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战争对空军装备建设发展的启示

2012-10-29 06:45韩云涛
中国军转民 2012年5期
关键词:轰炸机利比亚防空

■文/韩云涛

随着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于2011年10月20日被俘身亡,持续半年多的利比亚战争基本结束。

在多国联合军事力量打击利比亚行动中,空军武器装备扮演重要角色,使战争呈现出飞机—导弹一体打击、信息—火力一体攻击以及远程奔袭、隐形突防、防区外精确打击等多种空中打击方式。在此次联合打击行动中,武器装备的运用保障主要有以下特点。

特点一:运用防区外打击武器进行非接触作战

美军“战斧”巡航导弹的射程达2000公里,可在对方战斗机防御火力网外实施非接触作战。多国联军不仅使用了改进增程后的巡航导弹,而且大量使用价格仅为巡航导弹1/25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由于安装了折叠式弹翼等装置,当在9000米高空投放时,其飞行距离在74公里以上,当在1万米高空投放时,其飞行距离上百公里,完全实现了防区外打击,极大地削弱了卡扎菲军队的作战能力。综合运用防区外打击武器实现“脱离接触、间接打击”,成为多国联军在利比亚战争中武器装备作战运用的一个显著特点,显示了多国联军武器装备射程远、威力大的绝对优势,扼制了卡扎菲军队的还击能力,实现了“零伤亡”。

特点二:突出远程作战装备的使用

在“奥德赛黎明”行动中,美军B-2轰炸机携带40枚制导炸弹,经空中加油,从本土远程奔袭近9000公里,摧毁了利比亚大量重点军事目标。英国的“狂风”GR4战斗轰炸机从英国本土马哈姆基地出发,飞行约2400公里实施空袭任务。多国联军大量运用远程作战装备,在对手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运用出其不意的手段和方法打击纵深目标,是多国联军在利比亚战争中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特点三:最大化发挥空军装备整体打击效能

在多国联军打击利比亚行动中,先后出动“阵风”、“幻影”2000、F-15、F-16等主战飞机,对卡扎菲军队的防空系统、空军机场、雷达阵地、装甲部队等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为确保取得良好的战果,美国、法国、英国、西班牙、希腊出动了预警机,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出动了加油机,美国、英国、西班牙出动了侦察机。同时,美国还出动了EC-130J心理战飞机和海军最新的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作战支援保障飞机与主战飞机协同完成了对地打击任务,形成了体系作战能力。

特点四:实现信息火力高度融合

在太空,联军动用了“锁眼”、“长曲棍球”等成像侦察卫星和“快鸟”、“世界观测”、“伊科诺斯”等遥感卫星,对利比亚进行高强度的精确侦察和拍照,大大方便了联军监视利军动态,监测战场环境,评估打击效果,为赢得战争主动权提供了信息支援。在高空作战行动中,联军出动了U-2、RC-135、“哨兵”等侦察机和K-2、E-3预警机,对利比亚全境进行24小时照相和电子侦察,监听利比亚军务部队通信,侦察和定位利军地空导弹阵地。在中低空行动中,美军出动了“全球鹰”、“捕食者”、“死神”无人机对战场实施长时间的抵近侦察,并作出准确的战果评估。联军利用电子战飞机进行电磁压制,利用战斗机挂载反辐射导弹对雷达系统实施“硬摧毁”,利用数据链等信息系统,将游弋在太空的天基平台和处于不同空域的空基平台进行无缝交联,实现了对战场环境及作战态势的全维监控,保证了在战争中能够始终掌握态势的单边“透明”等信息优势。

特点五:全面运用精确打击弹药

在多国联合军事打击利比亚行动中,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率达到了100%。美、英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法国“阵风”战斗机使用的“阿斯姆”空地导弹,英国“狂风”GR4战斗轰炸机使用的“风暴阴影”空地导弹、“硫磺石”空地导弹等均为精确制导武器,意大利空军的“狂风”和美国的F-16战斗机都装备了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精确制导弹药的运用摧毁了卡扎菲军队地面装甲部队、雷达站、萨姆-5防空导弹阵地、通信节点以及领导人住所等目标,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利比亚战争实践表明,现代战争的主要威胁将来自空天,构建常规威慑、精确打击、区域封锁能力的重点领域也在于空天。深入研究多国联军空军武器装备作战运用特点规律,对于发展空军装备,推进空军建设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启示一:远程进攻作战飞机是快速机动打击的有效装备

法国“戴高乐”号航母舰载机、英国“狂风”战斗轰炸机和美国B-2轰炸机参加了此次远程作战行动,均出色完成作战任务。

从装备出动到完成打击任务的时间来分析,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用了28个小时才抵达利比亚沿诲地区,舰载战斗机用了40个小时才加入打击行动。而英国的“狂风”战斗轰炸机以及美国的B-2轰炸机仅用了2.5个小时和12个小时便完成了打击任务。从打击效果来分析,打击战场目标需要大量大威力的弹药。在3月20日的空袭行动中,三架B-2轰炸机一次性投放了40枚制导炸弹,基本摧毁了利比亚卡加比亚军用机场的机堡。据美国空军发布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3架装备有精确制导武器的B-2轰炸机相当于110架战术飞机的弹药投放能力。

在未来战争中,空军将执行空中拦截、防空反导、信息对抗、联合反击等多重作战任务,这就要求空军武器装备必须“侦”能看得远、辨得清,“攻”能突得进、打得狠,“防”能反应快、拦得住。必须统筹攻防力量建设,优化武器装备结构,发展中远程精确打击手段,加大进攻型武器装备比例,加强飞机和配套弹药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先进作战飞机补充力度,大力发展对地无人作战飞机和临近空间飞行器,为夺取空中优势、实施空天一体作战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要抓好空地精确制导弹药研制配备,有效提高精确打击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多用途电子攻击机等信息对抗手段,提升远程支援干扰和伴随电子战能力,完善空中进攻作战体系。

启示二:精确打击重点目标对武器装备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利比亚战争中,英国“狂风”战斗轰炸机携带“硫磺石”空地导弹,对利比亚的移动目标进行了有效打击。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打击行动共摧毁坦克、装甲车、火炮等300余架(套),进一步削弱了卡扎菲军队的战斗力。随着作战双方攻防对抗能力的不断发展.战术空袭效果对空军武器装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未来战争中,精确打击重点目标是战术空袭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主要难点。必须通过改进电子设备,加装数据链,植入新型指挥控制和通信导航终端,提高现有作战平台的信息感知、精确打击、对地攻击、夜间作战及电子对抗等能力。必须加快常规炸弹制导化改进,使其拥有价格低廉的空地制导武器,增加对地精确打击武器的数量,形成规模。必须着力加强空中预警、电子侦察等技术改进,确保信息互联互通,不断增强作战支援保障能力。

启示三:武器装备信息火力高度融合是战时夺取制空权的关键

多国联军在空袭前划定了禁飞区,通过采取警戒巡逻、主动打击防空设施和机场的方式,禁止利比亚飞机活动。设立禁飞区以后,多国联军的战斗机开始执行巡逻任务。利比亚仅有一架飞机升空,随后在降落时被法国“阵风”战斗机击毁。经过11轮的空袭,利比亚的防空体系已基本瘫痪。多国联军通过设置禁飞区,实施空中封锁,充分发挥了武器装备信息火力的高度融合。

因此,必须针对日趋成熟的信息化作战样式,深化战略转型,统筹规划和加速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空天一体、攻防一体、信息火力一体的空中作战武器装备体系。必须按照“信息火力高度融合”的建设思路,加强天基、空基、地基信息平台的一体化建设和武器平台的信息化改造,逐步实现火力、信息力、机动力、保障力的高度聚合和精确释放。必须逐步构建对上能联、对外能通、内部成网的指挥控制网络,为大规模、全方位、全天候作战提供稳定可靠的指挥控制保障。必须下大力发展新型作战和支援保障装备,形成能干扰、切断和破坏敌方信息系统的信息作战装备体系,强化电子战和网络战能力。

启示四:防空反导体系是国家防御建设的重中之重

利比亚战争中,敌防空体系是多国联合军事打击的重点。在“奥德赛黎明”行动序幕拉开后,美、英发射了110多枚巡航导弹,打击了利比亚22个防空目标。此后几天,多国联军又陆续发射了9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基本摧毁了利比亚的防空体系。法国“阵风”战斗机和英国“狂风”战斗轰炸机打击了利比亚的地空导弹和高炮阵地,使利比亚基本丧失了防空能力。多国联军作战飞机的长驱直入为扩大禁飞区和实施空袭作战提供了直接支撑。

因此,建立强大的防空反导体系是维护国家空防安全的坚强基石。必须综合运用雷达预警、卫星预警、电子侦察等多种预警侦察手段,形成远近相济、功能互补、空天一体的预警侦察网络,实施快速准确的空情侦测,提高反空袭作战预警侦察的能力。必须加快现有防空预警系统整合和升级改造,建设发展弹道导弹预警系统,拓展空间预警监视空间,提高对隐形飞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预警监视能力。必须抓紧新型地空导弹换装步伐,发展以对抗天基平台和精确打击武器为主的先进电子防空防天手段,为建立信息火力一体的防空防天作战体系打好基础。必须建立起严密稳固的截阻抗击体系,在防区内形成多方向、全空域、多层次相互衔接的空中火力网,对敌来袭导弹、飞机和低空武器进行全面抗击。

启示五: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尤为重要

现代战争中,如果没有及时、准确、高效的作战装备保障,就难以赢得战争的胜利。利比亚战争中,多国联军主要依托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空军基地,采取伴随保障与支援保障相结合的方法,有力保证了作战装备的完好和弹药、器材等各类物资的高效供应。

因此,必须积极探索空军作战装备保障模式,并在演习、演练及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检验和完善,提高通装统保、专装自保、同装互保、军民联保能力。必须充分认清战略预置的重要性,根据实战要求,搞好弹药器材的预储预置,突出重点方向和主战装备,优化布局结构,做到精储精备。必须加强保障装备的通用化、系列化、综合化建设,不断增强综合保障能力。必须牢固树立“信息化战争需要信息化保障”的理念,加快转变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模式,大力推进装备维修保障改革,建立完善装备保障信息系统,不断提高新装备保障能力。必须坚持军民融合,加强空军装备动员建设,抓紧完善法规机制,健全组织体系,开展军地合训,逐步积累实战动员经验,提高实战动员能力,为战时空军装备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空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着眼未来作战需求,加快推进转型建设,构建新型武器装备体系,不断提升空军武器装备作战保障能力。

猜你喜欢
轰炸机利比亚防空
第十一页 知识点 轰-6K轰炸机
美173空降旅与克罗地亚防空团正在进行实战演练,发射FIM-92毒刺防空导弹
防空营打靶记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B-1B轰炸机
利比亚首都争夺战牵动世界
图-95轰炸机
解放初期的上海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