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发展营造健康环境

2012-10-31 05:57文/张
北京观察 2012年5期
关键词:民办机构培训

文/张 毅

为教育发展营造健康环境

文/张 毅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北京也处于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具有文化创新力的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国家和北京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后,首都教育事业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评论乃至批评也越来越尖锐。所有与教育有关的热点问题,如小升初择校问题、素质教育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社会各类培训班问题、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等,整个社会都在共同关注。

这些问题有的是教育系统特别是教育管理部门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有的是尚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健全完善才能解决的问题,有的则是需要政府在协调各个方面共同努力逐步缓解矛盾加以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我认为,还有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是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影响而造成的问题,民办培训机构的无序竞争就在此列。

民办培训机构多头审批,管理混乱。当前的政策法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教育体系内的学校和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教育培训机构,而对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民办培训机构没有管理权。因此,现在有权审批举办民办教育机构的主管单位,除教育主管部门外,还有工商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由于各部门的执法权限、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和角度不同,审批过程中对政策的掌握尺度也有所不同,这就在客观上给民办教育机构,特别是与基础教育有关的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留下了一个无序发展、无序竞争的空间。

新东方出国留学教育培训

部分民办培训机构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冲击。现在,冷眼观看大街上楼宇上的巨幅广告牌,翻开品种繁多的报纸杂志,跃入眼帘的,是铺天盖地的民办培训机构的广告。民办培训机构所举办的各种与中小学教育有联系的培训,以“开发智力”、“超常教育”、“一对一”、“特级教师把关”、“一个寒假稳上重点”为幌子,迎合一些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使得他们对这样的机构趋之若鹜。培训班的教学内容的难度不仅远远超出学校的教学内容,而且课外作业量大,学生们要在完成家长以高额“买”来的作业的基础上,再完成基础教育的学习任务,这就使公办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了严重干扰。还有一些直接面向中小学生的、以升学培训为招牌的教育培训机构不受任何教育专业部门的监管和评估,也不必对教育规律、教育理念以及教育道德负责,其师资来源,大部分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大学毕业生或硕士生、博士生。由于这些人缺乏专业训练和监督,往往采用错误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教孩子考试技巧、做题招数和复习套路,不用对学生的“学会学习”负责,也不用帮助孩子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只需要直接满足家长关于学生升学的目的即可。这种情况不仅冲击了或者说“绑架”了正常的课堂教学,而且使社会对基础教育的任务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的判断受到干扰,出现明显的分歧。同时,也使得社会对教育系统、特别是广大中小学正在努力推进的各项改革产生疑虑,影响了教育的声誉。

为此,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加强对教育的正面宣传,通过树立正面典型,让全社会对教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可。要利用各种形式,特别是在媒体上开辟专栏,宣传国家和北京市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以生动感人的事例和平等真诚的对话,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属性,使更多的家长在如何培养孩子的问题上有一个科学、冷静、实事求是的选择。

对于社会关注的教育领域热点问题,应由政府组建专题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协调教育、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等各部门,研究现状,制订政策。建议授权各区县教委统一审批与基础教育有关的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要求各区县教委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批新的民办教育机构,并对已有的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一次检查清理和重新审核,凡不符合办学条件的一律取消其办学资格。

加强对媒体宣传的引导。教育系统应当进一步与媒体之间建立舆情通道,借助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宣传基础教育的改革进程,特别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气象,帮助家长认识一个真实的教育、一个真实的学校和一群真实的教师。对于在媒体上夸大培训效果、故作惊人之语的培训机构要严肃批评教育;对于一些媒体以“年度最有潜力”、“京城最具创新力”、“十大民办教育机构”、“家长最信任的培训学校”为噱头作软广告的做法,也应当正确引导,适当限制。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少科办主任

责任编辑 刘墨非 助理编辑 徐飞

猜你喜欢
民办机构培训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