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广场的共融性研究①

2012-11-06 03:01艾康罗莎莉符传铭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13期
关键词:海南省广场校园文化

艾康 罗莎莉 符传铭

(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

海南省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广场的共融性研究①

艾康 罗莎莉 符传铭

(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海南省7所高校的700名学生和100名教师进行调查访谈。以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为出发点,对海南省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广场的价值,以及对两者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校园文化广场在海南省高校开展普及的对策。

高校 体育课堂教学 校园文化广场

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都充分体现了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近年来,大学生的体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人格塑造缺陷也越发明显,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海南省高校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广场中开展各种体育文化活动,逐步将校园文化广场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体育课堂教学与校园广场文化广场的有机结合为我省实施校园文化广场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表1 海南省7所高校体育教师对开展校园文化广场的认同度(n=94)

表2 海南省7所高校学生愿意参加校园文化广场的主要原因(n=681)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海南省的7所高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口经济学院、海南医学院、海南外国语学院、琼台师专、海口工商学院)的在校大学生700人,教师100人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等相关资料,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体育课堂教学相关论文进行了归纳分析,给论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海南省7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共700份,回收681份;教师100份,回收94份;总回收率96.8%,其中有效问卷775份,有效率100%。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调查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校园文化广场在海南省高校开展的现状

从调查的7所高校中,海口经济学院与海口工商学院有利用晚上组织学生在校园广场开展了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其他几所高校还没有长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调查显示:学生有兴趣参加的有479人,占61.8%,有点喜欢的211人,占27.3%,不喜欢的85人,占10.9%。

2.1.1 体育教师对校园文化广场的认同度

调查显示:有95%的教师认为校园文化广场走进高校是有益的,也是可行的。他们的理由主要是:培养终生体育意识(17.8%);满足学生的需要(17.4%);增进学生的交流(10.7%);增强体质(9.2%);弥补场地少的缺陷(8.5%),占有效比例的63.6%,详见表1。

2.1.2 学生愿意参加校园文化广场的主要原因

从表2中可以看出,海南省7所高校大学生愿意参加校园文化广场的主要原因是丰富课余生活、健身、学习体育技能、愉悦身心和增进友谊排在前5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2.2 校园文化广场在海南省高校开展和普及的价值

2.2.1 丰富了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内涵

开展校园文化广场能使学校体育的内容得到充实,教学模式得到更新,健身功能得到增强,构筑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和全民健身之间的桥梁,使其真正成为全民健身在高校中的重要基地。它将丰富全民健身的内容,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的开展。课外开展校园文化广场活动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模式,这对于目前正处于瓶颈阶段的体育教学改革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2.2 增强学生的体育需要,培养终生体育的意识

校园文化广场活动,参与者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自由结合成小组后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其组织方式灵活多样,现场气氛浓郁。同时,学生也可以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又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体育教师科学合理的组织和指引下,能够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2.2.3 促进全民健身和国际旅游岛建设

当前,海南省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方兴未艾,将优化后的体育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广场发展普及至海南省高校,在带动省市的大城小县、社区村舍,必然成为海南旅游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2.3 海南省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广场的可行性分析

2.3.1 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新《纲要》的实施使得我国新一轮的课改进入高潮阶段,各个高校都在积极创新,推出不同形式的体育课,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高校要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己成为高校体育课改的一个趋势。这就为在海南省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广场活动提供了可能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2.3.2 从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培养终生体育意识是可行的

从对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中,课余生活主要集中在上网、交女朋友、看书,小说、看电影、睡觉等,而用在体育锻炼上时间的很少。他们不是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而是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或没有体会到体育锻炼带给他们的快乐体验。高校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广场活动,这样能增加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多种弊端,为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在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广场是可行的。

2.3.3 从学生体育观念的改变上是可行的

从调查海南省7所高校中,愿意参加校园文化广场的占89.1%,从表2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体育观念己经发生了变化,己不再是单纯的锻炼身体,更趋向于身心健康、娱乐等方面的发展。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选择能力且年轻力盛。大学生期待通过体育运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爱好,展现风采,即锻炼了身体又愉悦身心,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广场的开展正符合这一发展要求。

3 海南省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广场的发展对策

3.1 争取相关领导的重视并做好宣传工作

海南省开展校园文化广场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要积极争取相关领导重视,更新体育教学观念,相关部门对校园文化广场的管理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与帮助。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可以通过校电视台、校报、校园网、海报等形式做一些关于校园文化广场的专题报道,让更多的学生关心和支持校园文化广场的建设。

3.2 校园文化广场的运作模式构建

校园文化广场的运作模式主要通过经费筹集机制;教学模式机制;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广场、器材建设机制等5个模式来实现其正常运作。具体运作模式如下:由学校领导成立的校园文化广场管理体系,同时设置管理机构和管理措施;教学方面,在项目设置上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应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可引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舞龙、舞狮等;做好校园文化广场的选项登记工作;组织好校园文化广场的上课形式;做好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3.3 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校在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要加强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加强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是快速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实施校园文化广场的过程中,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其学历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以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广场在海南省高校的发展普及。

3.4 建立“试点高校”,逐步推广

将校园文化广场纳入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可以先设置“试点高校”,进行追踪调查,获取经验、数据,并逐步推广。海南是全国四个推行课改的实验省之一,海南省高校体育教师要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广场的建设是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4 结语

新《纲要》的实施为在海南省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广场活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海南省高校体育教学要把体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广场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从领导到教师应抓住机遇,加快校园文化广场在高校校园的发展普及,促进校园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营造海南省高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

[1]李小融,魏龙榆.教学评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陈健基.体育教学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3]钟启泉.国外课程改革透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4]母文华.关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

[5]李静静.高校校园文化现状调查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6]林明祥,杨斌,邹煜.黎族竹竿舞引入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

G847

A

2095-2813(2012)05(a)-0062-02

艾康(1981~):男,湖南益阳人,研究生,海口经济学院,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课题来源:海口经济学院校级课题:Hjks11-04。

猜你喜欢
海南省广场校园文化
布鲁塞尔大广场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广场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广场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