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尔敏模式”——记勇于改革的QC船长朱尔敏

2012-10-12 01:01吴长荣
航海 2012年6期
关键词:船长船员改革

文/吴长荣

朱尔敏以QC课题荣获全国优秀奖而著称于上海海运局。他的 QC课题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果?他怎样成为立于改革潮头者而荣获了五一奖章?他创造了“055388”的“朱尔敏模式”经济承包制,却引起了很多争议。我想为朱尔敏写篇传记 ,他的亲家告诉我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 ,朱尔敏去年已病故 ,真是给我当头一棒。我与他夫人通电话 ,她告诉我 ,朱船长没有留下自己的资料。后经海运档案中心同志热心协助,我才如愿成篇。

少年不幸多磨难 兄长榜样助成长

朱尔敏 1942年7月出生于宁波市郊西门外的望春桥村。他原名朱建昌 ,小学时自己改名朱尔敏 ,颇具特色。父亲朱孝庭 14岁在宁波草帽行学生意,抗战前来上海打工 ,有幸在电力公司工作,赚到了钱,他35岁时便在成都路江阴路交叉口租店开了一爿煤行,成为小业主。1942年,朱老板生意好了 ,钱多了 ,便在对面购置了一些房产。乡下老婆袁阿根是个很有能耐的人 ,在1943年秋天,她竟背着两岁的儿子阿敏和四岁的大儿子 ,从宁波西郊望春桥村,步行五六天,到上海来寻找丈夫,风餐露宿,饥寒交迫。一天,母子三人终于到了上海跑马厅 ,在南京路南边的江阴路上找到了丈夫的煤行。

不幸接踵而来 ,朱尔敏 3岁时父亲病故 ,对家庭打击极大。在经商的伯父和继承煤行的舅舅支援下 ,朱尔敏等人在复杂艰苦的环境中长大 ,先后在成德小学、群力小学求学 ,1954年至1960年在群力中学、市立 62中学求学,1959年加入共青团。朱尔敏高中毕业后本打算报考戏剧学院 ,后改考上海海运学院 ,再后来并入大连海运学院。从此,朱尔敏才告别了命运多舛的青少年时代。

朱尔敏的哥哥朱炳昌对他的成长影响很大。他说,兄长是冶金矿厂工人 ,团支部书记 ,思想进步 ,靠拢党组织 ,鼓励他参加共青团。要学习雷锋 ,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他对兄长又赞赏又感激。同胞手足,情深意长。

在大学里的朱尔敏,是驾驶663班的文娱委员,潇洒活跃,要求进步,还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1965年参加大连港“四清”运动 ,还为运输工人子女输血献爱心,受到群众好评。

196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海运局“和平52”轮当实习水手。“文革”中 ,朱尔敏被抽调到局文艺宣传队 ,参加宣传毛泽东思想演出活动。他五官端正,浓眉大眼,扮相英俊,动作优美。身着一套黄军装,英姿勃勃。

1968年5月,他到“战斗 61”轮跟著名的王文彬船长见习三副 ,由于他的聪慧与勤奋 ,三个月后便代班三副 ,半年后任正式三副。他待人和睦 ,个性温和 ,脸上整天荡漾着微笑 ,成为他的招牌。

升船长应嘉良给力 承包改革多争议

从 1975年底起,朱尔敏调任万吨轮“和平 30”二副三年,在著名船长周以恒手下历练成长。1978年10月,调任“森海 4”轮大副 6年,后考出船长证书。

1985年春节将临,上海海运局货轮二公司主要领导应嘉良 ,带领几个干部到在立新船厂修船的“森海 4”轮慰问船员。

朱大副反映了自己考出船长证书,但被复杂的人事关系搁置的情况。应嘉良是个雷厉风行的处长 ,听了朱尔敏的申诉 ,当即找船上政委了解朱尔敏的工作表现。应处长接到朱尔敏的政治鉴定报告后 ,作了亲笔批示 ,和另一位候任船长的政治报告一同上呈领导。领导看了报告认同 ,应处长下达了调令,任命朱尔敏为“森海4”轮代船长。

应处长还特地把朱尔敏找来进行任职前谈话 ,告诫他新船长要抓好安全和生产两个关键 ,安全是第一要务 ,现在交通部开始推行 TQC活动 ,就是安全质量管理 ,你船以后要领先一步。当船长要练好基本功 ,靠离泊操纵要熟练利索 ,新船长的威信自然形成。朱尔敏对应处长的肺腑之言牢记在心。他还到局里见习船长的移泊组 ,跟随应嘉良(兼任指导船长)和其他指导船长进行黄浦江操作拉练 ,不久便独立上岗,担起“森海 4”轮船长职责 ,开始了他艰难的改革生涯。

当时提倡和国际接轨 ,应处长也希望朱尔敏对船舶用人改革加以思考。在各项工作中“森海 4”轮都要领先一步。

“森海 4”轮原先跑大连至上海装运铁木 ,后改运电煤 ,每月廿多天运煤到宁波镇海 ,很少跑上海 ,船员对家庭照顾很少 ,百分之八十的船员要求调船。这对新船长朱尔敏压力太大了 ,他深知这是安全的极大隐患。他知道这也是“跃进”轮沉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他最头疼的事。队伍稳定了,才能打胜仗。他苦思冥想 ,只有华山一条路——改革!朱尔敏是一个点子很多的人 ,他与党支部反复研究出一套方案 ,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 ,制订出船舶经济承包责任制,提出船员减少10人,把余下的 36人分成 4组 ,力量平衡搭配 ,一组下地轮休 ,拿公司规定的公休工资奖金 ,三组留船 ,保证船舶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减少的10人工资与9名公休人员的在航岗位工资、奖金按岗位不同分配给在船工作的 27名船员。这样,船员的年收入将有明显的增加。召开大会征求意见 ,众说纷纭 ,但他听取合理的建议 ,排除各种反对声浪 ,坚持进行经济承包与船员人事改革相结合。国际上,一艘万吨船只有约 20名船员 ,而我们奉行低工资多就业 ,一般有50名船员 ,客轮更达100名多船员,成本大增。他决心把船员从 46人减去 10人 ,这能行吗?他的改革概括为“055388,” 这就是“朱尔敏模式”的经济承包制 。这组数字什么意思?能做得到吗?朱船长说 ,“0”就是做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5”是完成“50”万吨年运输任务。第二个“5”是完成年上缴利润 50万元 ,“3”是一年节约燃油300吨,“8”降低成本到8元, 一般船为10元或以上。

万事开头难 ,有人说他太平船长不做 ,搞改革减去这么多船员。头一个航次乱哄哄的 ,很多事没头绪 ,他只能硬顶着 ,慢慢才走上了正轨。现在,国内万吨海轮最少只有十几个人便开航了。

198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朱尔敏船长对“森海 4”轮进行经济承包 ,取得了成功。眼看已到年底 , 胜利在望 ,却出了岔子。由于一位驾驶员要公休 ,按承包合同 ,技术干部缺少,要公司派人来顶替 ,但一时无人派 ,驾驶员闹情绪离岗 ,船在黄浦江中 ,船尾碰撞“一条龙”,造成了损失。第二天,他去公司向应嘉良作检查承担责任。应处长见朱船长肯担当 ,派得力的人与对方单位妥善沟通 ,作了合理赔偿 ,帮朱船长收拾了残局,好让他安心开船。

应嘉良抓住“森海4”轮改革成功的典型,推动全公司50多艘船的改革。他派人专门跟船总结朱尔敏与该轮先进经验 ,加以推广。特别是朱尔敏改革船员定员制度 ,冲击了解放后几十年定型的劳动体制 ,促进了生产发展,解决了船员后顾之忧。

1986年,朱尔敏又要与公司签订承包合同 ,但政委不干了。这怎么行?朱船长一下子懵了 ,政委把河南家中来信给他看 ,家乡推广果树种植 ,国家补贴大 ,他要辞职回乡了 ,这承包责任的风险太大。政委要走 ,独角戏怎么唱下去?挽留政委成了朱船长的头等大事 ,政委轮休去休养 ,朱尔敏公休陪政委去休养 ,争取他一同搭班承包 1986年全船的安全与生产任务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重情义的政委终于被朱船长所感动而留了下来。

1986年,经过全船努力,全船超额完成 41%运输任务 ,货运周转量超额45%完成 ,单位成本降低四分之一 ,创利 41万元。1987年朱尔敏继续与公司签订承包合同 ,结果超额 19%与 26%,并提前 52天完成运输任务 ,节油 600吨 ,成本降低 26%,创利 54.4万元 ,经济效益为同类船最佳。“森海 4”轮连续评为局级先进集体 ,朱船长也连续评为局级先进生产者。“森海 4”轮1985年1986年两年上缴利润 95万多元 ,累计安全航行 27.3万多海里 ,取得了同类船经济效益历史最好成绩。改革发挥了人的积极性 ,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TQC荣获全国一等奖 全国五一奖章胸前戴

1986年,朱尔敏率先在“森海4”轮开展 TQC活动。当时,全国各条战线都搞质量管理活动 ,它实际上是华罗庚先生的优选法 ,也是一种科学领域里的统计法。朱尔敏搞的TQC课题为“以航适港防碰撞 ,安全航行促效益”,他成立了 TQC小组 , 成员有大副、大管轮、三副、三管轮、水手长、机匠长等人 , 每航次活动一次 , 有专门 TQC记录。重点是黄浦江狭水道避碰 , 抓住了黄浦江安全航行的要领。他把近两年来在黄浦江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碰撞事故加以分类统计 ,分白天黑夜 ,分不同航段 ,统计结果显示陆家嘴航段、张华浜航段等处事故最多 ,造成碰撞的原因 ,以瞭望疏忽、避让措施不当最多 ,从而提出了“森海 4”轮防碰撞事故的对策 ,绘制了“船舶防碰撞全方位预控图”,然后分部门分工种落实到人。利用每航次进出黄浦江航行 ,进行贯彻执行 ,并形成制度 ,为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还不断完善不同季节的预防措施 ,分春运、防冻、防火等各种情况下的对策。每逢朱船长要发布 QC课题前 ,他夫人赵云凤总要协助他绘制各种QC图表,这是很细致的工作。

“森海4”轮QC课题1987年7月20日上午发布与验收,却实际验收中发生了紧迫局面。当时有公司领导应嘉良 ,有负责 TQC活动的副局长 ,有市交办有关负责人 ,有交通部负责 TQC的官员 ,有各兄弟单位的领导前来取经。偏偏“森海 4”轮满载进了吴淞口 ,急涨水航行到张华浜水域 ,突然发生主机失灵 ,朱船长一看船失去了动力 ,来不及追问主机失灵的原因 ,立即发布命令 ,拉响失控警铃 ,按对策的应急措施执行 ,舵工拼命用舵角保持船位 ,三副奔上驾驶台顶升起两只黑锚球 ,表示本船失控 ,附近船舶住意避让。这时,船尾一艘南洋来的中型货轮想挤过来抢航道追越,左前方有一艘“鼎湖”轮货船对面驶过来 ,右前方市轮渡“沪航8”号双体船满载着近千名乘客 ,正想驶离码头横渡 ,而这时“森海 4”轮正顺流淌航到市轮渡码头附近。前面码头平靠着十几艘小船 ,一场恶性事故就要发生了。

朱船长听到船首有人问要不要抛锚?他立即用对讲机告诉大副:“抛锚更危险。”船头被锚拉牢,牛鼻被牵 ,船身被急涨水一压 ,百米船身横扫江面 ,成为碰撞的靶墙。这时“鼎湖”轮不知为什么不停车 , 对驶而来。朱船长只得右满舵摆脱了与该轮碰擦 ,巧妙避让而过。“森海 4”继续缓缓地向前平淌 ,好在“沪 8”轮船长接受了朱船长的要求 ,退回市轮渡码头 ,乘客纷纷奔上码头 ,以防不测。朱船长见前面码头有空泊位 ,当机立断 ,下令准备顺流靠泊 ,水手长见艏距码头约 40米左右 ,下令水手撇缆 ,“嗖”一声撇缆头飞到码头上 ,好功夫!朱尔敏见前后缆都飞速拉上码头套上缆桩 ,立即抛锚一节甲板 ,锚落底正好拉牢泥底 ,使船刹车停下来 ,船员火速将“森海 4”轮绞拢 ,船尾想横扫已被尾缆拉牢 ,朱船长见船尾贴“沪8”轮头,首顶“沪7”轮。三船之间空隙已很小 ,实得庆幸。船暂时停靠后 ,亲自下到机舱询问什么原因突然主机失灵?要局里派拖轮来拖否?轮机长说很快就能修好。果然是因为配气伐断裂而造成主机故障 ,这是因造船设计结构缺陷而埋下的先天性隐患。

经过层层评选 ,“森海 4”轮 QC课题被评为上海市一等奖、国家级QC成果奖;QC小组被授予全国优秀 QC小组。1988年2月,朱尔敏船长赴陕西咸阳市 ,出席全国第 9次优秀 QC小组代表大会 ,并在大会上发布交流 ,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证书”。

朱尔敏在几年的经济承包、船员体制改革和 QC活动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应嘉良抓住这个典型 ,深入总结,树立标兵,加以宣传推广,带动了全公司 50多艘船舶的改革和安全生产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他认为朱尔敏敢于改革担风险 ,属于先进人物,便向局工会主席陈昌本推荐朱尔敏。局工会管惟根下船收集整理朱尔敏的先进材料 ,海运局推荐朱尔敏为 1986年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船长)。朱尔敏说:“虽然我在‘森海 4’轮进行了劳动体制改革 ,给船员带来了一些实惠 ,但也是靠全体船员通力合作 ,如果取得些成绩 ,也是‘森海 4’轮全体船员的劳动结晶与领导的支持 ,船员们不忘记我 ,我决心把改革搞好!”

1987年,朱尔敏船长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实现了廿多年的愿望。他说:“我热泪盈眶,感慨不尽。”

当年下半年,朱尔敏在“森海4”轮的组织 TQC新课题“强化消防保证体系 ,确保船舶运输安全”,被评为优秀成果。1988年9月,朱尔敏参加了第10次全国优秀QC小组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交流 ,也获得了国家级优秀奖。他本人获得了”QC船长”的光荣称号。

1988年10月,公司调他任35 000吨级的“光华”轮船长。“华光”轮原名“世望”轮 ,1981年由日本造 ,长190米 ,马力 11 970匹 ,航速 15节 ,以21 29万元购进。原副局长周以恒以指导船长身份随船工作 ,跑欧美等远洋航线 ,往往从比利时装饲料到美国等。周以恒很放手让第一次跑远洋的朱尔敏锻炼 ,近一年的远洋生涯使朱尔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89年,朱尔敏又回到“森海 4”轮任船长一年。1990年11月,出任三万多吨的“华鲲”轮船长 ,跑远洋航线 ,他又开展货运质量管理的 QC课题 ,挽回港方混票损失 ,为国家节约了 2万美元、得到海兴轮船公司的好评。1991年6月,朱尔敏担任公司指导船长 ,热心培养航海人才 ,不知疲倦地研究教材 ,备好每一堂课,先后完成三批新船长的培养指导任务。他介绍自己开好船管好船的经验体会使新船长受益匪浅。

朱尔敏 1993年被交通部评为高级工程师 ,他的申请表上有局工会主席陈德诚的评语:“朱尔敏同志从事船舶驾驶专业工作二十三年,经考核为优秀 ,同意申报高级职称。”这年4月,朱尔敏被调入上海海运实业总公司任航运部经理 , 也是陈德诚代表该公司与朱尔敏签订的劳动合同。朱尔敏被称为既讲服务又管安全 ,既抓经济效益又懂业务的经理。

1994年,朱尔敏船长光荣退休后,自己开办了一家“佳承船务代理有限公司”。2010年,他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朱尔敏模式”的改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船长船员改革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出发吧,船长
改革之路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改革备忘
当船长
改革创新(二)
船长,我的船长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