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核不育燕麦新种质选育新品种品燕2号

2012-10-22 07:25刘龙龙周建萍张丽君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裸燕麦母本燕麦

刘龙龙,崔 林,周建萍,张丽君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燕麦分为裸燕麦和皮燕麦,裸燕麦是我国栽培燕麦中的一个裸粒类型,又称莜麦,属禾本科燕麦属作物[1]。燕麦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含量高达15%~22%,富含维生素B,E及硒、钙、铁、锌、磷、钾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还含有人体不能直接合成的4种氨基酸。燕麦食品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均有一定的食疗保健作用,是全价营养保健食品。山西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育成的燕麦新品种品燕2号,于2012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其抗旱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良,适宜加工成各种营养保健食品。

1 亲本来源及特点

1.1 母本

母本为CAMS-6,是利用发现的隐性核不育材料与小穗上冲的材料杂交,从后代中选出的小穗上冲的不育材料。作为母本,其具有植株粗壮、分蘖力强、抗病、小穗数多、千粒质量高的优点,同时因其小穗上冲,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

1.2 父本

父本为裸燕麦品种品五,丰产性好、植株较高、抗旱性好。

2 选育过程

品燕2号的选育过程如图1所示。

3 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为95~100 d,属中熟类型。株高110~120 cm,幼苗匍匐,叶片细窄,呈浅绿色。分蘖力适中,成穗率高。周散型圆锥花序,穗长21 cm,轮层数6.2层,主穗小穗数36个,穗粒数63粒,穗粒质量1.3 g,千粒质量24 g左右,籽粒纺锤形、白色、光亮。经山西省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品燕2号籽粒中粗蛋白含量为18.9%,粗脂肪含量为8.3%,为优质新品种。

4 产量表现

4.1 品系鉴定试验结果

2003—2004年参加株系试验,命名为燕2009,经鉴定,燕2009生长整齐一致,抗旱性强、丰产性好。2005—2006年,在阳高基地进行品系鉴定试验,2005年的平均产量为2 961.0 kg/hm2,比对照晋燕8号增产9.8%。2006年的平均产量为2 869.5 kg/hm2,比对照晋燕8号增产9.1%。

4.2 品系比较试验结果

2007—2009年连续3 a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2 352.0 kg/hm2,比对照晋燕8号增产11.1%。2007年平均产量2 079.0 kg/hm2,比对照晋燕8号增产10.2%;2008年平均产量为3 169.5 kg/hm2,比对照晋燕8号增产13.5%;2009年平均产量为1 807.5 kg/hm2,比对照晋燕8号增产9.8%。

4.3 生产试验结果

2010—2011年在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长治市、晋中市等6个试点生产示范。2010年平均产量为2 002.5 kg/hm2,比对照晋燕8号增产15.9%,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1年平均产量为2 761.8 kg/hm2,比对照晋燕8号增产14.3%,居参试品种第2位(表1)。2011年8月,根据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多年资料汇总及当地农技部门、广大种植户的评议和新品系在生产上的实际应用情况,由山西省农作物品审办组织有关委员、专家,在宁武县余庄乡的莜麦生产试验现场,对燕2009莜麦品种进行田间考察(对照为晋燕8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品种是适宜山西莜麦产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并于2012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品燕2号。

表1 2010—2011年生产试验各点综合表现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播种期

品燕2号一般在5月中下旬播种,具体应根据当地降雨规律进行调节,要尽量使燕麦的拔节、孕穗、抽穗等主要需水阶段与当地降雨高峰相吻合[2]。

5.2 播种量

要依地力及施肥状况确定播种量,一般旱地的合理密度为450万株/hm2,高肥力旱滩地的合理密度为600万株/hm2[3]。

5.3 施肥

要施足底肥,一般公顷施农家肥22 500 kg作基肥,硝酸铵150 kg作种肥。在分蘖期和抽穗阶段,结合降雨每公顷追施尿素150 kg[4]。

6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秋燕麦产区干旱及半干旱山区种植。

7 小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燕麦育种主要采用皮裸燕麦种间杂交方式[5],燕麦人工杂交困难,育种效率较低。CA雄性不育是在1994年国内发现的首例燕麦不育材料,经鉴定为隐性核不育[6],1996年张家口农科院发现燕麦显性雄性核不育材料,山西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燕麦课题组通过多年杂交,将不育基因转到小穗上冲型燕麦上,并命名为CAMS系列[7]。利用小穗上冲的核不育材料CAMS-6作母本,在开花时期颖壳会自动张开,因此,可自然接受花粉,这样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且能获得较多的杂交种子,从后代选择优良植株的几率也大大提高。利用核不育燕麦新种质作为杂交母本,将会大大提高杂交效率,同时为燕麦杂交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1]韩美善,王建雄,韩启亮.莜麦新品种晋燕15号的选育与推广[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1):1149-1151.

[2]刘俊青,付晓峰,杨海顺,等.燕麦新品种蒙燕一号的选育[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47-57.

[3]朝克图,温丽,田淑华,等.兴安盟地区燕麦引种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1):25-26.

[4]何太.大同市燕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1):20-21.

[5]李成雄.燕麦高效杂交新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1998(4):7.

[6]范银燕,崔林.燕麦Cs雄性不育的发现及初步鉴定[J].麦类作物学报,1996(1):7-8.

[7]崔林,徐惠云,李刚,等.CA雄性不育性状在裸燕麦上的转育[J].山西农业科学,2003,31(4):10-14.

猜你喜欢
裸燕麦母本燕麦
可嚼燕麦,营养打折
燕麦的栽培技术
河北坝上地区雨养裸燕麦田间蒸散规律
晋粒康燕麦 守护您的健康
锡林郭勒盟裸燕麦生产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们一样
青海省裸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裸燕麦多糖酶解产物OP-1纯化组分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