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马前手翻前空翻屈体两周半动作技术的分析

2012-10-27 05:21胡俊捷倪骏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9期
关键词:速度动作

胡俊捷 倪骏

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跳马前手翻前空翻屈体两周半动作技术的分析

胡俊捷 倪骏

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运动员应具备精细的运动感觉能力以及对时间、空间的准确判断与定位能力。特别是横轴反转清晰度要高。实践已经表明,跳马前手翻前空翻屈体两周半动作训练质量的提高,必然会带动这一类动作技术的发展。这不仅给跳马项目本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同样也会对跳马的几个基本环节,如助跑上板;起跳;第一腾空;扶马“扒手”;第二腾空落地等一系列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弹性器械的革新,训练水平与手段以及运动员素质能力的提高,类似前空翻屈体两周半转体180度乃至转体360度;540度这样的高难动作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国际和国内大赛中出现。谁领先一步,谁将在跳马这个项目中获得主动权。

男子跳马;前屈两周半;技术特点

前言

前手翻前空翻屈体两周半是当今跳马高难度动作之一,在2005年度重新修改的规则,较大幅度地降低了跳马的难度分值。使得能以17分起评的动作屈指可数,从男子跳马的发展趋势来看,该动作仍是男子跳马技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以及全国重大比赛中,个别优秀体操运动员在跳马决赛中使用这一高难动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因此,如何经济、高效地训练该动作,已经成为男子跳马技术训练的热点之一本文为此以前手翻前空翻屈体两周半动作的基本要求和技术特点角度出发,结合本人多年对此动作训练、比赛的实践,以及积累的有关资料,就男子跳马前手翻前空翻屈体两周半的动作技术特点、教法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探索一条有效的训练之路,供同行参考。

1 研究方法和对象

1.1 研究对象

胡俊捷跳马前手翻前空翻屈体两周半动作技术分析。

1.2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有关的跳马文献,国际、国内大赛,跳马汇集的录像资料,了解当前跳马的发展趋势,以及专家访谈对该动作的分析。

1.3 归纳法

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用100桢/秒。高速摄影机定点拍摄,进行分析对比和归纳

2 结论与分析

2.1 前手翻前空翻屈体两周半动作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性技术特点

实践已经表明,任何一种技术都有其特有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性技术特点,当人体的各种素质达到技术的基本要求并掌握了该技术的特点时,技术才能有效的得到发挥。前手翻前空翻屈体两周半动作基本要求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2.1.1 身体素质

运动员除了具备良好的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外,还应具备快速的助跑能力,强劲的腿部和肩带肌群的爆发力,腹背肌群快速收缩的能力以及运动时的协调和灵活等。

2.1.2 时空感觉

运动员应具备精细的运动感觉能力以及对时间、空间的准确判断与定位能力。特别是横轴反转清晰度要高。

2.1.3 心理素质

训练作风顽强,胆大心细,不怕困难,心理承受能力强。

2.1.4 关键性动作技术的掌握

熟练掌握前手翻屈体前空翻两周半动作技术。

2.2 前手翻前空翻屈体两周半的关键性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

本文主要采用录像图的简易生物力学分析法,主要数据来源是在2004年9月18日,两次男子跳马测验现场拍摄的。使用高速摄像机,在同一场地,拍速每秒100桢。通过电脑解析仪进行数据处理。

从胡俊捷两次完成跳马前屈两周半动作的身体重心轨迹来看,没有明显的区别。上板阶段重心抛物线轨迹起伏不大,经过踏跳后,第一腾空重心抛物线轨迹逐渐上升,推手是在重心继续上升的过程中完成的,推手之后第二腾空重心轨迹先是逐渐上升,至最高点之后逐渐下降直至落地。

下面重点分析各阶段技术特点

2.2.1 跺板踏跳制动技术

胡俊捷上板动作,重心轨迹起伏不大,快速向前运动。上板时间为0.24秒,最后一步上板的水平距离2.24米。上板最大水平瞬间时速为12米/秒。上板时比较突出的技术特点是:后蹬腿蹬地充分有力;摆动腿积极前摆,后蹬腿迅速并向摆动腿,全脚掌一同向前下方跺板,加速的合力,作用的踏板上,使身体重心投影线位于脚的后面,形成制动踏板,技术数据见表1~3。

表1 1——24帧 胡俊捷屈体两周半完成过程数据

表2 跺板踏跳制动技术参数表

表3 跺板踏跳制动技术参数表

最后一步(上板)的水平距离(第一帧至24帧):2.242m重心制动角24帧为59.75度,髋角117.89度,上体前倾角为20度左右,直臂前伸,位于肩水平。两脚踏上板并经一定得屈膝缓冲之后,两脚要迅猛有力地蹬离踏板,离板时两脚充分蹬直,梗头含胸,上体率为前,重心投影在脚支点前面。重心垂直速度明显增加,分别由1.00米/秒,增加到4.00米/秒。水平速度明显减少,分别由踏板时的5.00米/秒,减少到蹬离板时的4.00米/秒。胡俊捷踏跳短促有力,踏跳时间只用了0.10秒,蹬离角较大,为99.78度,从而增加了蹬离板时的旋转力矩,有利于加快腾空时的翻转速度。(关键帧号:24桢34桢)

2.2.2 第一腾空和“扒”马推手技术

起跳后,手臂要积极,速度前伸,第一腾空时间要少,身体重心移动的距离要短,同时,后摆腿的速度要快,以肩为轴,利用肌肉的内在爆发力,形成持续发力的惯性。扶马时,要以重心为翻转轴,利用杠杆原理,形成手臂随上体由上向下,腿部由下向上的翻转合力。胡俊捷第一腾空时间为0.12秒。在第一腾空的运动过程中,胡俊捷足的运动速度达到19.22米/秒。前臂与马面的夹角为57.99度。上臂与躯干的夹角为81.23度。(关键帧号46桢)

按照力学规律扶马时身体重心位置较高对推手“扒马”和第二腾空翻转时十分有利的。两手扶马后紧接着迅速有力的“扒马”顶肩推手,胡俊捷推手时间为0.14秒。在“扒马”的瞬间,重心应向撑手点的前上方送出,同时抬头,扒手后,重心及脚尖的斜上方向运动,迅速梗头,跟上体。这是脚的运动速度明显减少,胡俊捷由扶马17.07米/秒减少到推手离马时的6.52米/秒。

“扒马”推手是在身体重心轨迹逐渐上升的过程中完成的,一般都在支点垂直部位结束推手动作。由于前屈两周半动作的完成,更需要支撑转动惯量和水平速度。胡俊捷的推离角为85.03度(60帧号)垂直速度为2.50米/秒,水平速度3.00米/秒。足部持续向斜上方运动,有利横轴的翻转速度,技术数据见表4和表2~3。

表4

2.2.3 第二腾空和落地技术

胡俊捷第二腾空屈体两周半动作完成的较好。腾空时间为1.08秒,推手后身体总重心的高度是2.82米。迅速梗头,跟上体,主动向腿靠拢,提背,两手紧抱双腿,并用内劲提气,这样既能加快翻转速度,又能保证腾空的高度。胡俊捷完成屈体一周时臀部的最高点为2.79米。关键帧号104桢。第二周重心的轨迹在下降的过程中完成屈体两周半。144桢重心的高度是1.81米。足落地的高度,168帧号为0.68米。从第一周至第二周,高度差为0.98米,第二周至足落地的高度差为1.21米。以至运动员在完成前空翻屈两周半,总感到第二周直线下落之感。翻转速度不够,造成没有主动控制放腿落地的高度和时间。所以提高水平速度和翻转力是完成该动作的主要矛盾,见表2。

2.3 提高水平速度和翻转力是完成前屈两周半动作的主要因素

2.3.1 以快速有力的助跑移动速度来补偿由于踏跳、扶马推手两个支撑阶段而损失的能量

2.3.2 选择恰当的起跳角,减小重心在第一腾空的移动距离,确保身体重心从起跳至“扒”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斜上方运动,并借助于“扒”手对重心起到助推作用。

2.3.3 当推离马后,身体重心运动的轨迹就确定了,它是按斜抛运动的规律运动。梗头、迅速跟上体,积极抱拢双腿,提背来改变身体围绕重心横轴翻转的角速度,加速前屈两周半动作的转动惯量,以确保落地的高度。

2.4 前手翻前空翻屈体两周半技术的辅助训练手段

2.4.1 负重练习:腰部负沙袋;小腿负沙袋,五步上板充分起跳,强调上体反压技术,快速扶马。使运动员体会到,从起跳到扶马重心移动距离短,扶马后背弓成绷紧状态,脚尖有持续前摆的感觉。

2.4.2 完善关键性技术的练习:前手翻上高海绵包和前手屈体前空翻一周立包的练习,进一步改进助跑,上板起跳,扶马“扒手”技术。

2.4.3 踏板前屈两周的练习:以增强时空方位和落地时肌肉运动感觉。同时,进一步改进前空翻屈体两周,梗头、提背、紧抱双膝的技术。

2.4.4 加强肩带肌群推顶爆发力的训练:如负重地上快速爬倒立,从低到高的推顶倒立练习,大重量杠铃卧举的顶肩动作练习等。

2.4.5 增强腿部和踝关节的爆发力练习:负重蛙跳;负重提踵;后蹬跑;30、60米冲刺跑;台阶跑等。

2.4.6 完整动作练习:在海绵坑里前屈两周半完整动作训练,熟练掌握后,逐渐加垫增加高度,以巩固动作的技术。

2.4.7 训、科结合:利用高科技技术,定点采用高速度摄影,对比分析,进行“会诊”保证教学训练的合理与有效性。如专家会诊、图片会诊、录像会诊等。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跳马前手翻前空翻屈体两周半动作难度较高,技术要领相对复杂。

3.1.2 助跑和跺板踏跳制动技术是完成前手翻前空翻屈体两周半动作的关键。

3.1.3 第一腾空和“扒”马推手技术是男子跳马项目发展中一个新的技术创新。

3.2 建议

3.2.1 此动作需要运动员具备快速的助跑能力,强劲的腿部和肩带肌群的爆发力,熟练掌握前手翻屈体前空翻两周半动作技术。

3.2.2 助跑长度25米,在25的助跑中以匀加速方法来跑,需要注意助跑节奏和加速点。跺板踏跳制动技术,上板时比较突出的技术特点是:后蹬腿蹬地充分有力,摆动腿积极前摆,后蹬腿迅速并向摆动腿,全脚掌一同向前下方跺板,加速的合力,作用的踏板上,使身体重心投影线位于脚的后面,形成制动踏板。

3.2.3 起跳后,手臂要积极,速度前伸,第一腾空时间要少,身体重心移动的距离要短,同时,后摆腿的速度要快,以肩为轴,利用肌肉的内在爆发力,形成持续发力的惯性。扶马时,要以重心为翻转轴,利用杠杆原理,形成手臂随上体由上向下,腿部由下向上的翻转合力。

[1]徐元玉,姚侠文.李小鹏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的运动学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04):27~31.

[2]李吉.杨威跳马侧手翻直体侧空翻转体

990 °动作的运动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1427~1430.

[3]黄群玲,金力,孟宪林.新北京奥运周期世界男子跳马比赛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02):37~40.

[4]陆跃琴.跳马团身前空翻起跳技术分析及训练方法初探[J].浙江体育科学,2005,(06):56~58.

[5]李洋.竞技体操规则的改变对男子跳马项目的影响[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01):56~57.

[6]曹家红,林学斌.谈少年儿童运动员跳马的基础训练[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2,(01):58~59.

[7]王君,姚侠文,郭丽娟.浅析世界男子跳马动作的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5):712~713.

[8]徐元玉,姚侠文,周烈.从第10届全运会看我国男子跳马难新动作的发展趋势[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03):269~271.

[9]王向东,姚侠文,竭晓安,韩军生.程菲跳马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900°运动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01):80~83.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9.131

猜你喜欢
速度动作
行驶速度
下一个动作
速度
动作描写要具体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数字串
速度的较量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秒速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