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担心被拖上歧路

2012-11-19 13:17
环球时报 2012-11-19
关键词:东亚东南亚南海

“东亚峰会受到威胁!”泰国《曼谷邮报》17日在头版头条位置给为期3天的东盟及东亚系列峰会敲响警钟。虽然东盟外长“一致认为”不应让南海问题成为主宰峰会议程的课题,但至少从媒体目前的报道上看,东亚系列峰会的焦点正在从经济合作被引入政治对抗的“歧途”。奥巴马抛开国内的“财政悬崖”问题,亲征东盟三国;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要与美国一起,通过这次峰会在南海建立航行规则;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更是“抱病”参加峰会,“表达菲律宾对南海海上安全问题的关注”。菲律宾媒体“斗志昂扬”地说,这是菲律宾和东盟与中国较量的第二回合,虽然今年7月“惨败”,但这次东盟会联合起来。大国的地缘政治角力让东盟主导搭建的舞台显得比以前更热闹,但成为“下一次全球争霸的前线”真的是东盟之福吗?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孙小迎1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重返亚太不是来当雷锋的,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会让东南亚国家埋单。是建一个政治军事同盟?还是继续发挥一个经济合作平台的作用?这是东盟各国需要考虑清楚的一个问题。

东亚系列峰会:经济合作,还是政治争吵?

东盟和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18日至20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为期3天的系列会议将包括20余场会议及双边和多边会见,最先开幕的是东盟峰会。由于各种会议太多,很多人都搞不太懂这些会议的具体区别。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形容说,比其他类似国际会议还要夸张的是,东盟峰会就像一只老母鸡,孵出一只只比自己还要大的小鸡,也就是一系列的峰会:“10+1会议”是东盟和美国(实际上,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单独与东盟领导人的会议也叫“10+1会议”),“10+3会议”是东盟与中日韩,“10+6会议”是东盟与中日韩加上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10+6”的基础上,再加上美国和俄罗斯,就成了最大的“10+8会议”,也就是东亚峰会。

经济一体化一直是各届东盟峰会的主题,本届东盟峰会也不例外,主题是“东盟:一个共同体,共同的命运”。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报道,东盟外长一致认为,持续胶着的南中国海问题不该成为主宰峰会议程的课题。新加坡外交部长尚穆根17日表示,在2015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是东盟最根本的目标之一,本区域的经济潜力巨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应确保会议不被“其他课题”引入歧途。

但美国和一些东盟国家则给系列峰会定了另一个主题。“美国之音”18日报道称,预计出席这次东盟年度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将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对付中国的南海主权要求。

美国人所做的显然不只是“预计”。法新社18日称,奥巴马乘“空军一号”在曼谷降落,释放出一个信息,即随着该地区警惕地关注崛起的中国,与泰国这样结盟60多年的盟友关系,将成为美国在该地区外交政策的基石。“德国之声”18日评论称,奥巴马本次亚洲之旅昭示着美国将在太平洋地区奉行新的战略。报道还援引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总裁何慕礼的分析认为:“如果有一天人们开始将奥巴马的两届任期写入历史的话,那在其中唱主角的就是他在塑造亚洲秩序上发挥的作用。”

美国在世界舆论场上的强势地位再次突显。据在金边的《环球时报》记者现场观察,很多国家的舆论都聚焦在南海问题上。在东盟秘书长素林17日举行的记者会上,现场记者一共提出7个问题,4个问题与南海问题有关。柬埔寨国务秘书高金洪17日举行记者会上,记者一共提出8个问题,3个与南海有关。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锋1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以东南亚地区的安全议题为抓手,强势介入亚太局势,干扰了东盟主导的以经济议题为主的多边对话轨道,导致东盟峰会常因政治安全问题陷入争吵。

不过,美国副国务卿索南沙因16日接受《环球时报》电话采访时说,美国重返亚太并不只是为了中美关系,也不是针对中国。美国的对华政策仍将致力于促进一个建设性的合作的大国关系,期待中美有更多务实合作。

“东盟与中国的第二轮较量”

一些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国家正把东亚系列峰会变成对抗中国的舞台。菲律宾“RAPPLER”新闻网报道称,东盟峰会让病恹恹的阿基诺总统恢复了活力。报道说,阿基诺三世近期患上流感,但由于峰会的机会实在难得,他仍然“精力充沛”地出现在金边,并在18日的峰会上号召东盟采纳菲方提出的“在西菲律宾海(南海)维护本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六项原则”。菲国务秘书若泽雷内说,阿基诺三世在此次系列峰会上有10次机会来表达他的意志和意图,“这是总统决定来这里的真正原因”。

“这次峰会是菲律宾和东盟与中国较量的第二回合”,“RAPPLER”新闻网的另一篇报道称,虽然今年7月“惨败”,但这次东盟会联合起来。

带着敏感议题到金边的可能还有日本。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于18日前往金边。他在出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与美国一道,通过这次峰会在南海建立起一种航行规则。

日本时事通讯社18日称,此次峰会必然成为东盟向中国“在南海的扩张行动”提出抗议,并要求中国签署在南海“按照法律规定行动”的强制行为规范文件的重要机会。“日本将以自身独立的外交立场,在南海问题上争取发挥和解性作用,获得东南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的立场很明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17日说,东盟峰会会议焦点在经济而非领土争议,为维护全球经济稳定,中国不会把焦点放在南海的领土争议问题上。报道解读说,这显示出中国在东盟峰会期间不想与东南亚国家讨论领土争议问题。

泰国《曼谷邮报》17日在头版头条以“东亚峰会受到威胁”为题报道称,尽管东亚峰会吸引了很多关注,但是没有任何一方愿意在南海问题上做出真正的让步,这恐令东亚峰会蒙上阴影。报道称,东盟和中国都担心在东亚峰会上将矛盾公开化,预期将寻求淡化关于南海争议公开冲突的疑虑担心。报道担心,很难保证南海争议不会再次威胁东盟的团结。

澳大利亚天空新闻台18日称,东盟秘书长素林18日称,东南亚国家将和中国开设“热线”,旨在缓解南海上的紧张局势。该提议首先由印度尼西亚提出,随后获得了东盟十国外长的支持。素林称热线可以称为“红线”,这样能营造一种紧迫感。“一旦有什么进展,我们将被电话告知,从而进行协商、协调,并力图在任何事件、事故、误读、误解的情况下克制过激行为。”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孙小迎1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建立南海热线的提议当然很好,建成后会有利于各方的沟通。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南海热线落得类似《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执行效果,即只约束中国,不约束其他国家。

东南亚已成为下一次全球争霸的“前线”?

“毫无疑问,和此前相对平淡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协议不同,政治主题已经主导了近期东盟峰会的议程。”日本《朝日新闻》18日的评论这样总结东盟正在发生的变化。该评论认为,东盟一体化面临着克服政治障碍的难关,从历史上看,这是所有一体化形式深入发展所必然面临的一个阶段。

但在东南亚的媒体看来,东盟的“政治化”与美国的强势介入有关。泰国《民族报》评论称,奥巴马此次三国行对加强美国的亚太政策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将东盟纳入了一个大国合作与竞争的竞技场。报道称,随着经济中心不断转移至亚洲,东南亚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在不断凸显,东盟国家未来将不得不习惯成为“美中两个超级大国”竞争的国际舞台,东南亚已经成为下一次全球争霸的“前线”。

泰国《曼谷邮报》18日评论称,世界是一个棋盘,中国的扩张和美国的牵制就是游戏内容,这意味着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这场游戏中也扮演着角色,“一条小鱼要学会和大鱼塘里的鲨鱼共同遨游”。

孙小迎认为,东盟峰会有从讨论经济议题向讨论政治议题过渡的趋势和迹象,这对东盟国家来说不是件好事。东盟“10+3”、“10+1”机制的建立,最早是为了帮助东南亚国家摆脱1997年金融危机的困境,通过与中国等国的合作,东盟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基本顺利。而且在与东盟的合作中,中国一直坚持让东盟发挥主导作用,可以说,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是非常尊重东盟的。而现在,显然是美国在操纵政治议题。 (相关报道见A25版)

猜你喜欢
东亚东南亚南海
南海明珠
南海农民赤卫军
美国威胁 南海安全
活捉一只“怪怪虫 ”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学霸“三小只”
美俄聚焦东南亚
东亚港口联盟在青岛成立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