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方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疗效试验

2012-09-26 00:52杜冬华王爱华徐占云
动物医学进展 2012年10期
关键词:产奶量隐性乳房

杜冬华,周 静,王爱华,徐占云

(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系,河北张家口075131)

奶牛乳房炎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乳房的炎症,最常见的是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是目前阻碍奶牛养殖业发展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可高达70%,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及乳品质[1]。近几十年来,对于奶牛乳房炎的防治还是主要依赖抗生素,但抗生素治疗存在两大问题,即耐药性的产生和乳中抗生素残留超标,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2]。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有诸多优势,如不易产生抗药性、无残留或低残留等,且中药是纯天然物质,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具有药物、营养剂、调节机体免疫机能等多重功能。应用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并开发不同组方、不同剂型及通过不同给药途径,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6]。另外,在乳房炎治疗方法中,乳房灌注疗法操作方便,药物可直达患病部位,疗效可靠[7-10]。因此,本研究用自拟中药方剂制备乳房灌注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疗效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中药 本研究所用方剂成分包括黄芪30 g、金银花30 g、蒲公英30 g、大青叶15 g、瓜蒌15 g、紫花地丁15 g、赤芍15 g、王不留行15 g、青皮15 g、连翘15 g、当归15 g、通草15 g、乳香15 g、甘草10 g,共14味中药,按配方称取,经粉碎、混匀器混合后装入塑料袋密封,250 g/袋。

1.1.2 试验用动物 在张家口某奶牛养殖小区,从中选择年龄及泌乳期相近的2胎~4胎经产奶牛 。用苛性钠凝乳检验法和烷基硫酸盐凝乳试验(CMT)法进行筛查[11],共筛选出68头隐性乳房炎阳性奶牛(+、++或+++),判定标准如下:

CMT法:乳汁无变化,不出现凝块,判为阴性(-);出现微量沉淀,不久即有消失的倾向,判为可疑(±);乳汁部分形成凝胶状,判为弱阳性(+);全部成凝胶状,回转摇动时凝块向中央集中,停止摇动时凝块呈凸凹状附于皿底,判为阳性(++);全部呈凝胶状,回转摇动时凝块向中央集中,停止摇动仍保持原状,并固着于皿底,判为强阳性(+++)。

氢氧化钠凝乳检验法:乳汁无变化,不出现凝乳现象判为阴性(-);乳汁有细小凝块出现,判为可疑(±);出现较大凝块,乳汁略显透明,判为弱阳性(+);出现大凝块,用火柴棒搅动时形成丝状凝结物,乳汁水样透明,判为阳性(++);出现乳白色的大凝块,或全部凝集成一大块,判为强阳性(+++)。

1.2 方法

1.2.1 中药乳房灌注剂的制备 参照文献[12]的方法,制备中药乳房灌注剂,最终生药浓度为1 g/mL。

1.2.2 试验动物分组 将筛选出的68头阳性牛随机分成3组,1组为中药乳房灌注治疗组,30头;2组为中药拌料治疗组,30头;3组为不用药对照组,8头,分组情况见表1。在用药前分别测定30头牛的初始产奶量,1组挤净奶后用700 mL/L~750 mL/L酒精棉球消毒乳头,2次/d,每个乳区灌注40 mL自制灌注剂,注液后按摩3 min~5 min,使药物在乳区内均匀扩散,促进药液吸收;2组每头奶牛每天用1袋拌料。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用药3 d、1周、2周时采集乳汁并用苛性钠法和CMT法检测,再次测产奶量,评价各组治疗效果。

表1 隐性乳房炎奶牛分组情况Table1 Grouping of recessive mastitis in dairy cows

1.2.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用苛性钠法和CMT法检查为阴性。有效:治疗后用苛性钠法和CMT法检查,阳性反应降低1个“+”以上,有效数包括治愈数。无效:治疗后用苛性钠法和CMT法检查,阳性反应与治疗前相同、加重(阳性反应增加1个"+"以上)或转为临床型。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照组8头奶牛在试验期间未见好转,并且有5例病情加重。治疗组2周时采集乳样检查,强阳性反应消失,且大多数奶牛的阳性反应降低1个"+"以上,有的转为可疑或阴性反应。其中,拌料口服治疗组治愈15例,治愈率为50.00%,有效24例,有效率为80.00%;乳房灌注治疗组治愈19例,治愈率为63.33%,有效28例,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和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显著(P<0.05),但治疗1组和治疗2组分别用药1周和2周时治愈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1组用药3 d和1周时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2组在同一阶段有效率差异不显著,表明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通过中药乳房灌注可缩短疗程(表2)。

2.2 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用药前各组奶牛产奶量虽然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且用药期间对照组产奶量没有明显变化。用药后,随着药物逐渐被机体吸收而发挥作用,治疗组的日增加产奶量比对照组持续提高,差异显著(P<0.05),且乳房灌注治疗组疗效优于拌料治疗组,日增加产奶量明显提高(P<0.05)(表3)。

表2 中药方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Table2 Curative effect of recessive mastitis in dairy cows by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rescription

表3 中药方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统计表Table3 The eff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rescription on milk yields(± SD) kg

表3 中药方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统计表Table3 The eff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rescription on milk yields(± SD) kg

注:采用SPSS 17.0软件方差分析方法统计,不同字母表示显著性差异(P<0.05,n=30)。Note:Using the 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 of software SPSS 17.0,values with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组别Groups始产奶量Initial yield用药3 d日增产奶量Yield after three days用药1周日增产奶量Yield after one week用药2周日增产奶量Yield after two weeks第1组 First group 21.05±2.08a 0.84±0.42a 1.57±0.19b 2.79±0.36c第2组Second group 20.83±2.90a 0.68±0.38a 1.38±0.27b 2.03±0.23d对照组 Control group 20.63±1.69a 0.76±0.42a 0.51±0.29a -0.47±0.31 a

3 讨论

本研究所用中药方剂为自拟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活络通乳等功效。其中,黄芪具有益气补虚,具有调节免疫、抗病毒、抗应激、提高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等作用;蒲公英、金银花、大青叶、连翘、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具有消炎、抗菌、消肿作用;赤芍、乳香、瓜蒌、当归可活血散瘀、通经活络;青皮、王不留行、通草可理气散结、活络下乳;甘草可调和诸药,并助黄芪益气补虚。

本研究采用乳房灌注和拌料两种途径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强阳性反应消失,大多数奶牛阳性反应减弱,且有部分治愈。其中,拌料治疗组治愈15例,治愈率为50.00%,有效24例,有效率为80.00%。乳房灌注治疗组治愈19例,治愈率为63.33%,有效28例,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和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显著(P<0.05),由表2可知,治疗1组用药3 d和1周时差异显著,表明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通过中药乳房灌注可缩短疗程。但治疗1组和治疗2组分别用药1周和2周时治愈率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用药期的延长治疗效果越来越不明显,最终有部分奶牛未治愈。这可能与奶牛本身免疫力有关,同一个养殖场,致病因素同时存在,但有的牛发病,而有的牛却不发病,主要原因就在于奶牛自身免疫力。同时也表明虽然中药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方面有较好疗效,是当前乳房炎防治热点,但其治疗作用机理尚不很明确。因此,要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还需要诸多研究工作,如加强对中药制剂作用机理研究、确定活性成分、优化处方等。

综合分析,乳房灌注治疗优于拌料治疗,这对该病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同时需要注意,虽然通过乳房灌注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时也一定要注意严格消毒,杜绝将细菌、真菌等引入乳区造成感染,并且插针时动作要轻柔,以防损伤乳头孔,使乳头变硬、变形。

[1]杨 蕾,葛国军,王晓丽,等.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0(6):346-349.

[2]王冬梅,宋春杰,王庆瑞,等.北方寒区应用中药防治奶牛乳房炎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3):92-92.

[3]王 新,张秀英.中草对乳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2004,34(4):49-51.

[4]巩得喜,付相军.中药对乳房炎治疗效果[J].农村科技,2010(2):58-59.

[5]詹国华,范品军,钟秀会.复方蒲公英注射液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观察[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24(1):56-58.

[6]刘俊杰.自制中药灌注液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12):45-46.

[7]张振国,秦小庆,赵树臣,等.中药乳房灌注剂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4):92-94.

[8]孟庆娟,冯士彬,李志明,等.中药复方灌注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药效与应用安全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846-1851.

[9]古春芝,张连成.用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好处多[J].奶牛杂志,2009(12):69-71.

[10]贾 原,薛振卫,温文驰,等.中药复方制剂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乳业,2011(10):32-36.

[11]赵兴绪,等.乳房炎的实验室诊断,兽医产科学实习指导[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38-140.

[12]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国兽药典:二部[M].2005年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附录10.

猜你喜欢
产奶量隐性乳房
提高母猪产奶量的方法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