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再灌注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2012-10-09 10:15史永堂何磊吕静
河北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水蛭病死率溶栓

史永堂 何磊 吕静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规范治疗应在发病6 h之内、没有溶栓禁忌症的情况下,及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1],以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恢复缺血梗死区心肌的血液灌注,从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最大限度保护心功能,改善预后。但在血管急性再通时,极易发生再灌注损伤,如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严重时危及生命。我们在进行静脉溶栓的同时,应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对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及预后产生了良好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WHO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及静脉溶栓适应证,选择我院心内科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疏血通)和对照组(标准治疗)。治疗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1±11)岁。对照组34例,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2±11)岁。2组年龄、性别比、梗死部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尿激酶150万U+0.9%氯化钠溶液100 ml 30 min内均匀滴入。静脉滴注前嚼服阿司匹林300 mg,之后每天口服阿司匹林300 mg 1周,以后改为75~150 mg/d。溶栓后平均6 h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0.4 ml,每12小时皮下注射,共5~7 d。

1.2.2 治疗组:除以上治疗外,给予0.9%氯化钠溶液250 ml+疏血通6 ml(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2 ml/支,批号1998z-016号)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

1.3 观察项目 (1)入院后治疗前化验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钾钠氯、肝肾功能,2周后复查。(2)治疗前常规十八导联心电图,溶栓开始后2 h内每30分钟描记1次十八导联心电图,持续心电监护。(3)血清肌酸肌酶(CK),发病后8~24 h,每2小时化验1次,48 h重复1次,计算峰值。(4)观察记录胸痛持续时间、再灌注心律失常(RA)、严重心律失常(SA)、心力衰竭(HF)、梗死后心绞痛(PIA)、休克、出血及4周病死率。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2组疗效比较 例(%)

2.2 2组并发症比较 见表2。

表22组并发症比较 例(%)

3 讨论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危险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随后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突出的原因[2]。因而应用静脉溶栓治疗,使堵塞的冠状动脉内血栓溶解,恢复血流再灌注,从而使濒临死亡的心肌得以挽救,这对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左心室功能,抑制左心室重构,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也是近二十年来AMI治疗的最重要的进展[2]。

静脉溶栓治疗在达到再灌注治疗的同时,常常出现再灌注损伤,即缺血组织在恢复血流灌注的同时,可导致灌注区域心肌细胞及局部血管网等的病理生理变化,从而促进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在临床上发生心功能短时期恶化、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发生率增加。研究发现,大量氧自由基是其产生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3]。就传统中医理论而言,冠心病属于“心痹”、“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其主要病机是血瘀。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是水蛭、地龙,水蛭破血逐淤,地龙具有活血通络之功效。其所含水蛭素,还含有肝素和抗血栓素,有较强的抗凝血,改善血液流变学,溶栓等作用[4]。有文献报道,疏血通通过抑制血浆内皮素的分泌,降低血栓素的血浆浓度,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进而兴奋前列环素,抑制血小板积聚,从而改善冠脉微循环[5]。同时还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血脂、降低血管阻力,加快血流速度,疏通微循环,改善心肌供血,促进心肌功能恢复等一系列有益作用。

我们的观察表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应用疏血通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再灌注性RA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严重SA、心力衰竭(HF)、梗死后心绞痛(PIA)等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可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预后产生有益的影响,4周死亡率降低,其机制可能与疏血通对心脏的多种有益作用有关,并可能具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应用疏血通治疗,可有效防治再灌注损伤,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328.

2 陈在嘉等主编.冠心病.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79.896.

3 陈在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现代诊断与治疗,1993,4:105.

4 黄雪梅.水蛭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概况.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17:75-76.

5 王与章.再灌注损伤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B2,6-酮-前列腺素F1a含量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1:25-26.

猜你喜欢
水蛭病死率溶栓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楚王自赐鹭鸶餐一一话说水蛭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水蛭炮制前后质量分析
小“吸血鬼”水蛭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