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伏沙明治疗双相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2-11-10 07:26程继东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双相抗抑郁发生率

程继东

双相抑郁症又称躁狂抑郁症,患者心情可能会由极度亢奋突然转变为极度忧伤抑郁,即在心情两极间波动。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目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是治疗双相抑郁症的首选药物[1]。而氟伏沙明是新一代特异性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有比较好的抗抑郁和焦虑作用,具有安全、有效、耐受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抗抑郁药[2]。目前在临床已逐步广泛使用于抑郁症患者,然而对于氟伏沙明治疗双相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报道较少。因而本研究进行对氟伏沙明与马普替林治疗双相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治疗的双相抑郁症患者86例,其中男48例,女38例;平均年龄(40.2±9.1)岁;病程 (8.6±2.1)年。纳入标准:(1)依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的分值≥18分,并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的分值≥14分;(3)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检查正常;(4)停用其他抗抑郁药物至少2周以上。排除标准:(1)有同类药物过敏史;(2)存在严重的躯体性疾病;(3)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平均年龄 (38.2±8.7)岁,口服氟伏沙明;对照组44例,平均年龄 (42.3±9.5)岁,口服马普替林。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疗程均为8周。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水平及既往服药史等因素比较具有均衡性在。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氟伏沙明首次剂量为50mg/d,1周内增至100mg/d,1周后根据病情,剂量可增加,但不应超过150mg/d。马普替林组首次剂量为100mg/d,1周后根据病情,剂量可增至200mg/d。两组疗程均为8周。

1.2.2 疗效评价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2、4及8周末采用HAMD-17及HAMA评定两组临床疗效。

1.2.3 不良反应评价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2、4及8周末采用不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治疗后第1、2、4及8周末的HAMD、HAMA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第2周开始,研究组HAMD、HAMA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2.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恶心、食欲下降及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2 两组TESS评分比较 两组在治疗后第1周末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后第2周末开始研究组TES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表3 两组TESS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ESS between two groups

3 讨论

氟伏沙明是一类新型抗抑郁药,是SSRIs,其药理作用为通过抑制5-羟色胺 (5-HT)的回收来提高神经突触内5-HT水平,从而发挥抗抑郁、焦虑作用。氟伏沙明具有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应用便捷的特点,故作为抗抑郁药已在临床逐渐推广[3]。有关抗抑郁作用国外报道较多,而抗焦虑作用报道较少。本研究除对抗抑郁作用外还对抗焦虑作用作了对照研究。其疗效优于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马普替林。目前研究认为双相抑郁症的焦虑症与抑郁症共存的病理情况与5-HT神经元在不同功能区功能失衡有关,因此这为SSRIs类药物,尤其是氟伏沙明治疗双相抑郁症提供了理论依据[4]。同时SSRIs类抗抑郁药对心血管、肝肾功能等重要器官的影响及不良反应较少,因而患者对SSRIs类抗抑郁药的药物依从性好。综合以上氟伏沙明已逐渐成为治疗双相抑郁症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的常用药物[5]。目前临床较为多见、应用时间较长的抗抑郁药为马普替林,因而为了解氟伏沙明的临床应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本研究将临床应用氟伏沙明与马普替林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相比较。

结果显示氟伏沙明在治疗第2周的临床疗效,即抗焦虑与抗抑郁的效果明显好与马普替林,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下降,尤其是恶心、食欲下降及心悸等不良反应。结果考虑与马普替林作为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胆碱能作用有关,而氟伏沙明很少影响单胺类递质的摄取,故恶心、食欲下降及心悸等不良反应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氟伏沙明治疗双相抑郁症疗效较好,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然而由于本研究例数较少,故其结果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1 肖永海,肖继光,毛建字,等.米安色林与多虑平治疗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叨.现代医药卫生,2006,22(6):817-818.

2 钟薇.低剂量奥氮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叮中国民康医学,2007,17(10):573-574.

3 Raffaella Z,Cristina C,David R,et al.Comparison of response to fluvoxamine in nondemented elderly compared to younger patients affected by major depression [J].J Clin Psychophannaeol,2003,23(6):535-539.

4 吴志明,任传波,于凤清.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130-131.

5 梁胜林,曹世林,谢渭根,等.氟伏沙明和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620-1621.

猜你喜欢
双相抗抑郁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棒材的生产实践
DP600冷轧双相钢的激光焊接性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