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猪咬尾症的认识和探讨

2012-10-23 05:05骆生山
猪业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猪栏圈舍猪只

骆生山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农村能源工作站,甘肃 武威 733100)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猪只咬尾的现象,可能是一只猪咬其他同圈猪,也可能是一圈猪咬同一只猪,还有一种情况是一圈猪互相咬尾。猪只咬尾会给被咬猪只带来很大的痛苦。一方面因为应激的发生会引起饲料报酬降低,引起同圈猪的整齐度差别较大;另一方面甚至会造成猪只的死亡[1]。这些结果都会影响养猪场户的经济效益。

引起猪只咬尾的原因有很多,概括来说,有环境的因素,也有管理的因素,还可能有营养方面的因素。下面,笔者就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分析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养猪人提供一些帮助。

1 环境因素

造成猪咬尾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猪舍通风状况、猪舍的温度和湿度等。猪只在较暗的条件下(空间和时间)一般呈现较多的休息状态,而在光线较强的情况下,猪只的兴奋度会增加,呈现玩耍和打斗的状况。因此减少猪舍光照程度能够有助于减少猪只咬尾现象的发生。但猪只正常生长需要有一定时间的光照,特别是种公猪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性欲和精子活力)和种母猪的正常发情,光照强度和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另外,当猪舍或猪栏处于恶劣环境(过冷、过热,较潮湿,通风差等)中时,猪只发生咬尾的现象会增多。同时,咬尾现象在不同的季节发生的频率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可能是因为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对猪来说是一种很强的应激,应激刺激猪只内分泌系统机能发生改变,分泌促进神经兴奋的激素让猪只处于一种病态的亢奋状态,从而引起咬尾现象的增加。因此改善猪舍的通风状况和其他环境条件(如温湿度等)对预防猪只咬尾的发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 管理因素

猪栏饲养密度过高,猪只处于一种相对较拥挤的状态是引起咬尾现象增多的一个非常普遍的原因。特别是饲养阉公猪的圈舍发生咬尾的机率会更大,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减少单位圈舍的关养密度,同时保证猪只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位置,这也是保证猪只整齐度的必须条件[2]。猪栏内猪只缺乏可睡觉休息空间也是造成猪咬尾高发生率的原因之一,同时猪栏内枯燥单调也可造成咬尾发生,在猪舍内供应一些诸如铁链或轮胎等玩物有助减少猪只咬尾的发生。在猪只有体表寄生虫(如感染疥癣或猪虱)时咬尾的发生频率会增多;限饲会造成咬尾现象的增多;一旦改变限饲为自由采食时咬尾的现象会减少很多,有时从每天喂料1次改变为饲喂2次也能有效地减少咬尾的发生。新生仔猪采取剪尾可有效地预防咬尾的发生,同时断尾还可改变商品猪的卖相,让人感觉猪只的臀部看起来更丰满些。但在生产中应注意,剪牙、断尾以及剪耳操作不适当时往往也是导致咬尾现象增多的原因[3]。咬其他猪只的凶手猪一定要观察出来并立即将其隔离饲养,或将其放入另一个猪群体格均较其大的圈舍内饲养;对于被咬的弱小猪只一定要隔离开来单圈饲养,否则这头猪就会有生命危险。

3 营养因素

饲料中缺乏食盐会导致猪只咬尾的发生。有实验证明将食盐含量由0.4%改变为可容许的0.5%时可减少咬尾的发生,但改变猪饲料中食盐含量时一定要谨慎,在咨询有关专家或饲料供应场家后才能进行调整,副作用则有可能导致猪只发生拉稀的现象,母猪对食盐的耐受能力稍高些,很多时候母猪发生便秘时可通过适当调整饲料中食盐的含量来得以改善。

猪只发生咬尾是一种原因较复杂的行为表现,只有弄清楚真正的原因,才能有效遏制其发生,现在市面上也有各种各样的药物可用于防止咬尾的发生,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广大养猪场户须在生产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摸索,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1]徐有生.瘦肉型猪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彩色图谱[M].83-84.

[2]李雨来.仔猪咬尾症的防治[J].猪业科学,2006(9):82-83.

[3]王桂香.猪异食癖病的防治[J].猪业科学,2006,(7):83.

猜你喜欢
猪栏圈舍猪只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猪栏旧事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冬季预防家畜疾病主要措施
旧时农家养猪禁忌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