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2-10-26 05:53卓鲁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3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芬太尼

卓鲁波

·药物与临床·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卓鲁波

目的对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进行剖宫产的72例产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单独应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手术中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观察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及新生儿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产妇的麻醉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手术开始时的血压、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得到了改善,两组新生儿评分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明显,减少了手术疼痛,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剖宫产;临床效果

剖宫产在临床上属于重要的助产方法,如果病例情况核实,该方式不只能挽救婴儿的生命,并且可以保证母体的正常功能。剖宫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围手术期麻醉,目前应用与手术的麻醉药物很多,布比卡因麻醉效果虽然较好,但存在如下肢恢复慢、呕吐、恶心发生率高等不良情况,因此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对剖宫产的成功与否有重大的意义。临床报道[1]表明罗哌卡因是新型酰胺类局麻药,具有脂溶性较低、作用时间长、毒性低、神经分离阻滞等优点。舒芬太尼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联合其用药可降低麻醉药的用量,还可以有效的预防一些应激反应,保证产妇心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处于较稳定的状态[2]。针对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通过通过对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更深入的了解其麻醉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进行剖宫产的72例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8±2.6)岁,身高154~173 cm,平均身高(162.5±1.3)cm,体重52~84 kg,平均体重(65.634±3.4)kg,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6±1.1)周。所有产妇均经过临床检查排除其他产科并发症和严重脏器官疾病,且均无药物过敏史和手术禁忌症,产妇的麻醉分级为ASAI~Ⅱ级。患者被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6例产妇,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如年龄、体重、身高、孕周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试验方法 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单独应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手术中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观察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及新生儿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

1.3 麻醉方法 首先是对进入手术室的产妇进行常规监测,项目包括脉搏、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同时建立好静脉通路。进行麻醉前输注复方林格氏液6 ml/kg,取左侧卧位,选取L3-4行硬膜外麻醉穿刺,脑脊液流出以后,将0.75%的罗哌卡因和10 μg生理盐水注到对照组患者,0.75%的罗哌卡因和10 μg舒芬太尼注入观察组患者,两组均于硬膜外置入导管,改平卧位,垫高右臀,术中持续给养。如果产妇的血压下降幅度高于基础值的30%或收缩压低于90 mm Hg时,则给予适量的麻黄碱和快补液,手术结束护理人员帮助产妇去枕平卧。

1.4 观察指标及其标准[3]本次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两组产妇手术期的血压、心率、药物起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Vas评分、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

镇痛效果采用Vas评分:0分表示无痛,<3分表示优,3~5分表示良,>5分表示差,10分为剧痛。镇痛效果用优良率表示。

下肢运动阻滞程度采用Bromage评分:0分表示肌力正常活动,1分表示下肢感觉轻微,对一些阻力可对抗,2分表示下肢无力,能屈膝,3分表示下肢可于床面移动,难抬离床面,4分表示下肢无活动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t检验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产妇血压、心率比较情况(±s)

表1 两组产妇血压、心率比较情况(±s)

注:两组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 Hg) 心率(次/min)对照组36 101.36±7.28 62.04±7.32 100.62±7.26 36 108.72±8.36 68.02±7.56 108.52±6.42观察组

表2 两组的药物起效和痛觉、运动恢复时间比较

表3 两组的麻醉效果比较情况

2 结果

2.1 血压、心率比较情况 产妇手术开始时观察组的血压、心率改善情况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比较情况见表1,两组的药物起效和痛觉、运动恢复时间比较见表2。

2.2 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麻醉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达T0时间和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给药半小时后观察产妇的Bromage评分和Vas评分稍好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的麻醉效果比较情况见表3。

2.3 不良反应和新生儿情况 本次试验病例中观察组产妇中只有1例出现呕吐,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未见其他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临床上应用剖宫产进行分娩的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大量研究[4]表明硬膜外联合麻醉是临床剖宫产手术时最常用的方法,具有起效快、用量少和阻滞效果显著等特点。临床上应用与剖宫产麻醉的药物较多,一些传统的麻醉药虽有一定的麻醉效果,但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并发症,对产妇的预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些麻醉药还会对新生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选取合适的麻醉镇痛药物对剖宫产手术的价值非常重要。

本文对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显示硬膜外联合用药的产妇的麻醉效果要显著好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镇痛麻醉,且联合用药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新生儿的健康不造成显著影响,本组产妇所产新生儿均健康。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加速了药物起效时间,降低了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达T0时间和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该联合用药方式镇痛效果显著,此结果和相关的一些报道[5]基本相符。本次试验结果和相关报道表明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是有效的麻醉镇痛药物组合,其不良反应少,大大减轻了产妇的手术期疼痛。罗哌卡因是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它可以抑制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来达到阻断性奋传导的目的,该药物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相对较低,有感觉运动神经分离的优点。舒芬太尼有较强的亲脂性,可以非常容易的通过血脑屏障,该药的分布容积小,血蛋白结合率高,具有持续的镇痛效果。两者联合使用可以避免起效慢、阻滞不佳、不良反应多等缺点,观察组产妇的血压、心率等体征改善良好,手术进行顺利。一些研究中指出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的效果更加明显,这一点值得临床尝试。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可靠、安全、有效的麻醉镇痛优点,大大减少了剖宫产术疼痛的发生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邹家平,曹少珍,邓晓勤.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7),594-596.

[2] 尉明洋,胡弘毅,王培松.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4),504-505.

[3] 谢辉,王迎军,刘春喜.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的效果评价.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881.

[4] 李圣君.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山东医药,2012,52(2),93-94.

[5] 张国刚,徐铭军.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9),3762-3763.

272100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