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辅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一氧化氮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2-11-10 15:27刘恩合彭永光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3期
关键词:化酶烯醇一氧化氮

刘恩合 彭永光 洪 健

1.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人民医院外三科,河北迁西 064300;2.天津市环湖医院外科,天津 300060

亚低温辅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一氧化氮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刘恩合1彭永光1洪 健2

1.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人民医院外三科,河北迁西 064300;2.天津市环湖医院外科,天津 300060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一氧化氮(NO)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9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亚低温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预后良好率和病死率分别为 46.67%(21/45)和 11.11%(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28.89%(13/45)和 24.44%(11/45)(P <0.05)。治疗后第3、5天和复温后(第7天)观察组NSE、NO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亚低温辅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NSE、NO和CRP的水平,减轻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亚低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发病急剧、病情多变、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较重、并发症多、短期病死率高、预后较差,其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mm,MOD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导致的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且其严重程度与病死率呈正相关[1]。研究结果证实,亚低温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降低脑组织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减少毒性物质释放对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2-3]。目前动物实验证实,亚低温可降低颅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但临床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辅助治疗,并监测治疗前后NSE、NO和CRP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亚低温辅助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血NSE、NO和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8分)患者90例,均于受伤后6 h内入院且经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龄 40~85岁, 平均 (57.39±10.72) 岁;GCS评分为(4.46±1.47)分。 观察组男 30例,女 15例;年龄 41~83 岁,平均(58.13±11.24)岁;GCS 评分为(4.71±1.34)分。 所有患者均无脑外多发伤和(或)胸、腹等器官的严重损伤,受伤前无严重心、肝、肾及肺功能障碍,无血液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GCS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持续监测心电、血压、呼吸,定时测体温,监测中心静脉压,并行降低颅内压、神经营养药物、改善脑循环、抑酸剂保护胃黏膜、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支持疗法3~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亚低温辅助治疗,采用冰床(GL 296800型医用降温床)降温,肛温控制在33~35℃;同时采用冬眠合剂(氯丙嗪25 mg,异丙嗪25 mg,度冷丁 50 mg)肌内注射,8 h/次,用量根据体温、心率、血压、肌张力等调节,连续治疗3~5 d,然后复温。

1.2.2 外周血NSE、NO和CRP水平检测 两组患者于入院第1(治疗前)、3、5天和复温后(第7天)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检测NSE、NO和CRP水平。①NSE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仪器为ELCSYS 2010分析机,试剂由美国罗氏公司提供);②NO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试剂盒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③CRP采用速率放射比浊法测定(仪器和试剂均由Beckman公司提供)。

1.3 预后评价标准

采用 GOS(Glasgow outcome scale)预后评分标准[4]。 ①良好:神志清醒且语言和肢体功能恢复正常;②中残:神志清醒且生活能够自理;③重残:神志清醒但需要他人照顾;④植物生存:呈去皮质或去脑强直的长期昏迷状态;⑤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除死亡病例外,两组均随访3个月,观察组良好率为46.67%(2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8.89%(1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2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3例死于MODS,病死率为11.11%(5/45),对照组3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8例死于MODS,病死率为24.44%(11/4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一氧化氮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后第3、5天和复温后(第7天)观察组NSE、NO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一氧化氮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一氧化氮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P<0.05;与组内第1天比较,#P<0.05

g/L) CRP(ng/L)对照组(n=45)第1天第3天第5天复温后(第7天)49.83±15.42 46.14±14.76 43.86±14.31 42.04±12.45 7.34 4.24*#3.14*#2.82*#35.76±7.81 36.14±8.24 31.13±6.25 30.21±5.32 78.62±17.32 80.46±18.31*54.28±11.26*#41.57±7.39*#77.86±18.57 123.54±23.27 125.19±21.13 126.38±20.52

3 讨论

研究认为,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是影响病死率和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5-6]。急性脑损伤后61.0%的患者发生SIRS,SIRS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并因过度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脑组织继发性损伤和MODS等并发症,增加病死率[7]。因此,早期降低损伤脑组织的氧代谢、改善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等继发性损害对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亚低温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有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了亚低温辅助治疗的作用。亚低温具有降低损伤脑组织的氧代谢率、减轻脑组织水肿、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而且可抑制氧自由基和内源性毒素产生,进而减少了神经细胞的破坏,使神经细胞的功能得到有效保护[8-9]。但有研究认为,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无临床价值,为了证实亚低温对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国内肖国民等[10]检测颅脑损伤大鼠模型的NSE水平,并与病理形态学结合,认为早期应用亚低温辅助治疗颅脑损伤可抑制NSE释放。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早期应用亚低温辅助治疗后,第3、5天和复温后外周血NSE水平逐渐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亚低温对损伤的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NO是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的血管调节物质之一,是一种内皮细胞松弛因子,低水平的NO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但重型急性颅脑损伤时常常产生过量的NO,以自由基的形式对神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微血管产生炎症反应[11]。

CRP是一种非特异性蛋白,在健康人血中仅微量存在,而当机体在损伤、感染等状态下,细胞因子可刺激肝细胞合成大量CRP参与炎症反应,激活巨噬细胞及补体系统[12]。急性颅脑损伤后血中IL-1β和IL-6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增高,在其介导下导致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因此,CRP也是机体炎症反应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抗炎因子,具有促进毒性物质清除、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的功能[13]。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亚低温辅助治疗后第3、5天和复温后NO和CRP的水平明显减低,而对照组持续升高,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2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3例死于MODS,病死率为11.11%(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4.44%(11/4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良好率达46.67%(2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89%(13/45)。

综上所述,应用亚低温辅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显著降低外周血中NSE、NO和CRP水平,减低氧代谢率,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和炎症反应及神经细胞毒性,减轻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1]周金桥,刘秋红,孙剑瑞.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时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1):72-74.

[2]童天朗,刘鸣,刘申,等.老年人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0,26(9):805-807.

[3]张瑛,姜虹.黄芪联合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7):1183-1186.

[4]赵继宗.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1.

[5]Shankaran S,Laptook AR,Ehrenkranz RA,et al.Whole-body hypothermia for neonates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J].N Engl J Med,2005,35(3):1574-1584.

[6]王军.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4):63.

[7]Beeton CA,Chatfield D,Brooks RA,et al.Circulating levels of interleukin in-6 and its soluble receptor in patients with head injury and fracture[J].J Bone Joint Surg Br,2004,86(6):912-917.

[8]宋宇,赵洪洋.亚低温对继发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0):954-956.

[9]刘艳.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亚低温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0):45.

[10]肖国民,王卫民,姜启周,等.亚低温对大鼠脑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03,19(9):536-538.

[11]李莉萍.急性脑损伤患者一氧化氮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变化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8):762-763.

[12]林吉进,林洁英,房小祎.小儿肺炎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C反应蛋白及血糖变化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28-1629.

[13]刘海波,尹永杰.亚低温技术在急性重症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12):1052-1053.

The influence of mild hypothermia auxiliary treatment on blood neurons specific enolase,nitric oxide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 with acute severe brain injury

LIU Enhe1PENG Yongguang1HONG Jian2
1.The Third Department of Surgery,People's Hospital of Qianxi County in Tangshan City,Hebei Province,Qianxi 064300,China;2.Department of Surgery,Tianjin Huanhu Hospital,Tianjin 30006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ild hypothermia auxiliary treatment on blood neurons specific enolase(NSE),nitric oxide(NO)and C-reactive protein(CRP)in patient with acute severe brain injury.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brain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n=45)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n=45).The two groups were all given conventional therapy,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mbined with mild hypothermia auxiliary treatment.The change of blood NSE,NO and CR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recovery rate and mort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46.67%(21/45)and 11.11%(5/45)respectively,which were much better than 28.89%(13/45)and 24.44%(11/45)in the control group(P<0.05).NSE,NO and CRP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3,5 days and rewarming after treatment(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mild hypothermia auxiliary treatment on patient with acute severe brain injury is distinct,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NSE,NO and CRP levels,reduce the secondary injury of brain and mortality,improve the prognosis.

Mild hypothermia;Acute severe brain injury;Neurons specific enolase;Nitric oxide;C-reactive protein

R651.15

A

1673-7210(2012)08(b)-0026-03

河北省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压低温辅助治疗急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效果观察的研究;项目编号:111302061b)。

刘恩合(1975.9-),男,河北迁西人;研究方向:神经外科。

2012-04-25 本文编辑:程 铭)

猜你喜欢
化酶烯醇一氧化氮
烯醇化酶在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两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的研究
一氧化氮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制备与鉴定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
一氧化氮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
寄生虫烯醇化酶的研究进展
胡黄连苷Ⅱ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