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片可爱的土地

2012-11-06 06:43崔晓满
支部建设 2012年16期
关键词:河村全村村干部

■崔晓满

为了这片可爱的土地

■崔晓满

人物简介

2002年3月,我和老伴回乡探亲,谁也不曾想到,这一探就是十年。十年来,我从大都市回到小山村,从大校军官变身地道村官,从“编外支书”成为党支部书记,也曾有过“进与退”的艰难抉择,“大到小”的转变调适,“穷与变”的艰辛探索。如果要问我这十年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我想就是两个字——坚守。

坚守源于责任,是一名支部书记勇于抓班子的担当、善于带队伍的传承、敢于恪守底线的本色

回村的前几个月,我是一名“编外支书”。当时,全村14名党员中60岁以上的就有12名,村两委班子几近瘫痪,各项工作基本上无法开展……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支部”,再弱也要把支部班子扶起来,再散也要把党员拢起来,再乱也要把党员干部的威信树起来!我发挥在部队做了一辈子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每天晚上给班子成员和党员讲党课,明确要求班子成员要从学习、实践、团结等五个方面提高自己,增强责任心。

随后,我被任命为村党支部负责人,致力于培养村后备干部。通过平日的观察、教育,我在村中选了七名“好苗子”,想把他们吸收到村干部中。2005年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前,我和他们进行个别谈话。但出乎意料的是竟没有一人愿意出面担任村委主任、副主任候选人。好不容易说通了一个,临选前他老婆找到我说:“满叔,什么事都能听你的,只有这事不行。我家孩子还在上学,老人身体不好还得吃药。你让他戴上这顶乌纱帽,整天忙村里的,我家的日子可怎么过?”

这次教训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在一个贫困村选拔干部,不是仅仅选个好人就可以了,还得从致富能手中积极发展党员,从党员中选拔干部。从那以后,我就特别注重从蚕桑养殖等经济建设活动和兔业园区、外出打工人员中发现、培养青年干部。几年来,村中有23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们成功地把10名40岁以下的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村里党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去年,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时,全村共有6名优秀的青年干部和党员参与了村委主任竞选,让群众公开检阅,好中选优,实现了党组织与群众的“双满意”。

2011年,我再次连任村党支部书记。现在,我们村不仅干部之间团结,干部家属之间也和睦相处,全村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各项事业的带头人。几年来,我紧紧依靠支部阵地,狠抓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党员队伍和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使得村级组织建设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2011年,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坚守源于追求,是不甘于贫穷的创新求变,是不甘于落后的实干兴村

十多年来,我踏遍了崔河村的沟沟坎坎,始终守望着故土家园。

我们崔河村地处泽州县东南部的丘陵地带,群山环绕,土地贫瘠,属于典型的纯农山区。刚回崔河时,村集体一分钱收入没有,还欠外债40多万元,过年给军烈属贴对联的钱都是我个人垫的。如何尽快改变“三空”现状,是我想得最多、迫切需要破解的最大难题。

我带着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对村里年久失修的公路进行翻修。资金短缺,我一次次天不亮就往城里赶,协商补助资金;没有机械,我就找亲戚们借来铲车、推土机、压路机;没钱买铺路用的石子,我就发动群众组织40余台大小农用车义务拉回炉渣代替。几个月的紧张施工,我和村干部坚守在工地上没日没夜地干,仅用12.5万元就修通了造价近40万的水泥路。路修通了,发展的前景也光亮起来。

我看到大片丘陵山地闲置荒芜、无人问津,就痛下决心进行转型调产。为了找到一个好项目,我多次自费带着村干部到外地考察取经,最终选择种桑养蚕等一些投资小、效益好的项目。为打消群众疑虑,我们在村里选择两名党员带头示范种桑养蚕,当年收益8万元。良好的收益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村里养蚕的人越来越多,收入也越来越可观。随后成立了蚕桑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养殖,多方筹资建起了日烘茧8000斤的烘茧站,为周边30多个村的蚕农统一提供种源、技术、收购等便民服务,实现了人均增收4000元的预期目标。

我看到村里农户苦于致富无门,就积极帮助农户找门路、拓渠道。村民崔连祥有养猪技术,但无启动资金,我先后两次找市县畜牧部门,协调资助了两头1000多斤的成年种猪,和其他村干部共同资助他3000余元。经过两年的经营,他家的小型养猪场现在已达到存栏百头的规模,年收入可达10余万元。同时,我还要求村干部带头致富,村委委员崔松会带头发展养鸡,上马的万只养鸡场目前已完成了三通一平,鸡舍主体框架即将完工。会计崔培林带头养羊500只,带动村里发展养羊户6个。

坚守源于情怀,是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真情流露,是一个回乡游子对家乡人民的眷恋关爱,是一个老党员对群众的鱼水之情

十多年来,我始终把村里的老人、孩子放在心里,守护着这里的父老乡亲。

崔晓满(右二)与村民在大棚菜园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但农村不孝敬父母的事时有发生。从2006年起,我每天早上坚持为老母亲洗脸梳头,老人头发稀疏,我便给她喷上发胶,整得丝丝分明。后来老母亲就经常拿我梳头喷“饮料”和下跪解烦恼的孝心教育那些不孝顺的人。我自费给村里的几个老太太购买了老花镜,每逢村里老人生病,都拿上礼品登门看望,尽可能地给他们关怀。我提倡和坚持在全村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把孝敬长辈作为第一标准,带动全村形成了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社会风尚。

崔河小学是一所中心小学,可到2002年,孩子们还在阴暗潮湿、透风漏雨的旧仓库里上学,用的也还是我50多年前上小学时所用的课桌。此情此景,使我忍不住潸然泪下,一种建校助学的责任感在我心中升腾。我提出“人人集资、户户集资、党员干部带头集资”的建校号召,多方筹资30万元,大战三个月,建起了一座占地1300多平方米的新校舍。

劳务经济是我们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为了让务工人员走得出、稳得住,我不顾盛夏酷暑,亲自驱车两三千里,实地到陕西省神木县去看路。我让村里为每位外出青年办理了安全保险。现在全村有200多名青壮年打工者,足迹遍布全国8个省、16个市,村民人均纯收入由十年前的1500元增长到目前的8000元。

农村旧俗很多。每逢红白喜事,原有的习惯就是当地村民先请村干部,再办事。我回到村里后,一改过去的老习惯,村民办事我主动带上村干部到家里看望、帮忙,商量办事事宜。村民都说,现在的干部真是咱百姓的当家人,办事比咱自家想得都仔细。

十年穷村官,十年坚守路!我很快就面临“二次退休”了,但我想,我的心将永远会为党的农村阵地坚守!为这片土地坚守!为这些纯朴的父老乡亲坚守!

崔晓满是晋城市泽州县犁川镇崔河村党支部书记。原任吉林省四平市委常委、军分区政治委员,正师职,大校军衔。

1997年7月退休后,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甘愿舍弃大城市的安逸生活回到家乡,带头捐资、多方筹资新建了崔河小学;带领乡亲们凭着愚公移山、艰苦创业的精神,修通了高标准的山村公路;规划建设了崔河新村;帮助村民外出打工,引领群众栽桑养蚕、发展养兔业,闯出了一条适合崔河村实际的致富之路;用公正、廉洁、爱民的一言一行教育村里的党员干部,使村党支部近年来连续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红旗党支部。崔晓满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军优秀退休干部和全军优秀党员荣誉称号;被中共吉林省委和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猜你喜欢
河村全村村干部
全村唯一收件人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Beams Up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办好一处书屋改变全村面貌
“老政委”情满崔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