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创新的“四重困境”

2012-11-22 05:57任陇婵
声屏世界 2012年1期
关键词:类节目电视新闻

□ 任陇婵

当今中国,所有的媒体新闻中,电视新闻无疑最“牛”。每晚7:00至7:30,无论你身在国内何地,打开任何一家电视台的主频道,都能看到央视《新闻联播》。由此,电视新闻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相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日新月异、天翻地覆,中国电视新闻的变化或许是最缓慢的。

困境一:互联网新媒体崛起,电视传媒传统优势丧失

科技进步始终是现代传媒发展的原动力,就像当年电视的崛起曾给报纸、广播带来巨大冲击一样,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媒体勃兴使电视的传统优势及行业界限被彻底打破。有学者认为2008年是中国电视的“拐点”,电视传媒借势奥运在整体上达到辉煌顶峰的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新媒体高速发展而步入“后电视时代”。

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广,催生出视频分享网站、视频点播、P2P播放平台及视频搜索等新业态,几乎使传统电视的可视性优势丧失殆尽,土豆、优酷、酷6、PPLIVE、悠视网差不多都摇身变成了“电视”,或者说在技术及效果上具备了电视的功能。Web 2.0时代SNS、即时通信、微博等网络传播工具的兴起,也对电视受众形成分流,对体制内的传统电视构成威胁。国家“三网融合”新政出台,电视与电信在传输、分发、增值业务等方面能够双向进入,使原有的信息、媒介传播格局被彻底打破,也催动了搁浅已久的各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跨区域整合重启,有线电视网络行业格局将发生实质性变化。

国内报刊、电视、广播、出版、广告等传统媒体都将眼光盯向宽带互动视频,纷纷提出“全媒体”战略,千方百计地为自己添加可视性功能。如2008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首开先河,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将原来单一的报纸分化为手机报、数字报等多种产品形态。2009年,新华社进军电视业,其全媒体概念既包括向媒体供稿,也包括做电视、手机、网络、大屏幕等终端。2010年,央广开始实施“三大业务”为主的“全媒体”战略:第一大业务是包括广告和节目制作的传统媒体业务;第二大业务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电视购物等新媒体业务,开播了 “幸福购物”频道;第三块业务是投融资,已着手在电影产业、动漫产业方面进行布局。电信业也提出“全媒体通信”,推动各种不同传输、传播形式和功能的融合,支持音频、视频、即时消息、手机短信、应用共享等各种媒介形态。这一切都印证了传统电视行业的全面破局,致使中国电视腹背受敌,成为众矢之的。

2010年,国内微博井喷开启了“全民报道”的帷幕。有限的140个字符,随时随地的信息关注、发布及转发,几乎能让所有的人都成为袖珍型“自媒体”。2010年几乎所有的公共事件都与微博有关。据CNNIC的最新统计,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迅速增长到1.95亿,增长率高达208.9%,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新浪微博已有2.5亿多注册用户,每天微博发布量超过9000万条。①事实上,微博已突破体制界限介入了新闻制作及播出的领地,“自媒体”人已开始与职业电视新闻人抢饭碗。

困境二:庙堂里的山寨模仿,电视新闻节目创新乏力

由于电视新闻制作和播出属于意识形态的敏感领域,广电总局明确规定电视新闻及新闻类节目必须由电视台自行制作,不得社会化、市场化、委托或外包,客观上决定了各级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必然是制播合一的 “小生产”方式,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视新闻内容、形式创新因害怕出导向问题而缩手缩脚,难以有突破。

一、央视范本,地方台逐级“山寨”。我国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可谓深具本土原创精神,央视的新闻类节目作为中国电视新闻的代表作,堪称将宣传与新闻及电视传播方式相结合的典范,在业界极具广泛的示范意义。央视一套为省、市、县级台提供了消息、现场报道、专题报道、社会访谈、监督调查等全套电视新闻类节目样式的“范本”,地方台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不论节目样式、结构、编排及主持人形象基本上都是依样画葫芦地模仿央视,节目创新方面为规避导向风险更是极为审慎,以求稳无咎为主,鲜有发挥余地。因此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只有央视是 “原装正版”,各级地方台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几乎都是“山寨版”,或可名之曰“庙堂内的山寨”。地方台真正算得上本土创新的电视新闻类节目,恐怕非方言类新闻节目莫属,如广州台的《新闻日日睇》、齐鲁台的《拉呱》、杭州台的《阿六说新闻》等方言节目吸收了相声、说唱等曲艺元素,以拉呱、侃大山的方式点评时事和报道社会、民生新闻,很快在各地招来成片仿制,许多节目除了方言口音不一样,节目样式大都差不多,其实也是彼此“山寨”了一把。

二、电视新闻的两大“标志性建筑”。中国电视新闻领域犹如一座以内向性、线性传播为主的体系完备、结构严谨的“城堡”,其中大大小小的群落均从官方语库中精心挑选四方板正、公文式的词汇,依照央视新闻类节目的模型搭建而成。央视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为两大“标志性建筑”,分别代表了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两大功能及样式——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一前一后占据央视每晚黄金时段,在主旋律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两个栏目的时长分别为30分钟(特殊情况会延长)和13分钟,30:13的比例也极符合以正面宣传为主、帮忙不添乱的原则。总之,一切都臻于极致、无可挑剔,作为绝对完美的标准样本,供省、市、县电视台悉心模仿。

三、“山寨《新闻联播》”的隐喻象征。2008年末,互联网上推出了胡戈以央视《新闻联播》为“恶搞”对象的“山寨《新闻联播》”。这个7分多钟的视频短片,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恶搞作品,而是自觉、有创意地在形式上对《新闻联播》去神秘化的后现代性尝试。它用隐喻和荒诞方式探讨金融危机、大学生失业、交通限行、上网成瘾的病理化等议题,既有调侃和嘲讽,也有思考与批判。这种实践本质上表达了自我意识逐渐苏醒和日益多元化的民间社会对封闭、僵化、垄断的中国电视新闻体制的不满,不仅传达出对主流电视新闻的宏大叙事及舆论引导力、影响力的质疑,也表明了尊重多元、非逐利的、非排他的、蔑视边界与等级、以共享和混杂为基础的文化态度。

困境三:娱乐节目畸形膨大,电视的新闻功能被弱化

电视娱乐类节目的滥觞是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及大众文化勃兴的必然产物,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建设及电视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开始电视娱乐节目仅限于电视台自制的专业歌舞曲艺类综艺节目,几乎是纯公益性节目,后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化而被定性为经营性节目,通常以项目的方式,以社会公司为主体实行商业化运作。商业化运作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电视娱乐节目产业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因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造成了娱乐类节目畸形膨大,进而导致了电视传媒新闻功能的弱化。

一、娱乐节目总量过大,挤占了新闻空间。目前各级电视台以“收视+广告”份额最大化为核心的运营模式中,“新闻+电视剧+综艺”被公认为对收视和广告贡献度最大的节目编排模式。据统计,2010年全国播出新闻资讯类及专题类节目占电视节目播出总量的23.65%;播出影视剧类节目占电视节目播出总量的44.48%;播出综艺益智类节目占电视节目播出总量的8.54%。②另据统计,目前34家电视上星综合频道中,日播新闻类节目时长达到2小时以上的只有 15家,所占比例 44%;每日黄金时段内(18:00-23:30)自办新闻类节目达到2档以上的有23家,所占比重为68%。③足见地方台新闻节目的制作、播出量偏少,因新闻节目所能带来的收视率和广告收益非常有限,不少地方台甚至将新闻类节目的比重压缩到极限。

二、娱乐节目山寨泛滥,冲淡了主旋律。版权保护不完善、竞争无序的畸形市场环境下,绝大多数电视台舍不得在原创节目研发上下血本,而是喜欢走山寨模仿的捷径。现有的电视娱乐类节目过度地依赖于“拿来”,要么是直接购买国外综艺节目版权的“原样拿来”,要么是在拥有国外节目版权基础上进行中国化改造的“拿来仿制”。通常是某强势台“拿来”国外的节目样式一旦成功,其他地方台便不厚道地予以“山寨化”,或照猫画虎,或改头换面,或依样克隆,弄出许多山寨版节目。荧屏上终日充斥着各种热闹非凡、五光十色的不健康、亚健康的娱乐节目,低俗化、媚俗化、庸俗化之风愈演愈烈,甚至一些地方台民生新闻、方言类新闻节目也出现了猎奇、搞笑、八卦等娱乐化倾向,不仅冲淡了主旋律,也回避和掩盖了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无疑偏离了主流媒体的“正道”和法律、道德的底线。近日广电总局颁发的“限娱令”,对过多过滥的娱乐类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同时要求上星综合频道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可谓适逢其时、正中“七寸”。

三、泛娱乐化及低俗化,扭曲了价值观。统观近年来一些卫视娱乐节目的运作情况,在文化、道德品位、格调方面往往呈“高开低走”态势。有的娱乐节目紧贴着社会道德伦理的“红线”,以玩三俗、打擦边球、搏出位来争夺眼球;有的娱乐节目颠覆了几千年来的审美心理原则,以示丑、露丑、窥丑、嗜丑刻意制造“趣味”,用“竞怪”制造一个个卖点;有些电视相亲节目,用一种极端粗鄙的方式,放大了婚姻中较为私密、负面或不那么体面的成分,既满足了表演者的“暴露癖”,又满足了观众的“窥视癖”……特别是以“拿来”为主的电视娱乐节目在进行本土化改造中虽然加入了创新元素和本土因子,但所传播的毕竟是西方电视娱乐节目的概念、构思、规程设计及价值理念。英国《卫报》评论说:“中国社会正在丧失道德规范的原因之一是有益健康的节目正被西方舶来的商业娱乐节目替代。”日本《东京新闻》称:“与中国的经济、国际政治地位蒸蒸日上相比,文化方面却被好莱坞和西方流行文化压制,处于‘文化赤字’状态。”④

困境四:体制内的多重桎梏,电视新闻的路越走越窄

我国的电视新闻管理体制是与现行政治体制、行政区划格局相匹配的,并呈对应关系。对于国内电视媒体来说,现行体制一方面保证了电视新闻的公益性事业性质,使电视新闻类节目成为中国电视最后一块非社会化、市场化的专属领地;另一方面也成为某种“桎梏”,使惯以老大自居的电视媒体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形势的变化,电视新闻创新总是在原地兜圈,常常以反应迟滞、失语等近乎“不作为”的消极方式维持着政治正确和导向安全,进而使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公信力下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电视的功能属性发生了深度迁移,由原来单一的政治属性延伸发展为政治、公共、经济三位一体的“三重属性”。从理论上说,电视传媒的“三重属性”体现了党和政府、媒体、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但是“三重属性”毕竟是三种完全不同的社会角色,各有其不同的使命责任、服务对象和价值取向。从实际运作看,电视媒体以发挥喉舌功能为第一位和整体上以“收视+广告”为核心的市场化运作中,其产业属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凸显;政治属性往往通过完成硬性宣传任务,被压缩到极限的几档电视新闻类节目守成式创新来体现;公共属性相对较为薄弱,每逢突发公共事件往往站在当地政府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公共媒体职能自然发挥不佳。

1983年中央确立了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电视建设得以快速发展。各级电视台作为所属行政辖区党委、政府的宣传工具,首要任务是为当地党委、政府服务,新闻报道形成了一套内宣为主、外宣为辅的宣传模式和话语体系。内宣通常是内向性和线性传播为主,各种正面报道、主题宣传、系列专题节目的时效性和新闻性不强,以地方台上稿为主的央视地方新闻几乎是清一色的 “表扬和自我表扬”;一些时效性稍强的新闻节目,往往以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为主,某些地方台甚至挖空心思,在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的出镜频次上玩“平衡术”;外宣多年来基本上是用本土化政治、宣传话语来进行国际化表达,在价值观、文化输出方面不具备挑战西方的“软实力”,在全球化传播中缺少话语权。这种情形下,“新闻节目做给谁看”就成了问题。

我国电视传媒行业具有较大的特殊性,电视市场化、产业化从一开始就受到体制及政策的庇护,使其极有限的市场开放和竞争避开了来自境外、行业外的种种压力,其市场化、产业化一定意义上说只是一种创收和弥补经费缺口的运营手段。体制不仅是电视新闻面对其他媒体竞争的保护伞,还直接变成了电视媒体日常经营的“行政资源”。体制资源几乎使所有的电视媒体患上了“体制依赖症”,一方面使电视业内相互克隆又相互拆台的各种的恶性竞争越来越严重、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又使业外竞争异化为强化行业壁垒,暂时将业外有可能对其构成威胁的不利因素挡在外面,当然也将一切来自外部的机遇、互补性要素统统挡在外面。实际上已造成了国内电视新闻领域日渐窄化、内向化和整体上呈萎缩态势。

综上所述,新媒体崛起、三网融合、原有的信息媒介传播格局被打破的大背景下,对长期以来徜徉于“庙堂”之内四平八稳的电视新闻构成了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微革命”对电视新闻是一次全方位的触动。中国电视应抓住契机推进自身理念、体制、机制的深层变革,加快完成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充分发挥电视的专业特质和传统优势,确立以新闻为本位的传播理念和运营战略,通过构建覆盖广泛的新闻采集网络和适配的电视新闻流水线,全面推进电视新闻创新,强化一线直播,倾力打造电视新闻品牌等举措,有效提升电视新闻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在把握导向、掌控核心资源、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适度开放电视媒介平台,全方位整合业内外资源,有效提升电视新闻的前瞻性、时效性和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类节目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类节目的采访技巧研究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