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无糖”或“降糖”食品

2012-10-20 09:11王建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2年5期
关键词:张大妈无糖甜味剂

“无糖食品”也是淀粉做的,食用时,同样要将其热量计算在每日应该摄入的总热量当中,而不能不加限制地过量食用。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糖尿病人不得不“忍痛割爱”与甜食作别。为了满足这部分患者的口味,“无糖”食品(如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奶粉、无糖饮料、无糖冰激凌等)应运而生,“无糖食品”的出现让糖尿病患者在购买食品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为了达到促销目的,一些商家宣称:“无糖食品”不含糖,糖尿病人多吃无妨。那么,“无糖食品”中到底含不含糖?糖尿病患者能否不加限制地食用?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病例:

张大妈是南方人,出了名的好吃甜食。今年春节过后,大家发现张大妈特别能喝水,人也明显的瘦了,到医院一查,果然是糖尿病。按照医生的嘱咐,除了正规服用降糖药以外,还要控制饮食,尤其是甜食。为了自己的病,张大妈只好非常不情愿地与甜食“断交”。前不久,张大妈在超市发现有“无糖食品”出售,听导购小姐介绍,这类食品虽有甜味,但不含糖,多吃无妨。这正合张大妈的心意,于是她一下子买回一大包。回到家中无所顾忌、大快朵颐。前两天,她到我们医院复查血糖,整整比以前高出一倍。我告诉她,这都是“无糖食品”惹的祸。

一提到糖,人们马上会想到葡萄糖、蔗糖(就是平时吃的白糖)。而医学上所说的糖与我们平常所说的糖有很大的差别。“糖”在医学上又称为“碳水化合物”,是单糖、双糖以及多糖的总称。葡萄糖、果糖属于单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属于双糖;而我们平常吃的米、面主要是淀粉,属于多糖。因此,从医学角度讲,“无糖食品”这种叫法并不科学。

无论吃进哪种糖,都是在肠道中被分解、转化为单糖后被人体吸收、利用。在各类糖中,人体对单糖的吸收速度最快,蔗糖次之,而淀粉则需要逐级分解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因而吸收速度较慢。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单糖、双糖,以防止进餐后血糖飙升。

市场上出售的“无糖食品”,无非是不含蔗糖,或是甜味剂替代蔗糖。目前所使用的甜味剂大约有合成甜味剂(即糖精)、糖醇甜味剂(包括木糖醇、山梨醇和麦芽糖醇)、非糖天然甜味剂(包括甘草甙和甜叶菊甙)和氨基酸衍生物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和蛋白糖)等。这些甜味剂具有口感甜、能量低的特点,对血糖值也没有明显的影响,适当摄取也是可以的。但是,在这些“无糖食品”本身也是用粮食做的,其主要成分——淀粉经消化分解后都会变成大量的葡萄糖,与我们日常吃的馒头、米饭所产生的热量没有多大区别,所以,“无糖食品”也不能无限量地吃。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不加节制地食用“无糖食品”,出现了血糖上升、病情反复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对“无糖食品”不了解造成的。

还有一类称为“降糖食品”的产品,如降糖饼干、降糖面条、降糖麦片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商业炒作,糖尿病患者不要被误导。作为食品,本身不可能也不应该有“降糖”作用。这些宣称有“降糖”作用的食品不过是富含膳食性纤维或加入某些微量元素(如铬)的食物,由于这类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较低,因此进食后血糖上升比较平缓,但并不说明其具有降糖作用。有些患者为了“降糖”,就一个劲地食用这些食品,结果反而造成血糖失控。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食品中违法添加了降糖药,曾报道有不法厂家在奶粉中添加降糖灵。患者如果食用这些掺有降糖药物的食品则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不但干扰了正常的药物治疗,还会带来很大副作用。

那么,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选择和享用“无糖”或“降糖”食品呢?

第一,要选购正规厂家的产品,以确保食品的质量。

第二,在选购“无糖食品”时,不仅要看其是否标注“无糖食品”的字样,还要看一看其配料表,看该产品添加了何种甜味剂(如木糖醇、麦芽糖醇、甜菊糖等)。对于标注“无蔗糖”字样的食品更应注意,不能盲目食用,因其中可能含有葡萄糖等其他糖类。

第三,即使是“无糖食品”,也不能无限量地食用。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无论是选择“无糖食品”,还是别的保健食品,食用时,同样要将其热量计算在每日应该摄入的总热量当中。

第四,在食用“无糖食品”后要检测餐后血糖,看看血糖是否有升高现象。如果血糖明显高于平时的水平,应立即停食。

总之,糖尿病友不要被一些动听表诱人面的字眼所迷惑,应当认清“无糖”食品毕竟也是淀粉做的,只不过配料是用甜味剂代替了蔗糖而已,仅能起到改善口感、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并不具备降糖效果。更别忘记糖尿病治疗方案中饮食疗法是控制主食和副食的量,而不是糖的量,即使是无糖食品也不能无限量地食用。若要食用则应纳入每天可允许的总热量范围,任何增加进食量的做法对患者都会造成危害。切不可听信那些不负责任的宣传广告,认为“无糖”食品就可以放心无限制地食用,甚至靠吃这类保健食品来代替药品,这样做是完全错误的。

温馨提示

“无糖食品”无非是不含蔗糖或是加了甜味剂,虽然可以吃但也不能多吃,因为它终归也是用淀粉做的,吃多了同样会升高血糖,所以,不要以为是“无糖食品”就可以敞开肚子随便吃了。此外,“无糖食品”没有确切的降糖功效,指望用它来代替降糖药物是万万不行的。

猜你喜欢
张大妈无糖甜味剂
喝“无糖饮料”也会胖
老头晕
老头晕
新型甜味剂——甜味蛋白
无糖饮料加剧老年人腹部肥胖
脑袋让驴踢了
批准高倍甜味剂advantame用于部分食品
食品中甜味剂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