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普“王车易位”的政经逻辑

2012-09-22 09:54杨成
领导文萃 2012年2期
关键词:中俄关系梅德韦杰夫

杨成

自从梅德韦杰夫就任俄罗斯总统以来,外界对俄下个政治周期的预测和期盼就没有停止过。随着普京日前被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形势的豁然开朗既令人始料未及,又一切在情理之中。梅普“王车易位”的背后到底有哪些难为人知的驱动因素,又将对俄内政外交产生何种影响,这些问题已经引发了专家和媒体的广泛讨论。

存在着两种普京王者归来的镜像:一种认为这是众望所归,过往梅普间存在政治斗争的隐喻被放大。普京必须亲自参与并执掌自己创造的体系,此举意味着俄现行政策将更大程度上保持延续性而非断裂性。另一种则认为普京再次掌权弊大于利,将引发与西方关系的恶化,俄外资流失可能进一步加速,经济垄断化趋势将再度加强,俄权力崩溃可能会提前到来。毫无疑问,这些观点有其内在逻辑,均不无存在理由,但可能都失之偏颇。

现有的各种分析中至少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俄在新时期仍可能面临更加纷繁复杂的内外挑战。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新一轮经济危机冲击波的破坏性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上一波。好不容易恢复到苏联解体前实力的俄罗斯,要想克服数个世纪以来首次沦为“二流大国”的风险,已经无法承受更多的折腾和磨难。

在危机和风险管理领域,普京显然比梅德韦杰夫具有更丰富的经验。正是预见到俄罗斯未来极有可能将面临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和经济困境的时代,梅普二人最终决定交换现有的岗位和工作。

外界,尤其是西方對于普京回归意味着专制道路复辟的论断,其实经不起推敲。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换位,意味着总统作为主要决策中心这一原则,将再度成为俄罗斯政治的金科铁律,但这并不代表放弃现代化进程或停止“重启”俄美关系。

事实上,现代化同样是普京的一贯理念,甚至连俄美关系“重启”的幕后设计者也被披露出就是普京。或许,普京重掌大权不完全符合西方自由民主的理念,但普京治下的俄罗斯与美国前总统里根所描绘的“邪恶帝国”鲜有相似之处。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重转型的道路上已经走得足够远,以至于走回头路的成本和代价是任何一个执政者都难以面对的。在笔者看来,普京对内将继续执行“经济现代化”的议程,因为这本身就是普京计划的应有之义。

在对外政策方面,俄罗斯不大可能出现战略性调整。无论是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都已经深深认识到,俄罗斯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平稳发展。这意味着俄的对外政策在“长普京时代”仍将首先是内向化的,即以是否有利于俄重新崛起、是否有利于俄国家利益为核心指标。

至于中俄关系,这是俄罗斯外交的亮点,俄对中俄关系的重视也是发自内心的,但俄国国内对中国发展的担忧、疑虑同样始终存在。当前的中俄关系症结不在于领导人的更替,而在于其合作内容。经过20年的发展,中俄关系已经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也处于进一步突破、升华的瓶颈期。中俄关系除了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外,也积累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其核心问题则在于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双崛起”状态中,中俄两国能否和如何实现和谐相处。

我们应该注意到,俄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强调实施追求东西方平衡的全方位外交,但客观讲,亚太地区或者说东向与西向相比,始终是西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俄加强东向战略虽然意味着中俄在亚太地区一种新的合作格局可能正在来临,但也不要过高估计这种变化的影响,尤其不能将俄的西向和东向外交对立起来看。俄当前的战略安排中,同样潜含着对中国快速而强势的发展的某种应对。对中俄关系而言,不断发展两国关系,逐步扩大利益契合点,构建两国认知共同体,争取中俄双方能在国际权力转移的过程中实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始终是我们的优先方向。

(摘自《时代周报》)

猜你喜欢
中俄关系梅德韦杰夫
新时代中俄关系背景下G-U-S协同创新中学俄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中俄关系迎来美丽时刻
浅析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中俄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杰米历险记
梅德韦杰夫的民主与自由价值观
梅德韦杰夫的“第三条道路”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记者会
梅德韦杰夫与俄罗斯三大电视台领导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