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分析

2012-10-26 07:10徐小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3期
关键词:角型虹膜小梁

徐小丽

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分析

徐小丽

目的 研究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法选择。方法 比较案例分析法。对我院眼科近年来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虹膜切除组和小梁切除组各54例,比较组别间手术疗效。结果 虹膜组和小梁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94.4%,组别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虹膜组并发症发生率7.2%,显著低于小梁组的38.9%。结论 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操作简单、安全高效,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视野和视力能够显著恢复,值得推广。

高眼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我院眼科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8例,所有入选案例均为经过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仍然大于40 mm Hg,后改为手术治疗。具体资料为:男58例,女50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42.5岁;青光眼病程3 h~13 d,高眼压病程12~105 h。术前眼压:43~82 mm Hg,术前视力: 0.01~0.15,瞳孔直径3.3~6.1 mm。术前进行视野检查和房角检查。根据患者高眼压持续时长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持续时长≤48 h的54例患者行虹膜切除术,记为虹膜组。持续时长>48 h的54例患者行小梁切除术。组别间在患者基本资料上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虹膜切除术 在结膜瓣处切一4 mm的切口,自角膜缘后界前0.5 mm处切开1/2左右板层,厚度3 mm左右,再继续向前0.5 mm切穿深层角膜组织进入前房[1]。角膜缘和角膜内切口长度保持一致,轻按切口后部,其周边虹膜即自行脱落,然后冲掉切口部位色素上皮层,自切口前部角膜表面平整虹膜,最后用烧灼方法固定虹膜。

1.2.2 小梁切除术 术前进行常规止血、镇静,术前30 min静脉滴注250 ml甘露醇(200 g/L)。进行表面麻醉后,用上直肌缝线牵引、固定眼球,在距眼角膜9 mm左右处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暴露巩膜[2],做1/2巩膜厚度的巩膜瓣5 mm 4 mm。用0.3 mg/ml的丝裂霉素棉片敷贴巩膜瓣和结膜瓣4 min左右,然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至干净为止,进行前房穿刺以放出房水降低眼压,在巩膜床中央紧贴巩膜瓣基地处切除角膜缘组织2.5 mm×2 mm,并进行相应的周边虹膜切除,然后用尼龙线缝合巩膜瓣。

1.2.3 术后处理 术后两组均进行抗生素治疗并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虹膜组不使用散瞳剂,小梁组使用散瞳剂,2次/d。术后根据患者眼压、前房形成的稳定程度,在术后早期进行缝线调整和分次拆线。如果患者滤过泡呈扁平状,则拆线后要在滤过泡旁边用指头按摩眼球,以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1.3 疗效判定 ①痊愈:眼压≤20 mm Hg,视野正常,视力恢复;②有效:局部需要进行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眼压≤20 mm Hg,视野和视力基本正常。③: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21 mm Hg,或者眼压≤20 mm Hg,但视野异常,视力未恢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进行6~18个月的回访,平均回访12个月,结果显示,虹膜组和小梁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94.4%,组别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治疗后眼压均显著下降,视力均显著升高。并发症上,虹膜组仅发生前房出血,发生率为7.2%,小梁组发生8例房前出血,4例伤口渗漏,9例前节炎症,总发生率38.9%,显著高于虹膜组,见表2。

表1 组别间临床疗效(例,%)

表2 组别间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并发症比较(±s)

表2 组别间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并发症比较(±s)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小梁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眼压(mm Hg)视力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并发症(例,%)虹膜组 54 55.67±12.36 17.32±4.36* 0.08±0.05 0.54±0.09* 4(7.2)*小梁组 54 53.64±11.24 17.23±4.57 0.07±0.04 0.4±0.08 21(38.9)

3 讨论

周边虹膜切除术和小梁切除术是当前临床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方法,其中虹膜切除法是首选方法,它主要适用于临床早期、间歇性和前驱期患者。本组研究显示,虹膜组和小梁组在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上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但并发症发生率上,虹膜组(7.2%)显著低于小梁组(38.9%)。这是因为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手术风险较大,术后早期由于患者前房炎症反应、恶性青光眼、脉络膜脱落等发生率较高,医生通常会用散瞳剂治疗,这会造成术后患者瞳孔粘连和术后视力不佳[3]。而周边虹膜切除术对眼组织的伤害较强,能使瞳孔阻滞性青光眼恢复正常房水排出功能,并最大限度的保持瞳孔的调节性,在高眼压炎症和充血状态下比过滤手术更加安全,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因此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高眼压青光眼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当以周边虹膜切除术为最佳,此种手术操作简单、安全高效,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视野和视力能够显著恢复,而且有效保持瞳孔的调节性,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1] 许广颖.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3(09):88.

[2] 唐淑丽.持续高眼压性青光眼手术治疗体会.河北医药,2005,26(05):58-59.

[3] 曹晋.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6例.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7(02):62-65.

471500 河南省栾川县人民医院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法主要是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迅速控制眼压,但临床上有一些患者眼压升高比较急剧或者病情比较复杂,经过全身或局部降眼压类药物治疗后仍然不能有效降低眼压,此时如果坚持药物治疗,可能会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从而造成视觉功能的进一步损伤。我院近年来对这一部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结合具体实例来研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法选择及其疗效。

猜你喜欢
角型虹膜小梁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基于轮廓匹配和多项式拟合的虹膜分割算法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技术的车辆启动系统
补 缺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补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