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树种栽培松杉灵芝的试验

2012-11-13 12:45邢宗杰
食药用菌 2012年6期
关键词:母种木块灵芝

邢宗杰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黑龙江 漠河 165301)

松杉灵芝 (Ganoderma tsugae)是灵芝的一种,其有效成分是普通灵芝的几十倍[1]。其人工品与野生品无明显的质量差异[2]。所治病种涉及心脏、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呼吸等各个系统,尤其对肿瘤、肝脏病变、失眠的防治以及延缓衰老的作用十分显著[3],极具栽培和开发价值。

笔者曾于2006—2009年,对松杉灵芝人工代料栽培进行了初步试验,并取得一定成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报道以不同树种为原料栽培松杉灵芝试验的结果,供研究人员和栽培者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菌株为采集自图强林业局奋斗林场52林班的野生松杉灵芝幼体经组织分离获得。

母种培养基a为PDA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 g、蔗糖20 g、水1 000 mL、琼脂18~ 20 g。母种培养基b配方为水冬瓜赤杨木块200 g、食糖20 g、食盐2 g、清水1 000 mL。

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桦木木屑78%、麸皮20%、食糖1%、豆饼粉2%、石膏1%,每千克培养基中另加维生素B10.1 g,pH值调至6.5。栽培试验采用5个树种:水冬瓜赤杨(Alnus cremastogyne Burk)、榆树 (Ulmuspibirian Elm)、钻天柳 (Chosenia arbutifolia)、落叶松 (Larix gmelinii)、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

1.2 试验方法

(1)母种分离与纯化。按常规方法制作PDA母种培养基,制成斜面试管,常温下放置7天,观察有无杂菌发生,备用。将干水冬瓜赤杨木加工成绿豆大小的小木块,将食糖、食盐溶于1 000 mL水中,制成营养液。将小木块浸水10小时,取出后沥水1小时装管至1/2高,经灭菌后备用,作为母种培养基b。

在无菌条件下,对基本成熟、长势有后劲的野生松杉灵芝子实体,用75%的酒精初步消毒。手术刀经酒精灯灼烧,冷却后,切削子实体扇面,每切削一次,烧一次手术刀并冷却,如此3~4次后,将子实体切成黄豆粒大小的小块,并迅速接入斜面试管及小木块试管中。在25~28℃条件下避光培养,24 h后观察接入两种不同培养基的子实体组织,周围均发生萌动现象的,表明其已成活。当PDA培养基试管菌丝长到5 mm时,取其顶端优势菌丝,移接到备用试管内进行再次培养提纯,小木块试管不作处理,备用。

(2)原种制作。按设计配方称取各种配料,加清水拌匀,装入 500 mL菌种瓶,经 0.14 MPa、126℃灭菌2 h,冷却到30℃以下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两个不同培养基母种,于25~28℃环境下培养30~45天,装瓶备用。

(3)菌棒制作。树木进入休眠期 (2月)后,砍伐直径8~10 cm的水冬瓜赤杨、榆树、钻天柳、落叶松、白桦5个不同树种,截成15 cm的小段,以人工手段将含水量降到40%左右,装入16.5×33×0.005(cm)的聚乙烯塑料袋,常压100℃灭菌12 h,冷却后接入原种,于24~28℃条件下培养,培养室相对空气湿度为40%~50%,经30~40天,菌丝长透菌木。

(4)出芝管理。松杉灵芝属高度腐生菌,只有寄生木材被高度腐朽,菌丝贮存大量养分后产生子实体,一般情况在第二年才可发生大量子实体[4]。根据这一特性,进入深秋后 (9月15日)将长好菌的菌木入棚埋入土中越冬,第二年5月下旬,除去菌木上覆盖的厚土,留1~2 cm薄土层,覆膜,进行保温保湿培养。培养前期湿度为70%~80%,现菌后控制在80%~90%,棚内温度保持14~28℃,光照控制在100~300 lx,CO2浓度调节到0.1%以下。灵芝现蕾到成熟大约需40天,见子实体边缘无生长点,有孢子粉弹射时停水采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母种培养基的生长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萌动时间均为24 h,满管时间培养基a为30天,培养基b为32天,平均日生长速度分别为4.20 mm和3.97 mm。分析原因可能是,在避光,温、湿度条件一致情况下,PDA培养基和小木块培养基所含营养都能满足灵芝菌丝正常萌动、生长的需要。

2.2 不同母种培养基菌丝老化情况 观察发现,不同母种培养基菌丝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异,出现老菌皮时间培养基a为17天,而培养基b为115天。分析原因,对PDA培养基,菌丝只能生于培养基表面,一旦遇有微光和适生气体,菌丝便失去生长空间,出现老化,而对小木块培养基,菌丝生存空间大,即便长满管后还可向木质中继续生长,因此老化推迟。

2.3 不同树种结实情况 5种试验树种均能发生灵芝子实体 (图1),其中木质松软的树种结实要大一些,但子实体质地不如木质较硬的树种上的致密坚硬。同时木质松软的树种结实后,从手感上感觉其菌木已几乎被完全分解吸收,没有第二年再出芝的可能,而木质较硬的树种则不同。经分析认为:木质松软的树种其组织结构不够紧密,相对而言,木质素和纤维素不足,不能提供灵芝多年生长所需的必需营养,因而不适用多年 (2~3年)灵芝再生。而木质较硬的树种则在第二年还可以产生优质的灵芝子实体 (表3)。

表3 不同树种结实及菌木腐熟情况

2.4 不同树种的发菌速度 5个树种的栽培袋置于同一培养室内进行培养,通过观察,发现菌丝长满段木的时间有着一定差异:菌丝长满段木时间从快到慢依次为水冬瓜赤杨 (30天)、钻天柳 (33天)、桦树 (35天)、落叶松 (42天)、榆树 (50天)。根据不同树种的材质硬度和菌丝长满段木时间综合分析,菌丝在段木上的生长速度与材质硬度及输导组织的密度有关。

图1 5个树种出芝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3.1 综上可见,由于松杉灵芝母种极易老化,因此生产母种时,应采取小木块培养基为好。同时也可考虑用PDA培养基提纯后,再转入小木块培养基,此方法更便于贮存。以后使用时,只要将1块小木块接入PDA斜面培养基,10天左右即可得到纯正母种。另外,PDA培养基只能在0℃以上保存,而小木块培养基则可置于-40℃保存,不影响日后扩繁。松杉灵芝菌丝在段木上的生长速度与材质的硬度及材质疏导组织的密度有直接关系。

3.2 试验证明,采用的5个树种均可用于生产松杉灵芝,所产灵芝品质差异不明显,在选择树种时,主要应从当地的资源条件考虑。树种形成主要依靠天然更新和人工植树,建议勿选择落叶松,因为该树种生长较慢。其他4个树种除了天然更新和人工造林形成林木之外,都有着较强的萌生能力,用于栽培松杉灵芝,不仅能保证原料来源,而且对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1]李希政,夏宏志,李氵蒙,等.松杉灵芝生产杂菌原因及控制[J].中国食用菌,2011(2):64-65.

[2]张 洁,姜士成.松杉灵芝的质量标准研究 [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1):62-63.

[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检测鉴定书 〔2009〕微检字第095号.

[4]王 柏,张明杰,徐金丹.松杉灵芝的驯化栽培初探 [J].中国食用菌,1997(5):14.

猜你喜欢
母种木块灵芝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黑木耳菌种母种复壮培养基的筛选
春天来了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羊肚菌菌种比较试验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菌草灵芝栽培技术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灵芝霜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