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平面广告图形语言中的传统文化基因

2012-11-22 06:38陈旭辉,舒晶
电影评介 2012年8期
关键词:符号传统文化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使传媒的发展产生巨大变化,网络多媒体传播形式对传统的广播、报纸、电视三大媒体产生较大冲击。网络技术的普及让人们获取信息,以及购买的方式等发生了转变,网络趋于人性化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这个方面,成为人们的“新宠”。网络让人与人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距离逐渐在缩小,商业社会中信息传播手段与力度的竞争成为新时代的话题,对于人们喜闻乐见的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创新,将显得十分重要。全球化、国际化、多元化进程的今天,设计的多元化、本土化特色道路探索,不仅是中国也是其他国家共同的设计目标。如何继承、创新传统文化符号语言形式,达成信息间的有效沟通,仍是当下值得思考与探索的话题。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五千多年来连绵不断的文明精粹,并且能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精髓,而发展成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极具生命力的文化类型。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正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不断改造世界,相互交流中创造的特殊文化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图形符号对平面设计视觉语言构建有重要的作用。正如李砚祖先生曾在“建立中国的设计艺术学”一文中所指出的:“民族艺术和传统是包括现代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的母本和源泉。发展中国的现代设计,一方面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扶持和借鉴先进的设计经验与方法;另一方面,则需要立足于本民族的艺术与传统。在一定意义上,民族性的往往既是世界性的、也是现代的。”鲁迅等先生也曾倡导“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1]”虽然话语有一定局限性,但说明深挖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符号具有一种指称关系,体现一种事物指称或替代另外一种事物的关系,其可以是同一种事物也可以是不同的事物,是可以感知的意指的事物,但必须通过约定俗成的形式达到统一,须通过人的精神活动转化而成,可涉及到关系、性质、情感、观念等。由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浓缩的传统文化符号,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广泛性。在现实中如何着手研究传统文化符号,在设计中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符号的度,张道一先生曾经在《艺术学研究》代发刊词《应该建立“艺术学”》一文中如是说:“民间美术学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具有社会变异的因素,与古代文明史相关联,与古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同步或占同等位置,并与历史上的哲学观点,政治主张,审美心理等多种因素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唐家路、潘鲁生先生也认为:“作为文化现象的民艺研究。我们在以往对民艺或民间美术的研究中,已确立约定俗成的概念,即‘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它是最直接的,相对稳定和静止的可视形象或现象。作为文化而存在,它表现为符号的载体,通过形象的语言展示出一种文明的结果,具有着形象的内涵和表征的文化意义。[3]”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既体现在艺术作品形式内也包含在生活过程中,既有大传统(精英)文化又有小传统(通俗)文化。正是这种不同的文化基础、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传播传承方式之间的联系、渗透、纠结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谓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五千余年的发展,综合众家之长,保留了“天人合一” 、“自强不息”、“中庸和平”等大量的积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看作是造物设计的一个基本观念,其产生在西周时期,当时人们认为上天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而赋予人格化的神,希望得到上天的保佑,“天人合一”最初体现为一种“神人”关系、“神人相通”的关系,后经庄子、张载等人发展,提出了著名的“与天地和其德”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界的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性原则,这对于个人道德与个人修养、及精神的开发等有十分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如《易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论语·子路》里所讲的“刚毅木讷近仁”等语句,充分说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讲“中庸和平”的思想,孔子在《论语·学而》中主张“礼之用,和为贵”,老子的“柔弱之道” 与“不争之德”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有容乃大”的气魄,这些都充分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平共处,圆融无碍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是宽大融合的文化,重视宇宙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所同于我们现在世界所追求的“和谐”观。

中国传统文化走过了“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儒道释拼接” 、“多元文化”并存等历程,各时期不管是作为封建统治阶级还是老百姓都以德、礼、仪、仁、信、孝等为思想准则,宣扬积极向上、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吉祥如意等美好意愿,社会舆论则是其维护与评价的基础。传统文化抽象的思想精髓,直接表现在人们喜闻乐见的具象符号如:年画、雕刻品、刺绣、蜡染、泥玩、剪纸、版画等众多的民间艺术形式符号内。传统文化好比艺术创作的根基,正如李砚祖先生所说的那样“民间工艺的生产、交换结构和条件、决定了民间工艺纯朴率真的品格。乡情、乡音,土风、土宜,它培育着一方人,又熏陶着一方人。[4]”民间工艺形式不同于贵族统治阶级讲究的那种浮华、奢侈的美,而以质朴的形式保留着纯朴、纯洁的美,这种“土”气正是普通人民所赞扬的美,也正是这种“土”(乡土、本土)气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文化经五千余年延续不断的发展,演化出一些集思广益经典的图形符号,这些视觉化符号具有一定约定俗成的“集体性潜意识”,设计正是利用积淀在图形中的这种共性的象征性,表达特定的信息。如:用柏树枝和柿子、大橘组合的传统图形以谐音称作为百(柏)事(柿)大吉(橘),小孩手拿如意骑在大象身上的图形寓意为吉(骑)祥(象)如意;盘长与葫芦组合谐音双关称为万(蔓)代长(肠)久;通过相互颠倒的儿童组合成的“四喜童子”寓意事半功倍、子孙万代;牡丹寓意富贵、鲤鱼寓意利余等等。陈绍华先生设计的2008年申奥标志可以说有中国结“盘长”的影子也有民间游戏“蹦手线”的影子,招贴作品“平面设计在中国”运用传统服饰的元素表现中西结合的主题;香港设计师韩秉华先生1999年设计的“苏州印象”招贴作品,使用具有苏州当地特色的窗户元素表现主题;靳埭强先生设计的“自在”环保花纹纸系列海报作品用鲜明的传统图形符号元素,很好的诠释了那种对“边缘境域”的“行也自在”、“玩也自在”的悠然自得生活精神。

艺术设计者创意、设计的过程好比是一次信息编码的过程,受众接受信息过程可看作是重新解码的过程,但这种游戏式的信息交流过程,却要归属于某个时代下特定的文化基础之上,受群体文化修养、大众审美、社会舆论等约束。不同的时代背景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潮流,一般以流行时尚化的视觉文化符号特色,作为一个时期的信息诉求主导。平面设计视觉元素正是利用在特殊阶段下,符合大众的文化心理及审美心态等抽象化的图形、符号语言来诉求某种信息。图形符号是信息的载体,其能指所指性质并不是万能的一成不变的,在时代发展演绎中或多或少有时代观念审美的流露。

设计是人在生存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造性活动,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状态,可以说平面设计是见证人类社会一个时期文明发展的缩影,浓缩了大量智慧经验的结晶。人类早期商业活动中的平面广告设计,依靠的是文化的一种“约定俗成”达成共识,并不是某个人的突发奇想,这种“约定俗成”可以说包含了广大人群美好的愿望与期盼等,通俗表现为一种广义的吉祥和美好精神。正如所言:“如果说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那么,传统的吉祥追求就是这个积淀的‘核’”[5]。中华文明虽然已发展数千年之久,但这个核心精神永远是年轻的,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精神财富,因此,传统文化符号作为艺术设计活动的创意源泉,当之无愧。

注释

[1]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系.设计艺术学研究(第一辑)[C].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9):06.

[2]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3):21.

[3]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3):13.

[4]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6):317.

[5]范伟.中国古代广告设计[M].长沙:岳麓书社,2004.(5):19.

猜你喜欢
符号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符号的由来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