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氟磺唑草胺WG对田旋花的防除效果

2012-11-06 09:11王义生李德春郭东梅赵艳芹王开旭王广祥
杂草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吉林吉林省农药

王义生, 李德春, 郭东梅, 赵艳芹, 王开旭, 王广祥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东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 2.吉林省益恒农药有限公司,吉林公主岭 136100; 3.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长春130021; 4.吉林省伊通县伊丹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伊通; 5.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公主岭136100)

王义生,李德春,郭东梅,等. 75%氟磺唑草胺WG对田旋花的防除效果[J]. 杂草科学,2012,30(4):60-61,66.

75%氟磺唑草胺WG对田旋花的防除效果

王义生1, 李德春2, 郭东梅3, 赵艳芹4, 王开旭5, 王广祥1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东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 2.吉林省益恒农药有限公司,吉林公主岭 136100; 3.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长春130021; 4.吉林省伊通县伊丹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伊通; 5.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公主岭136100)

为验证75%氟磺唑草胺WG对多年生杂草田旋花的防除效果和持效期,采用大豆播种后苗前土壤喷雾,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氟磺唑草胺320~440 g a.i./hm2,兑水750 L/hm2喷雾,药后40 d对田旋花的株防效为68.4%~98.3%,第二年对田旋花株防效依然能达到45.3%~90.1%。

氟磺唑草胺; 田旋花

田旋花(ConvolvulusarvensisL.)为旋花科旋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攀缘茎,以根上不定芽及种子繁殖。种子是该草前期传播的重要途径,并以其强大的有性及无性繁殖器官迅速蔓延[1-2]。田旋花根内储藏有丰富的养分物质,并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因而田旋花侵染定植后很难彻底清除,造成极大危害。在吉林省,田旋花4月下旬开始出土,5月中旬到 6月上旬为其出土和生长高峰,并在5月上中旬开始开花,7月中旬花期基本结束,这与彭建[3]的新疆田旋花调查研究结果类似。田旋花种子硬实率极高,种子胚发育完全,无后熟过程,种皮对胚的生长有机械阻碍作用[2]。田旋花与打碗花相似,田旋花的生态特点是根状茎横走,茎蔓性或缠绕,叶互生,戟形,长2.5~5 cm,宽1.5~3.5 cm。花序腋生,有1~3朵花,长3~8 cm;花冠漏斗状,粉红色。蒴果球形或圆锥形。种子4,黑褐色。花萼外有2片大苞片,卵圆形。花蕾幼时完全包藏于内。萼片5,宿存。花冠漏斗形(喇叭状),口近圆形微呈五角形。与同科其他常见种相比花较小,粉红色,子房上位,柱头线形2裂。蒴果[4]。田旋花的主要危害不仅是对光、肥、水的强力竞争,还对作物缠绕限制植物叶片的伸展,其强大的根系也抑制其他植物的根系发育。

氟磺唑草胺(sulfentrazone)的作用方式类似二苯醚类除草剂、原卟啉原氧化酶的抑制剂,即通过抑制叶绿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原卟啉原氧化酶而引起细胞膜破坏,使叶片迅速干枯、死亡。 氟磺唑草胺是大豆田、甘蔗田杀草谱较广的除草剂[7-8],为明确75%氟磺唑草胺WG对田旋花的防除效果,进行了2年田间防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及杂草概况

试验地选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试验地,黑壤土,有机质含量2.0%左右,pH值呈中性。试验地第一年种植大豆,第二年种植玉米。 大豆、玉米耕作方式与当地相同,垄作,垄宽65 cm。试验地管理模式与当地生产相一致。

2009年田旋花出土时间为4月20日,2009年6月1日施药时田旋花密度为5~11株/m2,株高3~6 cm。试验后期田旋花密度达到15~32株/m2。2010年田旋花出土时间为4月18日,6月10日密度为18~40株/m2。

1.2 供试药剂及器材

75%氟磺唑草胺水分散粒剂(WG)为美国FMC公司生产。利农 HD400背负式喷雾器为新加坡利农私人有限公司生产,药液箱容量为16 L,聚丙烯材料活塞式泵,扁扇型喷头,喷杆与胶管总长度为1.95 m,喷射速率810 mL/min,工作压力5 kg/cm2,喷药时喷头距离作物约25 cm,喷幅80 cm。雾滴均匀且压力固定。

1.3 试验方法及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1)75%氟磺唑草胺WG 200 g a.i./hm2;(2)75%氟磺唑草胺WG 320 g a.i./hm2;(3)75%氟磺唑草胺WG 440 g a.i./hm2;(4)75%氟磺唑草胺WG 640 g a.i./hm2;(5)330 g/L二甲戊乐灵EC 900 g a.i./hm2;(6)人工除草;(7)清水(CK)。小区面积20 m2,重复4次,小区随机区组排列。2009年大豆播后苗前土壤喷雾,2010年在原有的小区上种植玉米,不使用除草剂。 施药当日,药后1 d、5 d、10 d、20 d、30 d对田旋花受药后症状进行观察并记录,并在施药后20 d、40 d 随机调查各小区的田旋花株数,计算防效。第二年的相同日期,对每个小区的田旋花株数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旋花受药后症状

田旋花受药后2 d叶片出现干枯的斑点,药后 7 d 部分植株干枯。药后8~10 d虽有新的田旋花出土,但叶片明显萎缩,植株弱小。施药前出土的田旋花地上部分已全部干枯,施药后出土的亦逐渐死亡,但根仍为白色。药后15~20 d根部不定芽与对照相比数量明显减少,且部分不定芽颜色略暗,不出土,后期消失。药后30 d根有锈色斑。第二年处理1田旋花出土减少,处理2、3、4田旋花出土数量明显比对照少,且出土时间比对照晚 3~5 d。说明氟磺唑草胺在土壤中的残留对田旋花仍有抑制作用。

2.2 对田旋花的综合防除效果

从表1可见,氟磺唑草胺施后20 d,对田旋花的

表1 75%氟磺唑草胺WG对田旋花的防除效果Table 1 Control efficiency of 75% sulfentrazone WG on field bindweed

株防效为60.5%~95.2%,鲜重防效为76.2%~99.9%;施后40 d后对田旋花的株防效为68.4%~98.3%,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防效提高。第二年,其残留药效对田旋花的防效依然较高,6月20日鲜重防效为68.9%~95.6%,7月10日株防效为45.3%~90.1%。

3 讨论

氟磺唑草胺防除田旋花的使用剂量为320~440 g a.i./hm2,兑水750 L。第二年对田旋花的防效依然较高,主要原因是氟磺唑草胺在第一年施药后,极大地限制了田旋花的种子产量和根茎的繁殖,显著减少了第二年田旋花发生基数。又由于其残效时间长,进一步限制了田旋花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1]李志军,于 军,段黄金,等. 田旋花营养器官及不定芽发生的解剖学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20(3):185-187.

[2]李志军,徐雅丽,于 军,等. 田旋花种子发芽特性的初步研究[J].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1999,11(4):16-18.

[3]彭 建,朱进忠.田旋花种子发芽特性研究与实生苗出苗规律的调查[J]. 新疆农业科学,2005(4):253-256.

[5]彭 建. 苜蓿种子田恶性杂草田旋花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防除技术研究[D]. 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5.

[6]马 刚,于敬堂. 用于大豆的新颖除草剂——sulfentrazone[J]. 农药译丛,1998,20(3):64-65.

[7]刘长令. 近几年开发的国外农药新品种(1)[J]. 农药,1999,38(3):39.

[8]王义生,姚秀亮,王海宏,等. 氟磺唑草胺防除春大豆田杂草药效与安全性研究)[J]. 农药,2010,49(3):218-219.

[9]马跃峰,杜晓莉,覃建林. 75%磺酰唑草酮干悬浮剂芽前防除蔗田杂草研究[J]. 植物保护,2005,31(1):85-87.

EffectofSulfentrazone75%WGonControlofBindweed(ConvolvulusarvensisL.)inSoybeanField

WANG Yi-sheng1, LI De-chun2, GUO Dong-mei3, ZHAO Yan-qin4, WANG Kai-xu5,WANG Guang-xiang1

(1.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n Crops in Northeast, Ministry of Agriculture,Changchun 130033,China;2.Jilin Yiheng Pesticide Corporation of Limited Liability,Gongzhuling 136100 China;3. Master St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 130021,China; 4. Master St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of Yidan Town of Yitong County in Jilin Province,Yitong 130700,China; 5.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of Liufangzi Town of Gongzhuling City in Jilin Province,Gongzhuling 136100,China)

In order to test the control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 period of sulfentrazone 75%WG on the perennial weed bindweed(ConvolvulusarvensisL.),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by soil spraying with the herbicide after soybean seeds sowing but before seedling emergence,and by regular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sulfentrazone 75%WG was applied at the dose of 320~440 g a.i/hm2,adding 750 L/hm2of water to spray,the individual plant control efficiency of bindweed was 68.4%~98.3% after spray herbicide for 40 days,and was still reach to 45.3%~90.1% in the second year.

sulfentrazone;ConvolvulusarvensisL.

S451

A

1003-935X(2012)04-0060-02

2012-09-10

王义生(1973—),男,吉林双辽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药分析及应用研究。wangyisheng1973@163.com。

王广祥,吉林双辽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除草剂应用及药害研究工作。E-mail:jlgzlwgx@126.com。

猜你喜欢
吉林吉林省农药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卷
3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89.67万t 同比下降11.19%
2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53.67万t 同比下降49.92%
吉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