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水痘效果观察

2012-11-01 07:48韦西鲁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利巴韦水痘皮疹

韦西鲁

(广西忻城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广西 忻城 546200 E-mail:qihayu@163.com)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但一般病情较轻,主要表现为较轻的全身症状及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的皮疹、丘疹、水疱、结痂等,但处理不当可导致肺炎、病毒性脑炎、心肌炎甚至致死的弥散性出血性水痘,重症患儿甚至死亡,因此应合理选择有效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近年来我们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针剂治疗水痘患儿,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68例水痘患儿,男41例,女27例,年龄2~14岁,平均(7.6±2.5)岁,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童水痘诊断标准[1],有水痘接触史,典型的皮疹、斑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出现,呈向心性分布,起病初伴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37.7~40.2℃,均于发病3天内来院就诊,未使用过其他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等。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单磷酸阿糖腺苷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13岁,平均(7.7±2.1)岁,病程(19.2±13.6)h,体温(38.9±2.4)℃;对照组(利巴韦林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3~14岁,平均(7.5±2.8)岁,病程(19.4±14.2)h,体温(38.6±2.7)℃。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体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包括隔离、卧床休息、保持清洁等,必要时使用炉甘石洗剂或碳酸氢钠溶液局部涂拭,合并有细菌感染者酌情应用抗生素。观察组在此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10kg以下患儿为5mg/(kg·d),每天1次。10kg以上为10mg/(kg·d),每天1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按0.4~0.5mg/ml浓度配制,疗程为5~7天。对照组则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每天1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疗程为5~7天。

1.3 疗效判定[2]显效:治疗1天退热或偶有发热,未见新的皮疹出现,3天内原有皮疹全部结痂;有效:治疗3天退热,未见新的皮疹出现,5天内原有皮疹全部结痂;无效:治疗4天体温仍不退,斑疹或丘疹仍大量出现,10天以后皮疹结痂。以显效加有效计算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疗效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退热时间、结痂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在退热时间、结痂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退热时间、结痂时间比较 (,d)

表1 两组退热时间、结痂时间比较 (,d)

组别 n 退热时间 结痂时间治疗组35 1.73±0.62 2.94±0.87对照组 33 2.66±0.91 4.76±1.05 t 2.853 3.915 P 0.041 0.032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34/35),对照组为75.76%(25/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187,P=0.02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水痘虽然是一种由VZV引起的自限性疾病,但流行性、传染性均很强,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易感儿童接触后发病率达80%~90%,一旦发生如脑炎、肺炎以及继发性感染导致的败血症、肾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时[3],可严重影响患儿预后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因此一旦确诊应采取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及时干预,以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目前我国尚无对儿童进行水痘疫苗普遍接种的计划,局部地区暴发性流行仍时有发生,但随着国内水痘疫苗接种儿童人数的增加,其发病率也逐年降低[4]。

VZV为DNA疱疹病毒,可在其唯一自然宿主即人体内长期潜伏,VZV在鼻咽部繁殖后入侵血液并向全身扩散,发病后可出现局部或全身皮肤黏膜损害。利巴韦林是传统的针对小儿水痘的治疗药物,作为一种鸟苷类人工合成衍生物,可有效抑制RNA、DNA病毒,但其缺点是过于依赖病毒腺苷激酶,且容易产生耐药性,有研究发现该药还具有致畸、致癌等毒性[5]。我们采用抗DNA病毒类药物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水痘,取得满意效果,该药进入细胞后磷酸化成为阿糖腺苷二磷酸(Ara-ADP)和阿糖腺苷三磷酸(Ara-ATP),其中Ara-ATP能竞争性结合到病毒DNAP上,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和还原酶活性,阻止DNA的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作用还部分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功能,对单纯疱疹病毒及VZV作用更强[6]。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水痘治疗药物利巴韦林比较,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滴注退热时间、结痂时间更短,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与资料报道[7]结果一致。提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水痘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一种水痘的有效治疗药物在临床推广应用。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J].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6.

[2]程淑一.单磷酸阿糖腺苷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儿童水痘[J].临床医学,2011,31(2):91-92.

[3]陈卫卫,刘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水痘82例[J].现代中医药,2009,29(1):13-14.

[4]韩丽丽.2005~2010年水痘患儿1405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6):734-736.

[5]赵晓霞.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56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8):285.

[6]张象麟.药理临床信息参考[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63.

[7]范小云.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水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130.

猜你喜欢
利巴韦水痘皮疹
注意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
这些人群慎用利巴韦林
生水痘真难受
爸爸得了水痘的时候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水痘王国
成人出水痘后果更严重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
慎辨麻疹与药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