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放的生命!三个人的20年

2012-09-22 06:35
莫愁·时代人物 2012年4期
关键词:锦华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从北京一路南下,到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期间,邓老发表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重要谈话,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激发了无数人创业的梦想。

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春,邓老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本刊特意采访了三名亲历过那个时代的赶潮者,他们的生命始终怒放,他们的激情依旧满怀——

一“炒”二十年

(何治业,广东潮州人,高中文化,现居深圳)

何治业出生于广东潮州市饶平县城,由于从小调皮捣蛋,1982年高中毕业后,辍学在家游手好闲,被周围人称为“二流子”。两年后,由于赌博欠债,何治业不得不跟一个亲戚做起了小生意,从广州倒腾来服装、小电器等在县城卖。

1988年,25岁的何治业带着积攒的一万多元钱,来到深圳,开了一家录像厅,当时港台片十分流行,很多打工者都喜欢看,所以刚开始生意不错,可后来由于被人投诉“涉黄”,一下把积蓄全赔光了。

1992年年初,是何治业最落魄的时候。有一次,一个老乡见他连吃盒饭的钱都没有,便劝他来工地干,他却说:“兄弟,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不是干体力活的料,我天生就是干大事的人……”

那些日子,何治业经常被人嘲笑、挖苦,但他不在乎。1992年1月20日,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登上深圳国贸大厦五十三层俯瞰市容,当天成千上万的群众簇拥在大厦楼下和街道两旁热烈欢迎,何治业挤在人群中远远地看了邓老一眼。随后几天,关于邓小平视察深圳的报道铺天盖地,何治业整天就是看这些热点新闻,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邓老的一系列讲话,比如:“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把经济搞上去!”

邓小平的话令何治业豁然开朗,他开始绞尽脑汁地寻找机遇。一天晚上,他又到建筑工地借宿时,一群老乡埋怨说工资太低,不想跟原来的包工头干了,但又找不到可靠的包工头。他当即眼前一亮:深圳近几年到处在建高楼大厦,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更是掀起了建楼潮,自己何不当个包工头呢?

“各位兄弟,你们如果信得过我,咱就一起组一支建筑队,好好干一场!我保证,让大家赚大头,我挣小利……”何治业雄心壮志,虽然他当时处境不好,但他毕竟辉煌过,免费让老乡们看过很多次录像,在老乡中有一定号召力。没多久,从未干过建筑的他就拉扯起了一支20多人的建筑队伍。

何治业带着兄弟们直接去找建筑商谈生意。由于他能说会道,很快揽到了第一个项目——为一幢大厦安装门窗。后来,他又专程回到老家,招了一批懂木工活的老乡,涉足装修业。没过几年,他就赚了几百万元。

何治业不是个“脚踏实地”的人。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新股,他和员工们刚拿到一笔工资款,就去抢购了股票,还劝说员工们买,有些没文化的老乡不敢买,他就借用那些人的身份证炒股,并说:“你们不炒股,真是白跟我混了!”不过,正是他的这种不安分,使得自己的人生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到了90年代末,由于建筑行业利润下滑,他只好解散了队伍。而炒股多年的他也屡遭不顺,家产从六七百万元滑落到两百万元。

2002年年初,中国的房地产迎来了春天,在股市吃尽苦头的何治业,觉得这应该又是一次机遇。一天,他看到报纸上搞了个《邓小平南巡10周年记》,当他重温邓老的那些讲话时,顿时又激情澎湃:人生无论走到哪个阶段,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能忘了时刻抓住机遇,好好地发展自己!于是,他下定决心再拼一次,先是把股市里的60多万元全部抽出来,然后把自己住的那套价值40万元的旧房子也卖掉了,成了这个城市里最早拥有多套商品房的人。如今,何治业依然持有数套房产,手上还有几百万元的现金,生活过得无忧无虑……

主人公感言:

我的经历或许不值得提倡,但我真的很感谢这个时代,它让我过上了好日子。这20年来,我完全是靠机遇吃饭的,当然机遇也不是万能的,既让我辉煌过,也使我落魄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先抓住机遇,同时发展壮大自己,失败了也不要紧,继续寻找下一个机遇……

专家点评(高岩,深圳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执行力研究所所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很多产业都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炒股、炒楼等均属于新兴行业,大部分老百姓观念比较传统,刚开始很难接受,而像何治业这类思想放得开的人,就很容易抓住机遇捞到第一桶金。深圳最初就像何治业这样的“暴发户”,靠机遇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大都市。

现在,以及未来,依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兴行业,但对创业者的能力、学识等要求日益提高,如果仅凭单纯的投机性经营,恐难成大器。深圳为什么能在“暴富”后保持高速发展?正是因为近些年来不断完善科技、教育、文化等内在力量。不过,何治业这种领先时代潮流、不断挖掘新兴行业商机的“深圳精神”,是值得每一代年轻创业者学习的。

走出去,走回来

(李锦华,江苏无锡人,大学文化,现居上海)

1992年2月10日,上海洋溢着一派繁荣的景象。邓小平来到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公司视察,李锦华等数百名员工的心中暖流涌动。

贝岭公司是当时成功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标志性企业,邓小平在车间里面,指着那些进口的生产设备意味深长地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还鼓励贝岭公司的领导和员工,要把门开得大一些,让优秀人才走出去,带些先进的东西回来,这样公司才能发展壮大。正是邓老的这席话,很快改变了李锦华的命运。不久,公司就组织了李锦华等一批员工到比利时学习。

在贝岭公司从事设备采购工作的李锦华,在比利时学习一年后,掌握了许多先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眼光开阔了许多,回到上海后,他工作得非常出色。

不过这时,李锦华突然决定辞职去国外自费留学。家人劝他不要冲动,因为当时像他这样的大学生,能进到合资公司拿高薪,已经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了。但他想起了邓老“敢为人先,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话,觉得一个人就像一家公司,同样需要自我设计,需要摆脱束缚“走出去”。于是,他毅然去了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998年,李锦华毕业后在德国和朋友开了一家外贸公司,将欧洲先进的生产设备卖给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厂家,利润十分可观,两三年时间就挣了100多万欧元。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李锦华的生意开始下滑。有一次,浙江一家重工机械代理商劝他说:“老兄,你别总想着把国外的产品往国内销,现在咱中国牛了,很多东西都能出口了,帮我把中国的重工机械卖到欧洲去吧,别挣咱中国人的钱了,去赚外国人的钱,利国利民呀……”

李锦华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2002年,他回上海开了一家机械设备贸易公司,打算将国内的产品推向国外。

李锦华的业务开展得十分艰难,因为中国入世不久,很多老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商人,对中国产品的质量不太信任。一次,李锦华到德国,希望通过那里的老客户网络销售中国的重工机械。谁料,一个德国代理商轻蔑地说:“我们德国的设备制造技术比你们先进上百年,师傅怎么会买徒弟的产品呢?”李锦华屡屡碰壁,败走欧洲后,悟出一个道理:卖机械设备与卖日用品恰恰相反,不能往高卖,而应往低卖。于是,他带着几名员工,勇闯中东、非洲等地的国家。尽管十分辛苦,生活条件很差,但由于那些地方正如火如荼地搞经济建设,急需机械设备,中国产品相比欧美产品价格低廉,质量也不错,所以卖得十分火爆。

一方面,李锦华将中国的设备卖给有需求的国家;另一方面,他又将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引进中国,提高了中国设备的质量。几年下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2004年,电子商务在中国大规模兴起,但网上卖的大多是服装、日用品等,机械设备无人敢卖,他却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成立了多个机械网、设备网等,2006年,他还在印度、阿联酋、伊朗、南非等国家投资了一些专业性贸易网站,这样一来,李锦华每天只需坐在上海的办公室用鼠标点一点,就把生意做到了国外。

正是这种“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精神,让李锦华一直走在机械国际贸易行业的前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依靠欧美市场赚钱的中国服装、鞋类、日用品等制造企业面临困境,他的贸易公司却没受影响,因为他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那些国家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如今,李锦华已成了千万富翁。

主人公感言:

感谢邓老的那次南方谈话,否则我恐怕没有出国学习的机会。没有那次经历,我就没胆量自费留学,也不可能成就现在这番事业……

专家点评(钱宏,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特聘研究员)

李锦华的经历,其实也是中国这20年来的一个缩影。中国就像一个“穷小子”,通过不断拼搏,走向全球,屹立世界。当然,只有胆识远远不够,尤其是到国际商场去较量,必须得有实力。如今的中国,已是一个成熟的“中年男人”,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威望,不再困惑于“向何处去”,而是在思索“何以处世”——如何才能与世界和平相处,怎样提高生活质量。这种巨大的转变是值得庆贺与珍惜的。

技高一筹

(谢绍龙,湖南湘潭人,初中文化,现居珠海)

谢绍龙出生于湖南湘潭县龙口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初中毕业后,他应征到广西某部队当了三年兵,1989年退役后来到珠海亚仿控制系统公司当保安。枯燥乏味的工作,让他感觉前途很迷茫。

1992年1月25日,邓小平来到珠海视察亚仿公司时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经济发展得快,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从此,谢绍龙深深地记住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

之后,谢绍龙一门心思想学技术。他跳槽到一家纺织厂做车间自控系统学徒工,同时自学、钻研了数十本专业技术书籍,记下了2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

1997年,谢绍龙苦干苦读四年后,不仅当上了生产班长,而且顺利通过成人高考,取得了珠海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大专文凭。

1999年,谢绍龙获得技师职业资格证后,又跳槽到一家能源公司担任设备调试技术员。一次,厂里花700多万元从国外购进一台机器,可调试运转时老是出问题。领导组织了不少名牌大学毕业的精兵强将进行检修,依然找不出问题根结。机器休息一天,就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这时,谢绍龙大胆地迈进厂长办公室说:“我想把那台机器弄好,但只许我一个人……”厂长不信:“就你?算了吧,那么多工程师都束手无策,就你行?”“难道就让它成为一堆废铁?您忍心吗?”谢绍龙来了个激将法。厂长急了:“臭小子,将我军来了!”厂长见他勇气可嘉,便说,如果他能找出问题,就给他升职,否则就走人。谢绍龙毅然答应了。

那些天,谢绍龙独自和那台机器日夜厮守,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一边啃书本,一边摆弄机器,找问题,寻答案……十天后,他竟然真的找出了那台机器的问题,最终调试成功了!

随后,谢绍龙当上了技术主任。2003年,他再次升任技术经理,并被评上了工程师职称。作为公司中层干部,年薪二三十万元,按说应该知足了,但谢绍龙却决定辞职创业,因为当时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工业圈正闹技工荒,像他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更是稀缺。

2004年,谢绍龙在珠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专门为工厂企业安装、调试、检测、维修机器。起初,他只有十几个员工,而且没有建立起信誉体系,生意很差。一次,他听说一家日企急需调试新购的机器,便上门洽谈,日本经理傲慢地说:“我不相信嘴巴,只相信实力。你带员工先来工作,达到标准后再谈价钱。”如果是别的同行,肯定不会答应,但他却领着员工埋头苦干了半个月,完成任务后,得到的酬劳却比市场价少了一大截,员工们都不服气,但毫无办法。

那年,谢绍龙带着员工辗转深圳、东莞以及江浙等地,生意就是不见好转。每当遇到挫折时,谢绍龙的心就不断地被“杀出一条血路来”这句话猛烈撞击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两年,谢绍龙的生意步入正轨,公司员工达到近百人。2006年,广东掀起一股产业升级热潮,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发达城市的工厂企业,纷纷迁往粤北、粤西、湖南、江西等地,带来了众多机器,需要重新安装、调试、检测、维修,而谢绍龙的公司成为他们的首选。可以说,有技在身,他高枕无忧。

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后,东莞一位朋友向他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说希腊一家快要倒闭的瓦楞纸公司,正要搬到东莞来合资,有一批机器急需安装,正在寻找合作方,他几经努力把这个生意接了下来。那批机器经过长途颠簸,里面的线路全搞坏了,要恢复性能十分困难,可希腊老板又没钱买新的,一个劲地拜托谢绍龙弄好。虽然棘手,但谢绍龙和员工忙了一个多月后,挣到了几十万元……

谢绍龙始终铭记着邓老的那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即便现在,他依然在钻研新的技术,以防落后于时代。

主人公感言:

在成长过程中,我始终坚信技术的力量是无限的,它不仅能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而且能使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发生质的飞跃……

专家点评(刘兢,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副教授)

中国原本是个农业大国,13亿国民中有9亿农民。改革开放后,才有农民进城务工的潮流,从农业进入工业,农民工要想适应这种生存方式,就必须先学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升级,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据新华社报道,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47%。这意味着,20年来,有上亿农民成了城市居民。他们为什么能立足城市?主要靠的就是技术和文化。将来,新生代农民工要想扎根城市,技术和文化的要求须进一步提高,因此,学习与创新是当下年轻人必须坚持的课题。

猜你喜欢
锦华
冯锦华、文珊珊作品
水质控制与节水一体化装置在大榭石化的应用
My Favourite Pet
亚纯函数的正规族与例外函数
妹妹悔捐命悬一线:那一场亲情着陆风云
善报
戴锦华 影评家
爸爸救我!我的校园“连环贷”5万惊变100万
“回澜杯”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漫画大赛参赛作品选登
还有什么不原谅:地震废墟里一对“仇人”共闯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