净化罐,清除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素使血液净化的方法。本课题采用了血液灌流配合综合性的对症处理措施,对百草枯中毒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06年7月~2009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急性白草枯中毒患者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13~58岁,均为口服中毒,服药量20~100ml不等,在中毒后2~24h内到医院就诊。30例患者既往身体均健康,无明显心、肝、肾及肺部疾病。

1.2 治疗分组

1.2.1 常规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尿、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并均给予抗氧化剂(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及还原性谷光甘肽)及激素甲基强的松龙40mg/d或地塞米松10~20mg/d静脉滴注以防止肺纤维化,连用10~15d。氧分压<40mmHg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采用>21%浓度氧吸入或呼吸末正压给氧。

1.2.2 血液灌流法 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应用HA330丽珠树脂型碳肾行充分血液灌流,术中应用肝素抗凝。采用中心静脉穿刺,血流量150~200m1/min,灌流时间2~2.5h每d或隔天1次。重复治疗2~5次。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联合血液透析。

1.2.3 所有病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方法+血液灌流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服药量、入院时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疗效评定 病情转归观察:痊愈,即临床症状消失,双肺影像学检查,血氧饱和度,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正常。好转,即仅有轻度呼吸不畅症状,影像学有肺间质改变,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生化指标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1)分析软件采用SPSS 11.0软件包。(2)一般情况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计算构成比及频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和体征 所有百草枯中毒患者均有唇、舌、咽喉部灼痛,上腹部隐痛,头晕症状。中毒1~2d后,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心律失常20例;2~5d出现少尿或无尿11例,皮肤巩膜黄染14例;3~7d出现呼吸困难16例,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者13例。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例(%)]

2.2 治疗转归 对照组10例患者中,死亡7例,病死率70%,存活3例出院后,经2个月跟踪,胸片发现有轻度肺纤维化;治疗组20例患者中,死亡5例,病死率25%,其中3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6例治愈出院,经随访2月均有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两组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转归比较[例(%)]

3 讨论

百草枯可由胃肠道、皮肤及呼吸道吸收,在体内分布广泛,以肺和肌肉组织浓度最高,经肾小管以原形从肾脏排出。中毒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百草枯作为一种电子受体,作用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使线粒体功能紊乱,造成组织细胞的氧化性损害,此外还会使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还原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减低,从而加重病理损害。由于Ⅰ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主动摄取和蓄积百草枯,故肺损伤为最突出的表现[3]。病理改变早期肺泡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晚期为肺间质纤维化[4]。肝、肾、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血液、肾上腺等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多脏器衰竭[5]。

急性百草枯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治疗以减少毒物吸收、促进体内毒物清除和对症支持治疗。在肾功能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利尿剂加速毒物排泄,早期反复应用血液灌流,可使预后改观[6-7]。采用血液灌流治疗,不仅能迅速消除患者体内的百草枯,还可以清除胆红素、内毒素等脂溶性、分子量较大的毒素及各种炎性细胞因子,从而尽快解除中毒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因此尽早行血液净化治疗可减少组织损伤,提高生存率。

本组病例根据病情及服药量采用连续的血液灌流,降低了死亡率。我们的体会是:(1)百草枯中毒应早期进行血液灌流,争取尽早尽快清除毒物;(2)根据服药量的多少及症状的轻重,可选择多次血液灌流,每次灌流时间以2~4h为宜;(3)在灌流的同时应注意补充激素及抗氧化剂,同时采用综合对症治疗的方法;(4)血液灌流中,如出现血压下降可补充液体,定期复查凝血、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1]樊均明,张维明,李克儒,等.影响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2):122-124.

[2]徐永健,牛汝楫,张珍祥.白草枯中毒及其救治[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7,3(2):84-85.

[3]TomitaM, Okuyama T,Hidaka K,et al. Early DifferentialGene Expression of RatLung after Exposure to Paraquat[J].Free RadicalRe-search,2004,38(8):821-829.

[4]Junko Adach,i Kenji Ishi,i MasafumiTomita,et al. Consecutive adminis-tration ofparaquat to rats induces enhanced cholesterol peroxidation and long injury[J].Archives ofToxicoloqy,2003,77(6):353-357.

[5]季杰.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华西医学,2003,18(4):612-613.

[6]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04-805.

[7]王道良,蔡正哲,黄宜谋,等.急性百草枯中毒2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1):56-57.

猜你喜欢
百草肺纤维化灌流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神农尝百草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神农尝百草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