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牧区建设的有益探索—对阿勒泰地区开展牧区绿化美化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12-10-12 05:37巴特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副厅长
中国畜牧业 2012年20期
关键词:阿勒泰地区定居点美化

文│巴特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副厅长)

近年来,新疆阿勒泰地区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水土资源丰富、畜牧业主导作用突出的优势,树立了“环保优先、生态立区”观念,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草原牧区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工作投入力度。在改善牧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牧区两个文明建设和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可以说,这是一项继国家、自治区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国家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工

程”、“定居兴牧牧区水利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一系列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重大项目建设之后,在改善牧区生态环境、提高牧区“定居兴牧”工程区牧民生活质量,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进行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与探索。自2008年起,阿勒泰地区坚持在牧民定居点大力开展以绿化美化建设工作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使全地区牧民定居点绿化率达到34%。并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力争使牧区林网化程度达到85%以上,牧民定居点内街巷绿化率、庭院绿化率、村庄周围环村防护林程度达到100%,使牧区整体绿化覆盖率达到32%以上。

一、稳步推进牧区生态绿化工作的做法与经验

2008年以来,阿勒泰地委、行署把加快牧区绿化美化工作,作为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以牧区防护林工程、牧民定居点和村庄绿化、绿色通道绿化为重点的牧区绿化美化建设活动。

1.牢固树立牧区绿化美化建设生态化的理念。一是突出自然生态的原则。在牧区绿化美化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植被、林木资源、自然景观,发挥自然生态优势,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自然”原则,突出生态风貌。二是突出“适地适时适树”原则。根据功能要求和环境需要,选择最适合牧区的树种,合理布局、科学搭配,做到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并举。三是充分发挥牧区林地绿地的生态作用。坚持在提高绿化档次的同时,使林地绿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发挥出来。四是在设计、监理、施工、后期养护上做到系统化管理,提高牧区绿化美化建设的整体质量。

2.加强领导,营造氛围,努力打造新型绿色牧区。一是严格落实责任。要求各县(市)把牧区绿化美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量化,逐级落实责任,推进工作。二是坚持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各级绿委办综合协调作用,逐级部署、督促和检查牧区绿化美化工作。各级交通、水利、建设等部门也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担负起牵头协调责任,加强督促和指导。发改、财政、国土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宣传优势,做好各界群众的组织发动工作,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牧区绿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创新完善机制。建立牧区绿化目标责任制。不断深化牧区绿化重点工程项目化、项目推进目标化、目标管理责任化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项目整合、市场运作”的原则,广辟筹资渠道。通过认建、认养、捐资、冠名等形式,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牧区绿化建设。四是营造浓厚氛围。抓住自治区把阿勒泰作为“全国第三大生态功能区”的定位机遇,广泛宣传牧区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全民绿化意识。同时,加强对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宣传和引导,不断提高义务植树的公众参与度,不断丰富和完善牧区绿化的实现形式,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和干劲,切实转化为推进牧区绿化工作的强大动力。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力推进牧区造林绿化进程。阿勒泰地区在牧区绿化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如哈巴河县通过聘请专家和有资质的企业,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四大林业项目规划》《重点公益林营造林项目规划》及《沙棘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了以农田林网为骨架,以防风固沙林为裙带,以河谷、荒漠林为前锋的绿色屏障。一是突出抓好条田林网建设。按照农田周围防护林随地走的原则,将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落实到农牧户,并充分利用农田滴灌管网实施节水造林,降低土地平整资金和林木生产用水,提高林木成活率,增强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已累计建设条田林网8539亩,使55万亩耕地和950万亩草场得到有效保护。二是提升村庄绿化品位档次。在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牧区乡村绿化布局的基础上,在乡村外围以种植俄罗斯杨等防风林为主、街道两旁以樟子松等景观树为主、庭院空地以种植苹果等果树为主。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品种的绿化格局。仅哈巴河一县就累计完成牧区村庄绿化种树3.7万株,消灭无林村24个,创建绿化合格乡5个、绿化合格村75个。三是努力打造绿色通道精品。围绕国道省干道和重点农村牧区公路,选择抗旱、抗盐碱树种,进行乔木混交种植。为确保苗木成活率,在植树造林前,做到造林绿化水先行,通过建设水利、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累计完成膜下滴灌27.5万亩,建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147千米。四是加快荒山荒地、河谷林绿化步伐。哈巴河县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生态优先”原则。对有林地、疏林地、杂灌木林、河谷林地实施抚育经营和补植补造。累计完成荒山荒地造林15.5万亩,封河育林5.06万亩,有效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

4.发挥优势、培育基地,形成产业、助推牧民增收。阿勒泰地区充分发挥拥有丰富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具备沙棘、罗布麻等经济植物生长的良好自然条件优势,加快调优产业结构,推动林业生产带动牧区经济发展。哈巴河县把建设10万亩沙棘基地培育作为农牧民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进行全力打造。在农村牧区实行15~55周岁农牧民每人每年要在规划区内种10棵树的植树造林活动。并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和为农牧民免费提供沙棘苗木,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在退耕还林地内种植沙棘。阿勒泰市通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建设全国最大优质特色罗布红麻基地为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加快罗布麻产业发展。

在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基地建设的同时,为尽快将沙棘、罗布麻等资源优势转化成带动牧民增收的经济优势,取得生态环境改善与牧民增收的双赢效果,阿勒泰地区重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注重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哈巴河县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上海志铭投资公司注册成立了“康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的沙棘深加工项目已经投产,计划两年内达到年处理沙棘3万吨以上,实现年产值5亿元的生产加工能力设计规模。

二、建立完善牧区生态绿化建设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阿勒泰地区加快牧区绿化美化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实施牧区生态绿化工程,不仅是一项改善牧区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随着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点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牧民定居点呈现出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幸福祥和的社会主义新牧区新气象。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牧区生态建设与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今后一个时期,如何进一步建立完善牧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把牧区生态绿化建设与加快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牧民收入水平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1.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规划先行。在总结推广各地牧区生态绿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立足阿勒泰地区实际,以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出发点,以增加牧民收入为核心。处理好“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关系,以尊重牧民意愿、坚持自觉自愿、强者优先、让牧民满意受益为推进方式,实行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通过制定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少数民族牧区生态建设与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各项工作。

2.加强配套、整合资源、增加投入。牧区绿化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生态建设型公益事业,应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在积极争取地、县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可以把各级农业项目扶持资金、专项资金、造林绿化专项资金、畜牧业项目资金捆绑整合使用,并通过试点探索实行以奖代补等扶持激励政策,激发和调动群众开展牧区生态绿化。继续推行通过认建、认养、捐资、冠名等形式,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牧区绿化建设的有效做法。

3.突出连片、着眼长远、突出技术。按照阿勒泰地区“十二五”期间新建170处牧民定居点,安置牧民1.6万户,7.1万人的牧民定居发展规划。实现定居点内街巷绿化率、庭院绿化率、定居点环村防护林程度达到100%,整体绿化覆盖率达到32%以上的发展目标。在推进牧区生态绿化方式选择上,应当坚持牧区生态绿化“大小结合、突出连片、着眼长远”的长效发展理念与机制。

4.宣传推动、信息公开、公众参与。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牧区生态绿化公益宣传等活动,创造全社会参与牧区生态绿化建设的氛围。逐步改变农村基层领导和群众生态理念薄弱、绿化意识不强、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同时,总结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激发全社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草原牧区林牧结合、兴林致富的良好社会氛围。

5.积极探索林牧结合、发展环保型畜牧业发展模式。一是利用阿勒泰地区开展牧区生态绿化取得的生态与资源条件,开展林牧结合生态养殖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可以利用阿勒泰地区发展沙棘、罗布麻产业,加快荒山荒地、河谷林、疏林地、杂灌木林实施抚育经营和补植补造的资源条件,通过制定和完善节粮型生态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标准和规范,逐步解决农牧区牲畜饲草短缺问题。二是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养殖模式。通过支持牧区培育、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投资兴建草业经营企业,开展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推进适度规模科学养殖,打造一批节粮型生态型畜产品品牌。三是探索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引领作用。在保护草原生态前提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规范农区畜牧业,畜禽养殖小区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为实现草原畜牧业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创造条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将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牲畜冷季舍饲、暖季放牧,草原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新型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

猜你喜欢
阿勒泰地区定居点美化
迷彩色在通信基站天线美化中的应用探析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营养成分研究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开学日
基于GPU加速的引导滤波人脸祛斑美化算法
美化生活
25年后,以色列再建犹太人定居点
基于AHP法的阿勒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定与对策研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阿勒泰地区杨十斑吉丁虫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