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相钛酸钡超细粉体的水热合成研究

2012-11-14 06:24刘春英柳云骐安长华王槐平周欣明盖仕辉
无机盐工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超细粉反应物碱度

刘春英,柳云骐,安长华,王槐平,周欣明,盖仕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266555]

四方相钛酸钡超细粉体的水热合成研究

刘春英,柳云骐,安长华,王槐平,周欣明,盖仕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266555]

采用水热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出分散性好的四方相钛酸钡超细粉体。通过考察反应物钡(Ba2+)与钛(Ti4+)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碱度等条件对制备四方相钛酸钡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条件。在反应物Ba2+与Ti4+物质的量比为2.0∶1、强碱性条件、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72 h条件下,可以制备出粒径在80~140 nm的四方相钛酸钡 (BaTiO3)超细粉体。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得钛酸钡样品Ba与Ti物质的量比为0.995~1.005。在500 L高压釜中进行了工业放大实验,采用工业原料在动态条件下制备出粒径为100~200 nm的四方相钛酸钡超细粉体。

钛酸钡;四方相;纳米粉体;水热合成;工业实验

钛酸钡(BaTiO3)是制备电子陶瓷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钛酸钡的制备方法有高温固相合成法、溶胶-凝胶法、草酸盐沉淀法、微波-沉淀法及水热法等。由于水热法制得的粉体结晶度高、团聚少、颗粒分布均匀、具有较高的烧结活性等,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笔者采用水热法,在温和条件下,以Ba(OH)2和 TiO2为前驱物,制备出四方相 BaTiO3超细粉体,粉体中四方相含量高、颗粒形貌规整、分散性好。而且,采用工业原料在动态条件下成功进行了工业放大实验。

1 实验部分

1.1 四方相钛酸钡粉体制备

在100 mL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一定质量的TiO2(分析纯),再加入一定体积的 Ba(OH)2(分析纯)溶液和浓氨水,搅拌后封釜,然后放入烘箱,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取出反应釜,冷却,过滤,用1 mol/L氯化铵溶液和去离子水洗涤产物数次,在40~50℃烘干数小时。在动态条件下,采用工业原料进行工业放大实验。放大实验在500 L不锈钢高压釜中进行,高压釜外套是循环的恒温导热介质。

1.2 性能表征

采用X′pert PROMPD型X射线衍射仪测定钛酸盐的晶相结构;采用Hitachi H-800型透射电镜测试颗粒的形貌和粒径;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产物的钡钛比[1]。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物Ba2+与Ti4+物质的量比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固定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24 h,采用较高的氨水浓度,考察反应物Ba2+与Ti4+物质的量比对制备四方相BaTiO3晶体的影响,所得产物XRD谱图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当反应物Ba2+与Ti4+物质的量比为 1.2∶1、1.5∶1、2.0∶1 时, 在 25、27°处均出现TiO2衍射峰,说明反应物没有反应完全(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定,随着Ba2+与Ti4+物质的量比增大,产物中TiO2含量越来越少,质量分数从15%降到5%);当反应物Ba2+与Ti4+物质的量比为2.0∶1时,没有TiO2衍射峰,说明样品中不含杂质,产物为纯钛酸钡。这是因为,当前驱物Ba2+与Ti4+物质的量比增大时,有利于架状的立方结构基元的形成,立方结构型生长基元有利于三维等效叠合,所以晶粒在平面上投影为四方形,四方相的含量也相应增多[2]。四方相在 45°处存在(200)和(002)晶面衍射峰,立方相在这一区域只有一单峰,通过这一处单峰的分裂可以判断四方相的存在,从测定这两个衍射峰的强度比或根据晶面(002)和(200)两个峰的衍射角之差(△2θ)计算两种相的含量[3]。 从图 1(右)可以看出:当反应物 Ba2+与 Ti4+物质的量比为 1.2∶1和 1.5∶1时,45°处衍射峰有分裂趋势,说明产物结构主要为立方相;当反应物Ba2+与Ti4+物质的量比增大时,45°处衍射峰分裂越来越明显,分裂的衍射峰的强度比增加,四方相的含量也相应增加。当反应物Ba2+与Ti4+物质的量比为2.5∶1时,45°处衍射峰分裂为两个衍射峰,说明产物结构主要为四方相。

2.2 反应体系碱度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固定反应物 Ba2+与 Ti4+物质的量比为 2.0∶1,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48 h,考察反应体系碱度对制备四方相钛酸钡晶体的影响,所得样品XRD谱图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未加氨水制备的样品,在25、27°处出现了TiO2衍射峰,TiO2质量分数为2%,说明反应进行得不完全;加少量氨水制得的样品,谱图中没有TiO2衍射峰,说明反应进行很完全,但是产物为立方相结构;加较多氨水制得的样品,谱图中没有杂质衍射峰,而且产物为四方相结构,说明较高的体系碱度有利于四方相的生成。

反应体系的碱度影响产物的物相组成和纯度。反应体系的碱度(OH-的浓度)不但影响生长基元的生成速度,也会影响其构型,进而影响产物的晶型[4]。 Jooho Moon 等[5]认为,pH 是水热合成钛酸钡重要反应因素之一,当溶液pH>13时,随着pH增加,样品X射线衍射强度增加,同时pH提高有利于产物生成四方相结构。反应体系加入浓氨水,一方面可以提供OH-,维持体系较高的碱度,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产物晶型转变,有利于四方相BaTiO3的生成;另一方面NH3·H2O不会进入氧化物晶格,残留在钛酸钡粉体中的NH3·H2O也容易通过烘干而除掉。

2.3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固定反应物 Ba2+与 Ti4+物质的量比为 2.0∶1,强碱性条件,考察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制备四方相BaTiO3晶体的影响,产物XRD谱图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当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72 h时,可以生成四方相钛酸钡;当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18 h和24 h时,反应不完全,产物中仍有TiO2;当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48 h时,能够得到高含量四方相钛酸钡,根据晶面(002)和(200)两个衍射峰的强度比分析样品的四方相含量为72%(质量分数,下同)。化学分析法测得纯相BaTiO3样品的Ba与Ti物质的量比为0.995~1.005。

表1 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制得BaTiO3粉体的特性

2.4 四方相BaTiO3粉体形貌表征

反应物Ba2+与Ti4+物质的量比为2.0∶1,强碱性条件,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合成四方相BaTiO3粉体TEM照片见图3。从图3可见:180℃、72 h条件制备的四方相钛酸钡粉体粒径在80~140 nm,颗粒分散性均匀;200℃、48 h条件制备的四方相钛酸钡粉体粒径在100~170 nm,晶粒均分散,形貌规整,为正方形;从选区电子衍射照片(SAED)可以看出,样品为单晶,晶型很好,衍射花样可指示为四方相钛酸钡。

由于水热反应遵循溶解-沉淀反应机理,所以必须通过水解作用打断Ti—O键,使Ti键羟基化形成Ti(OH)62-配合物,在溶液中与钡配合物反应结晶出钛酸钡。如果前驱物完全溶解或溶解速度较快,钛离子就能与钡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均匀成核,这样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前驱物离子浓度很高(本实验采用较高的前驱物浓度1.0~2.0 mol/L),保证了反应体系较高的过饱和度,产生“爆发式”成核,形成大量的晶核并消耗大部分的前驱物,因而最终得到的晶粒较小[2]。根据单分散颗粒的Lamer生长模型,快速成核后,浓度降到最低浓度以下,则不再成核,晶核只是均匀生长,从而导致产品的均分散性。

2.5 工业放大实验

采用工业原料 Ba(OH)2和TiO2粉体,在 500 L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了工业放大实验。固定条件:Ba2+与 Ti4+物质的量比为 2.0∶1,强碱性条件,在搅拌条件下于180℃反应72 h,所得产品XRD谱图及TEM照片见图4。从XRD谱图可以看出,BaTiO3样品无杂质峰,在45、51、57°处的衍射峰均发生了明显分裂,而且XRD数据与文献值吻合,表明样品具有四方相钛酸钡结构。从TEM照片可以看出,BaTiO3样品颗粒分散均匀,粒径为100~200 nm。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得BaTiO3样品Ba与Ti物质的量比为1.003。采用水热法制备四方相钛酸钡,过滤得到的高浓度 Ba(OH)2滤液经过澄清、精制,加入NH4HCO3溶液可以制备BaCO3晶体。

3 结论

采用水热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出分散性好、高含量四方相钛酸钡超细粉体。较高的反应温度、较长的反应时间、高碱度、较高的前驱物浓度有利于均分散性四方相BaTiO3的形成。以TiO2和Ba(OH)2为原料,在反应物 Ba2+与 Ti4+物质的量比为 2.0∶1、强碱性条件、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72 h条件下,制备出粒径为80~140 nm的四方相BaTiO3超细粉体。在500 L高压釜中进行了工业放大实验,采用工业原料在动态条件下制备出粒径为100~200 nm的四方相BaTiO3超细粉体。化学分析法测得纯相BaTiO3样品的Ba与Ti物质的量比为0.995~1.005。

[1]蔡政,卢文庆,焦程敏.钛酸钡纳米晶中钡钛比的测定方法[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4):58-59.

[2]蒲永平,陈寿田.水热法合成四方相超细BaTiO3粉体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3,17(11):44-46.

[3]蒲永平,吴建鹏.钛酸钡粉体物相定量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4,22(1):6-9.

[4]邹晨,金向朝,鲍婕.水热法制备四方相钛酸钡纳米粉末的工艺研究[J].绝缘材料,2004(2):25-27.

[5]Moon J,Suvaci E,Li T,et al.Phase development of barium titanate from chemically modified-amorphous titanium (hydrous) oxide precursor[J].J.Eur.Ceram.Soc.,2002,22(6):809-815.

Study o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tetragonal barium titanate superfine powders

Liu Chunying,Liu Yunqi,An Changhua,Wang Huaiping,Zhou Xinming,Gai Shihui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Qinqdao 266555,China]

Well dispersed tetragonal BaTiO3superfine 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under milder conditions.Influences of reaction conditions,such as amount-of-substance ratio of Ba2+to Ti4+,reaction temperature,time,and alkalinity of the reaction system,o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tetragonal BaTiO3nano-powder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and the optimized preparation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Tetragonal BaTiO3powders with particle size of 80~140 nm could be prepared when the reactants with amount-of-substance ratio of Ba2+to Ti4+of 2.0∶1,reacted at 180 ℃ for 72 h under strong alkali condition.Chemical analysis result showed the amount-of-substance ratio of barium to titanium of the sample was at 0.995~1.005.Tetragonal BaTiO3powders with particle size of 100~200 nm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with the industrial materials at the rotating condition in 500 L high pressure reactor in industrial scale experiment.

barium titanate;tetragonal;nano-powder;hydrothermal synthesis;industrial experiment

TQ174

A

1006-4990(2012)03-0016-03

2011-09-22

刘春英(1971—),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无机材料制备与改性的研究,已发表论文10余篇。

联系方式:woliucy@163.com

猜你喜欢
超细粉反应物碱度
超细粉煤灰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池塘水质调控不能忽略总碱度
超细粉煤灰水泥改良膨胀土试验研究*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过程中碱度的变化及调控
初中化学中气体的制取、净化与干燥
浅析无机超细粉体生产与应用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考点点击
基于香农熵的超细粉体填料混合均匀度的评价研究
化学平衡移动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
[知识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