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与家庭血压监测关系的调查

2012-11-16 04:00刘白灵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4期
关键词:心内科门诊问卷

刘白灵

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与家庭血压监测关系的调查

刘白灵①

目的:探讨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与家庭血压监测的关系。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形式对2011年2月1日-8月30日在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诊断、当日血压检测值、是否知晓血压控制目标值、有无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按当日血压测量值是否小于140 /90 mm Hg为界限,分血压达标组和血压未达标组,对比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分级、达标知晓率和家庭血压监测开展率。结果:共发出问卷612份,回收610份,问卷回收率99.7%。回收的问卷中,288份(47.2%)记录的当日血压检测值小于140 /90 mm Hg,566份(92.8%)正确回答血压控制目标值,141份(23.1%)进行家庭血压监测。血压达标组中家庭血压监测的开展率较未达标组高(36.8% VS 10.9%,P=0.00)。结论: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为47.2%,家庭血压监测开展率为23.1%;开展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

高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 达标率

目前高血压测量方法有诊室血压测量、家庭血压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三种方法。其中,家庭血压监测不仅可以测量长期血压变异,还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并可以了解患者生活常态下的血压水平,改善其治疗依从性[1]。新近一个荟萃分析认为,家庭血压监测能比诊室血压更好地预测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2]。许多指南推荐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笔者所在科对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及家庭血压监测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以探索两者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1日-8月30日在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标准[1]。共610例患者完成问卷,其中男性356例,女性254例,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59.8±13.7)岁。高血压1级占30.5%,2级占38.0%,3级占31.5%。

1.2 调查及研究方法 在患者门诊随访时采用不记名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调查,当天候诊时发放表格让患者填写,由接诊医生就诊后当日回收,接诊医生检查填写是否完全。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诊断、当日血压检测值(以医生测量的诊室血压为登记标准)、是否知晓血压控制目标值、有无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按当日血压测量值是否小于140/90 mm Hg为界限,分血压达标组和血压未达标组,对比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分级、达标知晓率和家庭血压监测开展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正态分布的资料结果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及初步结果 共发出问卷612份,回收610份,填写完整问卷610份,问卷回收率99.7%。回收的问卷中,288份(47.2%)记录的当日血压检测值小于140/90 mm Hg,566份(92.8%)正确回答血压控制目标值,141份(23.1%)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2.2 血压达标与家庭血压监测的关系 血压达标组中家庭血压监测的开展率较未达标组高(36.8% VS 10.9%,P=0.00),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分级和达标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血压达标组与血压未达标组调查项目对比

3 讨论

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发现,正在接受治疗的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控制率为24.4%[3]。而胡大一等[4]2009年对92家三甲医院进行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心内科门诊患者血压小于140/90 mm Hg百分率为48%。两研究均提示,中国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不理想。国内专家认为,血压控制率低的核心问题是,患者不测血压,或很少测量血压,血压管理的质量差,从而导致知晓率低、治疗的依从性差及服药后的控制率低[5]。关于血压测量的方法,目前认为,诊室血压测量尚为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和主要依据。而家庭血压测量则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优势。因为家庭血压监测是患者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进行,可以避免在诊室测量血压时常出现的“白大衣效应”。家庭血压测量可用于评估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的血压长期变化情况或降压治疗效应,而且有助于增强患者管理高血压的参与意识,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所以,包括欧洲高血压学会在内的多个国家的临床指南都明确指出,正在服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推荐开展家庭血压监测[6]。

本调查结果中,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为47.2%,与国内水平相当。而这些高血压患者中,仅有23.1%高于俞伟珍等[7]的15.6%和王小爱等[8]的15%,但远低于杨晓辉等[9]的63.6%。而笔者所在科以前一直只看重诊室血压的测量,直至从去年开始才重视家庭血压监测,故造成不同地域家庭血压监测开展率差别大的原因,除了部分经济原因外,医务人员对家庭血压监测的重视程度可能是很主要的原因。本研究还发现,血压达标组的家庭血压监测开展率明显高于血压未达标组,而开展家庭血压监测组的血压达标率则高于未开展组。当然,这一推论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因为开展家庭血压监测的患者很可能其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条件可能更好,也较容易配合治疗。杨晓辉等[9]通过分析得出,开展家庭血压监测确实有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本研究一个缺陷是当初调查表格设计时,未进一步对开展家庭血压监测患者进行更深入调查,未对诸如持有的血压计类型、血压测量频率、测量时段、测量方法、血压及服药记录情况及血压计定期质控校正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新近《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5]的刊发,必将规范和极大促进国内关于家庭血压监测的开展和研究。通过对专家共识的学习,可以设计出更合理的调查方案,把家庭血压监测的护理宣教做得更好,从而使更多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综上所述,本调查研究得出,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为47.2%,家庭血压监测开展率为23.1%;开展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临床应该积极推广家庭血压监测,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2] Ward A M,Takahashi O,Stevens R,et al.Home meas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J].J Hypertens,2012,30(3):449-456.

[3]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4] 胡大一,刘力生,余金明,等.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治疗现状登记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230-238.

[5]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4):43-47.

[6] Parati G,Stergiou G S,Asmar R,et al.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J].Journal of Hum Hypertens,2010,24(12):779-785.

[7] 俞伟珍,介丽霞,章玉珍.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计持有及家庭自我血压监测状况调查[J].护理学报,2007,14(6):20-22.

[8] 王小爱,白奇连.高血压患者自持血压计及自我监测血压调查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8):1059-1060.

[9] 杨晓辉,姚崇华.北京市社区就诊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情况及对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8):739-743.

10.3969/j.issn.1674-4985.2012.24.039

①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180

刘白灵

2012-06-28)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心内科门诊问卷
门诊支付之变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问卷网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