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科技论文的编辑与加工
——以《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为例

2012-11-21 02:55洪云飞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34期
关键词:流速储层区块

洪云飞

(长江大学期刊社,湖北 荆州 434023)

再议科技论文的编辑与加工
——以《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为例

洪云飞

(长江大学期刊社,湖北 荆州 434023)

青年编辑或编辑新手在科技论文的编辑加工中总存在一些问题,如摘要编辑格式不正确、摘要内容与文章内容不一致、文章层次不清、文字叙述与图表描述不符、公式的注解与公式的错误表达等等。以《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方面的科技论文为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科技论文的编辑与加工进行了深入探讨。

科技论文;编辑;加工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开辟有《数理科学与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石油工业技术》、《计算机科学与电子信息工程》、《机械与材料工程》、《土木与建筑工程》、《体育科学》、《自然科学教育》等栏目。笔者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基本上以上各个栏目的文章都有接触,也都参与过其中的编辑加工。但在互校的过程中发现,一部分青年编辑或编辑新手在科技论文的编辑加工中总存在一些问题,如摘要编辑格式不正确、摘要内容与文章内容不一致、文章层次不清、文字叙述与图表描述不符、公式的注解与公式的错误表达等等。究其原因,是这些编辑还没有真正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窍门,换一种说法,就是在科技论文的编辑和加工中没有“用心”,没有深入到论文中去。为此,笔者以《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方面的科技论文为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科技论文的编辑与加工进行探讨。

1 看论文的主要部件

对1篇可以发表的科技论文,不要拿着就去编辑,而是首先要多看几遍。这几遍中的第1遍就是看文章的主要部件。主要部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参考文献以及英文摘要等等。看文章的主要部件主要是看文章的各个部件是否齐全,部件格式是否标准等。

2 看论文的层次

2.1看文章摘要是否与文章主体层次一致

现在在数据库检索文章,很多数据库都可以免费提供文章的摘要,而要阅读全文很多数据库都是要收费的。因此,大多数人判断1篇文章是否对自己有参考价值都是依据文章的摘要部分。所以文章摘要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相当于1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笔者认为,文章的摘要就是要反映文章的大体研究内容,应该包括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所得到的结果。看文章摘要是否与文章主体层次一致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文章的主体层次了解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从而了解文章的摘要是否与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致,是否能反映文章的研究内容。不一致的可以帮助作者修改或者提出修改意见让作者修改。

2.2看文章的标题层次是否清晰

1)一级标题 1篇科技论文的大体层次也就是3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看文章的一级标题是否清晰,主要就是看是否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3个部分。

2)二级及以下标题 二级及以下标题是否清晰,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对应上一级标题。必要时编辑过程中编辑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具体表达意思提炼小标题,使文章更有层次感,让作者和读者觉得更有可读性。有层次、有小标题的文章肯定比一段或几段直接叙述到底的文章更让人赏心悦目!

3 “用心”细看

3.1公式的注解

文章中出现的公式及公式中的变量,一般是要求其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给出其含义的解释,有的有时候还要补充单位。所以公式出现的时候,一定要“用心”依次去看公式中出现的每一个变量,看其是否都有对应的解释。编辑的目的和作者的想法有时候是有些出入的,有时候作者觉得可能这些都是想问题或者本行业的人都熟悉,但是编辑的目的是让大多数的读者能够很轻松读懂这篇文章,所以编辑一定要坚持编辑原则,让作者补充完整。

3.2公式正误的细心挖掘

很多编辑看见公式怕,所以在编辑过程中就会以为相信原稿,特别是专家学者的稿件,根本就不会去怀疑公式的正确性,往往会造就一些错误。笔者认为,编辑要有怀疑眼光,对于公式的正确性可以如下处理:

1)对公式进行推导 对于利用简单数学方法得到的公式,编辑可以顺着作者的思路把公式重新推导一遍,从而判断其正确性。笔者在刚参加编辑工作时曾遇到一篇研究生写的署名导师第一作者的文章(这个文章当时还是有导师的亲笔签名),该文章主要是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一个公式,然后由这个公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一些结果。结果文章在主编终审的时候发现公式出现了问题,主编顺着作者思路推导的时候发现作者所得到的公式掉了一部分式子,这样就造成无法得到后面的分析结果。在确定这一结果后,笔者马上联系第一作者,经过反复推导作者也承认确实存在错误,后来就主动撤稿了。所以,笔者认为不管是谁的文章,都要对公式进行认真推导。

2)通过公式左右两边单位推敲 笔者以某一篇论文中的几个公式为例进行说明。

例1[1]1个区块各计算单元的累加体积储量由下式计算得到:

(1)

式中,N为1个区块各计算单元的累加体积储量,104m3;n为1个区块中的计算单元数;Ai为1个区块中第i个计算单元的含油面积,km2;hi为各计算单元有效厚度,m;Φi为各计算单元有效孔隙度,%;Soi为各计算单元原始含油饱和度,%;Boi为各计算单元原油体积系数。

1个区块各计算单元的累加质量储量由下式计算得到:

(2)

式中,Nz为1个区块各计算单元的累加质量储量,104t;ρoi为各计算单元地面原油密度,g/cm3。

说明通过式(1)两边单位的核算,笔者发现Boi的单位应该为m-3(实际上应该无量纲),带入到式(2)中计算,式(2)右边单位为g/cm3,而左边Nz为1个区块各计算单元的累加质量储量,单位为104t。因此式(1)和式(2)中肯定有一个是错误的。后经作者核实,公式存在问题,正确的应该为:

3.3图表的处理

在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各个栏目中,化学与环境工程、石油工业技术这2个栏目论文的图表是最多的,编辑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及单位、表中一些简写变量的含义及单位没有交代和文字叙述与图(表)描述不相符。

1)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和单位及表中一些简写变量的含义和单位 笔者认为,看到一个图或者表时,首先就应该看其横纵坐标的含义和单位或表中一些简写变量的含义和单位是否标注和是否标注齐全。

2)文中文字叙述与图(表)描述不相符 这里以1篇论文中的图为例进行说明。

例2[2]水流速敏性。在水流速敏感性的试验中,通常将临界流速值选在渗透率出现明显拐点前的一个流速值,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丰502井储层的速敏指数为0.50,临界流速0.75ml/min,表现为中等偏强速敏。

例3[2]水敏性。储层敏感性评价标准中,采用水敏指数评价岩样的水敏性,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丰502井储层岩样水敏损害指数为0.002,表明该储层为无水敏。

图1 水流速敏性试验曲线图 图2 水敏感性试验曲线图

说明这里图1的横纵坐标分别是流量和渗透率,但作者却说“由图1可知,丰502井储层的速敏指数为0.50”,这个由图怎么也看不出速敏指数?同样,图2的横纵坐标分别是矿化度和渗透率,但作者却交代“由图2可知,丰502井储层岩样水敏损害指数为0.002”,这个也看不出来。后经与作者联系,作者也承认确实存在问题,于是将文字叙述分别改为:

在水流速敏感性的实验中,通常将临界流速值选在渗透率出现明显拐点前的一个流速值,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3#岩心采用地层水驱替,当流量逐渐增大至1.0ml/min时,速敏引起的岩心渗透率损害率为15.2%;当流量达到6.0ml/min时,速敏引起的岩心渗透率损害率为50.0%。表明丰502井储层的速敏指数为0.50,临界流速0.75ml/min,表现为中等偏强速敏。

储层敏感性评价标准中,采用水敏指数评价岩样的水敏性,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2#岩心采用矿化度为21254.73mg/L的地层水驱替并逐渐降低驱替用水的矿化度,直至用蒸馏水驱替时,岩心渗透率损害值小于0.2%。表明水敏损害指数为0.002,丰502井储层为无水敏。

4 结 语

青年编辑和编辑新手在科技论文编辑加工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逐渐解决。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用心”:编辑加工的时候切记不要只浮在表面,要“用心”深层次去挖掘,要沉心于论文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现文章中的问题,才能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有底气。

[1]张豆娟,陈存元,耿斌,等.改进的储量参数碾平算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2012,9(7):61-64.

[2]尹生清.苏北油田丰502井区储层敏感性试验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2012,9(9):46-48.

[编辑] 李启栋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12.063

G232.2

A

1673-1409(2012)12-N186-03

猜你喜欢
流速储层区块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巩固
输导层
——北美又一种非常规储层类型
基于边界探测技术的储层识别与追踪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基于储层构型研究的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表征
爱虚张声势的水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