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利用效率提升机制

2012-10-19 05:21王晓燕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9期
关键词:利用效率仪器设备机制

王晓燕

北京林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北京 100083

☆资产管理与设备使用☆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利用效率提升机制

王晓燕

北京林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北京 100083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使用效率是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通过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利用效率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提升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和构建体系。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利用效率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的重要基础条件,它是考量高校科研实力与技术开发能力的重要表征指标[1]。目前多数高校都建设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的平台和管理制度,但整体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切实有效的管理体系,共享平台实际利用效率不高。为保障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有效运行,分析共享平台使用效率低的原因,建立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提升机制[2],是监督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良好运行,保证实验教学、科学研究顺利进行,促进高校社会服务与科研创新水平提高的有利保障。

1 问题剖析

建立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利用效率提升机制,首先应认真分析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深究其深层次原因。一般来说,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利用效率低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点:

(1)制度不全: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加上维护维修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和监督机制。

(2)人员不够: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管护人员不足,多依托兼职操作人员,一些操作人员能力与技术不过关。

(3)经费不足:使用与维持经费不到位,运行经费不足,学校未列入专门的经费预算,大型仪器设备运行缺乏良性循环资金和基本维护基金[3]。

(4)技术不精:某些大型仪器设备操作具有特殊性要求,而高校管理部门的技术队伍缺乏,技术档案不完备,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也不足。

2 机制建立的基本原则

共享平台使用效率提升机制是针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存在的问题而在管理、运行等方面进行的完善举措,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以制促管,以管促效”[4],因此,建立的提升机制应以共享平台的管理运行机制为基础,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系统的、完善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以充分发挥大型科研、教学仪器的综合效益。建立共享平台使用效率提升机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2.1 目的性原则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利用效率提升机制的建设必须以保障平台的健康有序运行为基准[5],将管理运行步骤与程序进行优化,从而促进设备利用率的提高和规范管理。

2.2 针对性原则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利用效率的提升机制必须充分考量本单位特征,在具备通识特征的基础上还要有本校特征。如农林院校的一些大型仪器只接受植物性材料的实验或相关检测,这就避免了一些其他相关生物研究可能对本校科研、教学工作的不必要干扰。

2.3 操作性原则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利用效率提升机制要制度简明、责任明晰、便于工作,制度不求大而全,而要求以效率为核心[5],便于理解与操作。机制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到不同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受客观条件制约而存在的客观差异,积极探索在当前条件下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充实,使机制适应当前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要求,并为未来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整体素质的提升谋求空间。

2.4 服务性原则

效率提升机制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与科研工作,更有利于科研成果的推广,更方便社会化利用,这是引导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基本方向和发展目标。

3 机制的构成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效率提升机制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要使机制良好地运行并有效提高使用效率,除了要建立必要的管理运行机制以外,还应从保障制度、效益评价、管理监督、激励政策等方面加以补充与完善。对共享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与评价,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共享效益进行长效评判,努力形成良好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环境,实现设备使用效率和共享平台效益的提升,更好地为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支撑(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效率提升机制的构成

3.1 有效运行的运行机制

3.1.1 完善管理机构

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资产管理特点选用适当的管理结构,充分保证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到位、无缺岗,有利于共享平台效率的提升。

3.1.2 明确岗位职责

明确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职责与任务,通过严格执行岗位职责,考核计算工作量等措施,实现管用分离、各尽其责,逐步杜绝谁管谁用、公物私有的现象,保证共享的运行。

3.1.3 落实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基本保证,只有建章立制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才能确保共享平台真正发挥作用。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管理实情制定《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档案管理办法》《大型仪器设备检查、维修管理办法》《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开放利用办法》等系列管理、监督、使用的相关制度[6],从而规范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并使之科学化、规范化。

3.1.4 建立管理信息平台

为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效率,应充分依托校园网和互联网,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形成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系统。该平台涵盖大型仪器设备基本信息管理、信息共享开放、开放预约使用、使用实时监控、问题反馈5个管理层次。通过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带来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机制的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在管理信息平台上,所有的大型仪器设备向校内外开放,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向全校师生和社会提供咨询服务和设备维修维护服务,为仪器设备购置提供评估建议。

3.2 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效率提升的保障机制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内容: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和技术保障。

3.2.1 建设管理与实验技术队伍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利用效率,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管理与实验技术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共享平台开展高水平的科研与教学服务需要有效的运行机制,更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和实验团队。共享平台队伍的建设,主要从定位、认识、结构、水平几个方面着手。合格的管理与实验技术人员是开发和运用仪器设备功能的保障,再先进的设备无合格的操作人员也如同废铁一般。只有积极引进、培养管理与实验人员,才能更好地发挥仪器设备的功能,才可能做出精确可靠的分析测试,才能使拥有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在业界产生良好声誉。应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开发、拓展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加强应用领域的拓展,努力拓宽社会服务领域,延伸行业应用链,做到物尽其用。

3.2.2 培训相关技术人员

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职业规范教育,保证实验技术的先进性与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各高校应经常组织相关技师和高水平实验师对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培训,使学校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教师与广大研究生能及时掌握现代化仪器设备的操作,从而保障工作效率。

3.2.3 建立维修基金

高校应设立“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用以支持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共享,这个基金主要来源应是利用共享平台开放服务所获得的正常收入中的主体部分,扣除设备折旧费、材料消耗费、水电消耗费、技术服务费和管理费等几方面的费用和学校提留资金外,剩余的资金多数可纳入“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用于仪器的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有了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的资助,对教学实验利用率高、科研工作常用的大型仪器设备可优先维修、保养,能减少仪器设备的事故发生,降低仪器故障率,从而有效提高共享平台的使用效率。

3.3 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3.3.1 设立奖罚制度

对共享平台的工作岗位可以采取绩效考核的办法,并且辅以奖优罚劣的奖罚制度。可以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设立优秀实验技术人员奖、实验技术成果奖、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奖等多种奖项,积极调动机组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7]。同时,对绩效考核不达标的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以达到激励和督促的作用。

3.3.2 设置岗位与职称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考虑设立工程技术系列正高级职称,进行工程技术系列正高级职称(研究员)评定[8],这将极大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对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4 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

3.4.1 科学确定评价体系

为客观评判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使用效率,必须制定一套规范、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使用情况加以全面评估。评价体系中具体指标应包括教学贡献率、社会服务效益、科研支撑度等,这些指标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对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的贡献及影响程度。同时,评价指标中还应包含设备功能拓展、共享平台共享水平、规章制度完备程度、管理人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结构等指标,这些指标是对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服务环境的全面评估。

3.4.2 提高评价效能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利用效率综合评估的内容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结果,而是阶段性、累积性的成果,因此评价的方法往往是追踪、核查、主检等形式,这就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5 常效监督与权威机制

3.5.1 定期开展评估

学校应定期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组织相关部门和仪器专家、学科专家等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对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分析测试中心的自查自评进行检查,对共享平台的利用效率进行论证、评估,通过动态监控实时性把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

3.5.2 主动争创权威

高校在利用大型仪器设备服务社会的同时,应重视共享平台的形象作用与影响力,拓展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单位的联系,扩大行业、部门等领域的影响力,争取使共享平台成为相关领域的权威或首选。

4 结束语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提升机制,是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机制包括运行、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5个方面。该机制的建立,可全面提升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效率,更好地支撑高校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该机制提升了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促进了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整体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大有裨益。

[1] 陈晓兰,张勇,程清天.以人为本 机制创新 促进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301-304.

[2] 汪大海.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及使用效益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5):140-142.

[3] 陈敬德,温光浩,周海涛.贵重仪器设备共享激励机制的系统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12-15.

[4] 李明,闻星火,黄乐.不断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资源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12-16.

[5] 周文平,梁惠.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效益发挥管理机制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1):146-150.

[6] 赵会武,李华,李力.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模式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162-164.

[7] 吴振强.提高贵重仪器设备共享使用率[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96-99.

[8] 姜爱民,李明弟,李轶.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监控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81-183.

Study on the improving usage rate mechanism of larg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sharing platform in universities

Wang Xiaoya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It is a studying problem in universities improving usage rate of larg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LIE) sharing platform. By analyzing reasons of low usage rate of LI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and basis of improving usage rate mechanism of LIE sharing platform.

larg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LIE); sharing platform; usage rate

2012-02-28

王晓燕,硕士,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利用效率仪器设备机制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避免肥料流失 提高利用效率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不同白菜品种对锌的响应及锌利用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