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

2012-10-12 05:37张火法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局长
中国畜牧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畜产品畜牧业畜牧

文│张火法(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局长)

一、在“三化”同步推进中,要提高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认识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占据较大份额(约占1/4),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也约占农业纯收入的1/4),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2011年6月底,浙江省副省长葛慧君在听取畜牧兽医工作汇报时,明确指出要围绕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浙江省现代畜牧业发展。因此,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浙江省畜牧兽医工作的目标任务,构建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是主抓手和重要载体。

1.浙江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有较为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推进经验,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浙江省传统畜牧业进入现代畜牧业约从1995年开始。与传统畜牧业相比,现代畜牧业不仅包括产量、产值、科技等主要指标,还包括规模发展、标准生产、科技应用等先进性指标,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等安全性指标,生态循环、社会化服务等可持续性指标,目的是适应“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促增收”的要求,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从当前畜牧业主要指标分析,浙江省很多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规模化上,生猪、奶牛、家禽规模化养殖分别达到80.0%、95.4%和88.0%,其中生猪规模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二是科技应用上,种业发展喜人,年可提供优质种猪15万多头、种禽1亿多只、种兔100万只、种羊1万只、高产王浆种蜂2万只的良种生产能力,绍鸭、长毛兔和蜂生产性能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生猪出栏率达到16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产品年产量超10万吨,产品生产技术和产量居全国领先水平。三是生态化上,全面完成存栏生猪100头以上、奶牛10头以上的14275个规模养殖场户的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从2005年的73%提升至95%。四是组织化上,以合作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畜牧产业体系试点进展顺利,积极性高,省级指导的试点就有34个,取得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五是机制创新上,“十一五”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出台了《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浙江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度》等,建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体系,创新实施了省外动物及其产品调入风险评估制度和免疫评估制度,畜牧兽医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建设不断健全。

浙江人多地少、禀赋不足,畜牧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尤其是土地、环保等制约是长期的。但是,浙江畜牧业能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及时认清形势,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群策群力,克难攻坚,创新发展。浙江省现代畜牧业已有二次大跨越:

第一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散养为主体的传统畜牧业规模迅速下降,给保障供给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不能努力开拓出新的发展路子,不仅保障供给无从谈起,现代畜牧业发展也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我们顶住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承载能力低、疫病监管任务重等压力,破除浙江要不要发展畜牧业的疑虑,大力实施畜牧业“西进东扩”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适度规模养殖,切实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扭转了因散养下降,畜牧业总量快速下滑的势头,并且基本实现了畜牧业从传统散养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发展方式,向规模饲养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第二次,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建设与畜牧业矛盾更加突出,正确处理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审时度势,借鉴欧洲畜牧业发展经验,在2005—2006年抓点总结出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四大模式基础上,紧紧抓住2007年猪价上升的契机,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畜牧养殖标准化、设施化、生态化建设,打通了制约浙江省畜牧业发展瓶颈,畜牧业发展与环境协调间的矛盾逐步得到破解。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浙江畜牧业不仅没有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被淘汰,也没有畏缩不前,而是高歌猛进,基本上做到了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为浙江现代农业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有信心能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2.浙江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有创新破难的决心。当前,浙江省畜牧业正处在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矛盾集中凸现期,从畜牧业自身积累发展规律和外部环境变化转换结合的角度看,“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畜牧业发展在面临有利因素增多、发展机遇增加的同时,压力也会加大、挑战更趋严峻。

从基础看,浙江省规模化、生态化水平远高于全国,进入深入推进阶段,2010年,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数占总养殖场户数的0.8%,但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48.2%,接近50%;规模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和畜产品安全形成倒逼机制,产业主体具有加快转型的内在动力。但是,畜牧产业发展不平衡,一、二、三产业主体间利益分割、分配不均,专业化程度低,设施化程度不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地方基层防疫体系、畜产品监测体系不健全,动物防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经费不足、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难以适应动物疫病防控与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要求。

从环境看,社会对畜牧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猪肉已成为类似于粮食的敏感食品,保安全、保供给的大环境与现在“两区”建设和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畜牧业发展空间;各级政府强牧惠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浙江省民间工商资本富裕,再加上浙江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为加快推进新型畜牧产业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强大的创新动力。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动物疫病变异加快,“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种类不断增加,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动物卫生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再度凸现,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压力持续加大。

从供求看,城镇化、新农村加速推进,城镇人口和人均消费量不断增加;中西部主产省散养退出加快,规模养殖有个过程,全国猪肉等主要畜产品供给呈紧平衡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通过饲料原料的集团采购,海运增多,浙江省相对于内陆省份,饲料粮成本更具优势,为推进新型畜牧产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但是,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尚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浙江省畜牧业的弱质性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有些地方由于土地、环保等原因已无法新建畜禽养殖场。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的约束、成本不断提高和劳动力紧张及素质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保障猪肉等主要畜产品供给的任务更为艰巨。

因此,我们既要抓住有利时机,又要准确分析形势,不断探索、创新破难,以大力推进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

3.在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当好县级畜牧兽医局局长要有四大意识。县级畜牧兽医局是国家畜牧兽医工作的基层管理机构,基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畜牧业能不能快速推进、畜牧兽医大政方针能不能有效落实,主要靠县级畜牧兽医局局长。

一要有全局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要从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从未来走向把握大局,从当前的形势确定方向,把畜牧业置于国内外大背景、置于国民经济大循环、“三化”同步大发展中考虑。要突出中心,既要围绕当地农业和全省畜牧兽医中心工作,又要围绕党政领导关切、社会各界关注、农民群众关注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牧惠农政策。要加强参谋,各级畜牧兽医局已不是单纯的技术推广机构,而是承担起了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监管等综合职能。作为局长,已不仅仅是农业局局长的参谋,同时也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参谋,要为畜牧兽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出谋划策。特别是兼任农业局副局长的同志,务必要将主要精力放到畜牧兽医工作上来。

二要有责任意识。随着畜牧兽医部门职能转变,近年来,我们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这一点不容否认。但是,畜牧兽医是我们从事的工作,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

三要有创新意识。浙江虽不是畜牧业大省,但很多畜牧兽医工作机制体制得到农业部的肯定和推行。要增强创新本领。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不甘守旧的勇气、不守成规的胆识,抓住机遇,克难攻坚,把克服困难的过程看做是获得机遇、赢得发展的过程,对看准的事情决不等待观望,决不轻言放弃,在克服困难中开拓发展现代畜牧业之路。要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强创新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系统创新本领。要创新工作方法。在积极推进畜牧兽医科学发展上抓出亮点,每个县(市、区)都要找准工作的突破口,精心设计工作平台和载体,善于总结、提高,每年抓出一、二个在全市、甚至全省都排得上号的工作亮点。

四要有廉政意识。要注重思想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拒腐防变能的“免疫力”。要注重制度保障,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从源头上防范腐败行为。要注重自我约束,严于律己,防微杜渐,提高警惕,正确处理好律人与律己、律内与律外、律上与律下的关系,真正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

二、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浙江省畜牧兽医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保供给、保安全、护生态”为目标,以全面推进新型畜牧业产业体系为主抓手,创新产业组织和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努力确保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并从三方面抓好工作。

1.以主体合作为切入点,全力推进畜牧产业集聚。2012年,浙江省政府将把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工作作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载体,提出着力构建新型畜牧产业化组织、生态循环、装备与信息化、科技与人才支撑、动物防疫监管服务五大体系,其重点是创新产业组织和管理服务体制机制,以合作化为基本手段,促进产业链的贯通,实现科技要素集聚、生产方式转型、体制机制上创新的先行。新型畜牧产业体系,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主体间的合作化,即将产业链中相互独立、分离的畜产品生产、经营、饲料、屠宰、加工、其他社会服务等相关环节的企业或小规模合作社等主体,以合作的形式联合抱团,形成集聚效应。

2.以构建科学防疫体系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综合防控能力提升。一是加强动物防疫监管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重点是加强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其区域派出机构建设,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建设,2012年要完成50%以上的县。加强能力建设,督促地方配足人员,建立健全官方兽医、执业兽医、乡村兽医三级队伍网络体系。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联合省工会、共青团开展实验室检测、临床诊断、防疫免疫等百千万培训和技能比武、文明岗创建等活动。二是依据《浙江省“十二五”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学防控保障水平。其中,要突出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动物检疫申报点、公路检查站等窗口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以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探索无害化处理机制。要突出强化动物疫病追溯体系建设,以信息化为手段,构建防疫安全评价体系,提升防疫水平。在萧山、海盐2个试点县的基础上,每个市或县要率先在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省部标准化示范场、新型合作社试点等试点推行。借鉴义乌做法,全面开展养殖场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三是抓好防疫与监督执法规范,实现防检监联动与贯通。继续开展以集中强制免疫为主要内容的各项专项防控行动,抓好集中和日常相结合、常态和应急相结合,深化通报、巡查、飞检、免疫评估和联场带户责任制度等防疫监管制度,确保动物疫情形势稳定。坚持内强检疫和外强监管相结合,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严格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规范检疫出证和查验,突出强化规模养殖、流通环节等重点领域监管,以查处打击销售、随意抛弃病死动物为重点,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开展诊疗机构专项整治,规范诊疗行为。

3.以创新监管机制为切入点,全力推进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发展是第一要务,但要规范发展,以获取安全的产品为第一责任。一是突出围绕“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监管,落实责任机制。参照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生鲜乳监管责任体系做法,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分级监管机制,对不同规模以上的养殖场、饲料、兽药(兽用生物制品)生产及经营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区域)落实相应的安全监管责任人,明确监管职责并分解落实到人,明确巡查监管要求,明确责任人员履职不到位的责任追究。同时,建立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理顺农业、公安、工商、质监和农业综合执法等畜产品安全监管职责,建立部门间协调与联动执法机制,合力查处违法案件。二是探索建立畜产品安全预警和追溯机制。畜产品安全涉及饲料兽药投入品、养殖、流通、屠宰等环节,重点要把这些环节监管、监测等信息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估,建立智能化生产管理和工作处理系统,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完善全程安全追溯。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例行监测、专项抽检、飞行检测(巡查)等监管制度,适时建立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不合格产品等“黑名单”制度。三是落实生产主体责任机制。强化企业(养殖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规范饲料、兽药及畜产品养殖生产行为。规模场实行质量承诺,结合备案工作逐步实行准出制度。以新《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贯彻和兽药GMP、GSP规范实施为载体,严格许可业务审查等管理工作,严把准入关,逐步建立低小散企业淘汰机制,促进饲料、兽药产业的规范和集聚。

猜你喜欢
畜产品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