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F-36问卷评分调查

2012-11-21 00:44许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8期
关键词:吉非靶向癌症

许伟

我们对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治疗结束后接受SF-36问卷评估,并与治疗前评分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确诊的肺腺癌患者。②临床分期为ⅢB或Ⅳ期。③预计生存期≥3个月。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中、重度吸烟者。②有精神疾病或严重智力、认知障碍患者。本文共入选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男15例,女28例,年龄41~79岁,平均(59.27±15.70)岁。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口服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英国阿斯利康公司)250 mg/d,空腹口服、1次/d顿服,不限疗程,直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死亡而终止。

1.2.2 生活质量量表选择及内容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健康调查简易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SF-36)为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后者由36小项问题组成,包括8个维度: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和一般健康,各维度计分采用累加法,计算原始分数后,再以标准公式计算转换分数,各维度得分为0分(最差)~100分(最好)。入选对象测评时间均在治疗结束后3 d内进行。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SF-36问卷各维度评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前后SF-36问卷各维度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前后SF-36问卷各维度评分比较(±s)

表1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前后SF-36问卷各维度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bP<0.01

体能 精神影响 社会活动 心理健康治疗前 43 63.51±10.29 53.19±8.62 67.04±11.25 56.22分组±10.14治疗后 43 54.20±9.78b 40.37±6.85b 53.26±9.14b 47.53±8.05b分组 体能影响 精力 身体疼痛 一般健康治疗前 43 46.31±7.92 60.37±9.86 64.27±10.30 65.46±11.23治疗后 43 41.37±6.34a 53.26±8.14b 52.49±8.85b 47.09±8.76b

3 讨论

传统肿瘤化疗药物选择性较差,在作用于肿瘤细胞分裂期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很大伤害,由于缺乏特异性,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原癌基因的表达产物,在许多癌症患者体内出现,EGFR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大部分癌症发生、进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通过干预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进行分子靶向治疗方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仅针对肿瘤细胞内的某个蛋白质分子、核苷酸片段或者基因产物发挥作用,代表性药物有吉非替尼、厄罗替尼、甲磺酸伊马替尼等,其中吉非替尼是这些靶向治疗药物中较为成熟的一种[1-2]。SF-36量表是WHO组织推广的普适性生活质量测量工具,由于其使用简单及信效度皆佳,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我们连续选择一组近期来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后者接受了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并采用SF-36量表各维度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统计数据表明,治疗结束后肺癌患者的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这些结论与另一些同类研究[3-4]结论相符。

从现代医学模式来看,癌症治疗目标不仅是为了单纯延长生存期,而是应以满意终点为出发点,为此反应健康状态和疗效判断不仅需要生物学指标,也应包括精神心理学测评和社会活动评估,生活质量已被确定为评估癌症治疗有效的近期和中、远期奋斗目标。本研究结果证实,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可明显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Yanmei Zou,Hua Xiong,Shiying Yu,等.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2009,8(9):495-497.

[2]刘华,蔡曦光,范临夏,等.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0):593-594.

[3]邹燕梅,熊华,于世英.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癌症杂志,2008,18(12):926-928.

[4]王慧娟,王启鸣,朱辉,等.吉非替尼治疗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势人群的临床观察.癌症进展杂志,2009,7(4):462-467.

猜你喜欢
吉非靶向癌症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靶向治疗 精准施治 为“危改”开“良方”
除痰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
癌症“偏爱”那些人?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