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对比敏感度研究

2012-09-27 06:51杨丽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亚组塑形角膜

杨丽萍,吴 艳,曹 茜

0 引 言

近视眼在国内是发病率极高的眼病,为了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展,角膜塑形镜是临床医师试图通过改变角膜形状来改善视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测试了64例患者120只眼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的CS,现将其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中心就诊、临床诊断近视并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患者64例120只眼(角膜塑形镜组),年龄7 ~20 岁,平均年龄(10.21 ±2.62)岁。为排除高度近视可能,所有患者的屈光度为≤-6.00 D,最佳矫正视力≥1.0。将角膜塑形镜组按屈光度不同又分为3个亚组:A组(≤-2.00 D)36只眼;B组(-2.25 D~ -4.00 D)52只眼;C组(-4.25D~-6.00D)32只眼。视力正常的门诊患者60例120只眼为对照组,年龄7~19岁,平均年龄(10.43 ±3.01)岁,裸眼视力≥1.0。角膜塑形镜组及对照组患者均无任何影响CS的眼疾,亦无其他可能影响CS的全身性疾病。

1.2 CS值 CS是指对不同空间频率的正弦光栅条纹的识别能力,空间频率的单位为周/度(cycle/degree,c/d)。每一空间频率均有一定的CS值,其中3c/d空间频率的CS值主要反映低频区;6、12c/d主要反映中频区;18c/d主要反映高频区。本研究对正常对照组及角膜塑形镜组配镜前后的CS值进行采集。

1.3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的CS值均由同一医师操作,采用 CSV-1000E对比敏感度测试仪(由VECTORVISION公司提供)进行测定。试验室设置在暗室中,CS测试仪是采用荧光照明(其光源亮度为85 cd/mm)的灯箱设备,表面为半透明的测试面板,灯箱是室内唯一的照明光源。测试距离为2.4 m,在测试距离处测得的眩光光源垂直面照明度为40 lux。患者均在暗室中适应10 min左右进行CS值检测。角膜塑形镜组戴镜3个月,裸眼视力达≥1.0。

2 结 果

2.1 各频区CS值比较 3个不同屈光度的角膜塑形镜亚组在3c/d、5c/d、12c/d、18c/d,4 个频段的 CS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将戴镜前、后的CS值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在各空间频率的C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各组间CS值比较 在每个频区,分别对3个亚组之间戴镜前、后的CS值进行比较,在3c/d、18c/d频区,各亚组的C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6c/d、12c/d频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3 戴镜前后的CS值 3个亚组戴镜前后的CS值,在各空间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各组患者的CS值比较()Table 1 Contrast sensitivity in different groups()

表1 各组患者的CS值比较()Table 1 Contrast sensitivity in different groups()

与对照组比较,*P <0.016c/d、12c/d频区 A、B、C 组戴镜前后组间比较,P <0.05

组 别 眼数(只)空间频率(c/d)12 18对照组 120 32.11 ±6.60 66.20 ±15.40 78.12 ±19.61 38.7363 ±10.28角膜塑形镜组 120 A 组 戴镜前 36 20.01 ±6.78* 45.28 ±13.67* 56.46 ±17.45* 23.31 ±9.47*戴镜后 36 21.16 ±8.45* 45.90 ±13.34* 58.20 ±14.64* 24.98 ±11.20*B 组 戴镜前 52 17.34 ±6.59* 38.34 ±11.12* 42.99 ±14.51* 20.01 ±11.49*戴镜后 52 18.08 ±7.01* 39.78 ±11.90* 44.67 ±16.52* 20.97 ±9.45*C 组 戴镜前 32 16.57 ±5.02* 30.06 ±13.32* 34.66 ±17.76* 17.39 ±9.11*戴镜后 32 19.43 ±6.98* 33.04 ±11.13* 36.42 ±15.02* 21.36 ±8.67*

3 讨 论

目前,青少年近视在国内有很高的发病率,对国民视觉质量造成极大的危害。以往对于视觉质量的评估仅依靠Snellen视力表,检测患者在100%的背景对比(白底黑字)下识别最小视标的能力,这并不能检测患者识别低对比度物体的能力。CS是一项新技术,能察觉2个区域照度的差别[1],用来评估患者在低对比度情况下的视觉质量,它比Snellen视力表能更准确、全面的反映功能视力(functional vision)。功能视力主要反映患者在高、中、低各对比度环境下的综合视力情况。在明暗对比度变化的情况下,CS可确定视觉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正弦光栅条纹的识别能力,是测试视标边缘与背景照明间对比分辨的能力[2]。条栅越细,空间频率越高;条栅越粗,空间频率越低。1对明暗条栅为1周,并以每度视角所含的周数代表空间频率。每一空间频率均有一定的对比度值,用公式表达为:

Lmax和Lmin分别代表正弦光栅明亮分布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比度阈值的倒数称为CS[3]。低频区主要反映视觉对比度情况,推测这可能代表周边视网膜的Y细胞通道功能。许多疾病早期,在普通视力表检查尚未出现异常时,CS已开始下降。因此,CS检查被认为是较普通Snellen视力表更为敏感的视功能检查方法之一。

目前认为,CS在高频区主要反映视敏度,这可能代表集中于黄斑中央部分的X细胞通道功能。中频区主要反映视觉对比度和中心视力综合情况。正常人中空间频率CS较高,低、高空间频率的CS较低,CS曲线为一近似倒U型曲线。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虽获得正常视力,但仍感觉视物模糊或视物易疲劳,是由于近视患者的CS降低所致[4]。很多文献报道,近视患者特别是高度近视眼的CS改变早于中心视力的改变。这可能是由于很多近视患者周边视网膜Y细胞通道功能较低的缘故。

有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患者裸眼视力的改善有极佳的疗效[6],但对CS的影响缺乏较系统的研究。本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角膜塑形镜组患者的CS值在戴镜前后各频区均出现明显下降;在低、高频区各亚组的CS值虽出现下降,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中频区,各亚组CS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石尧等[5]曾对低中度近视及高度近视的CS进行研究,得出了类似结论。角膜塑形镜组中的3个亚组,在各空间频率,戴镜前后CS值的改变差异虽然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戴镜后的CS值较戴镜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青少年近视会造成全频区CS值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在中频区,屈光度的增加会造成CS值的降低。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可不同程度的增加CS值,但它对CS值的影响程度,仍需进一步分析。

[1]周 璐,黄振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视觉质量下降的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8(22):893-896.

[2]黄振平,徐仁凤,吴 勇.RESTOR多焦点人工晶体对比敏感度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2):134-137.

[3]徐仁风,黄振平,杨丽萍.白内障术后不同人工晶状体对比敏感度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8(22):893-896.

[4]徐仁凤,杨丽萍,黄振平.高度近视对比敏感度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6):588-589.

[5]石 尧,黄振平,李建昌,等.中低度近视与高度近视对比敏感度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09,9(4):737-739.

[6]杨丽萍,周 璐,包曼红,等.97例角膜塑形镜验配体会[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6):666-667.

猜你喜欢
亚组塑形角膜
针对过薄圆锥角膜的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
不同煎煮方法及时间对炮附子配伍大黄治疗阳虚型便秘的效果及对心脏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14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mRNA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分离物生物学特性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患者的新选择:人工角膜移植术
美女塑形计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
“三严”铸魂 “三实”塑形 凝聚扭亏增效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