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暗骑士》中的人物塑造

2012-11-22 07:59吴林锡申一植
电影文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二元论升华

吴林锡 申一植

[摘 要] 近年来,欧美的超级英雄类型片市场重归火爆,《钢铁侠》《神奇绿巨人》《美国队长》《黑暗骑士》等电影争先恐后进入大银幕。这类超级英雄片的回温,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功不可没,随着他2005年的作品《蝙蝠侠:侠影之谜》诞生,超级英雄类型片似乎重新找回了春天。本文以他2008年的作品《黑暗骑士》为例,通过分析电影中的角色塑造,来尝试解析诺兰的电影密码。

[关键词] 超级英雄类型片;心理剖析;二元论;升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黑暗骑士》称得上是欧美电影市场超级英雄系列类型片的救市之作。在此之前,几乎每一部超级英雄电影都致力于塑造主人公“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以此来圆银幕下观众的英雄之梦,在这些电影里,英雄打败坏人拯救世界似乎已经成了颠覆不破的真理,这种做法诚然无可厚非。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特效的发展,观众的口味变得更加挑剔,单调的故事情节,刻板的人物塑造已经严重阻碍了超级英雄系列类型片的发展。蝙蝠侠作为DC公司旗下的老牌英雄,先后经历了蒂姆·伯顿、乔·舒马赫等导演之手,前后共拍摄了四部电影。可惜的是,和超人一样,随着时代浪潮的发展,《蝙蝠侠》这部曾经辉煌的英雄电影票房渐渐沦落,成为一块可有可无的鸡肋。

作为一个新锐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敏锐地觉察到了新时代观众们的真正诉求,在2005年接下了华纳公司的电影《侠影之谜》的导筒之后,他对原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和修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蝙蝠侠”这个经典的英雄形象,他摒弃了以往“高大全”的故事叙述模式,把蝙蝠侠的成长历程细致地剖析在观众面前,让英雄走下神坛,走近观众,成为凡人。这一做法在当时获得了巨大的好评,诺兰也因此获得了2008年蝙蝠侠系列的第二部电影《黑暗骑士》的执导权,在第二部电影之中,诺兰延续了前作的风格并将之发扬光大,以弗洛伊德心理学和二元论为执导思想,试图从哲学层面上更加深入地探讨人性,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角色形象。下面就以《黑暗骑士》为例,对电影中的几个重要角色进行分析。

一、《黑暗骑士》中的人物众生相

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全剧的主角蝙蝠侠自然是整部电影最着力表现的角色。系列故事的一开始便交代了,蝙蝠侠的真实身份是歌谭市最大的富豪汤马斯·韦恩的独子布鲁斯·韦恩,幼年时由于失足掉入蝙蝠洞之中而对蝙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少年时亲眼目睹自己的父母被抢劫犯枪杀而对犯罪分子产生了强烈的仇恨。为了能够亲手打击犯罪,他不惜抛弃万贯家财,独身一人满世界流浪,学习各种打击犯罪的方法。学成归来的布鲁斯·韦恩回到歌谭市,在韦恩庄园的地下建造了一个秘密基地,并以自己曾经最害怕的生物“蝙蝠”作为图腾,带上面具在深夜之中游走于大街小巷制裁犯罪。

小丑这个角色之所以当之无愧地成为《黑暗骑士》中最经典的存在,并不仅仅是由于希斯莱杰完美的演绎,也是由于编剧和导演对该人物的用心塑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丑可以说是整部电影惟一的赢家,他巧妙地摧毁了歌谭市的“光明骑士”哈维,轻描淡写地掌控了整个歌谭市的黑帮,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整个歌谭市推向了混乱的边缘,最终还把蝙蝠侠和自己拉到了同一个道德层面上接受世人的批判。就是这么一个厉害角色,却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从哪儿来的,除了两次犯罪过程中对自己脸上伤疤来历的介绍(很有可能是他自己编的),整部电影对于小丑的来历都是语焉不详,“他没有名字,没有身份证、驾照,没有指纹,衣服是定做的,口袋里除了刀子只有线头”。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谜一般的人物,却拥有冷静的头脑和残酷的手段,在嬉笑怒骂中,将蝙蝠侠和歌谭市的各种力量玩弄于股掌之间。

哈维和瑞秋是恋人,又是一心维持正义的歌谭市检察官,他训练有素,信仰法律,信仰秩序,相信理想社会的存在。在哥谭市的市民眼里,他才是真正的希望,就连蝙蝠侠都说过“歌谭市需要的不是我,而是哈维,他才是歌谭市市民真正的希望之光”。相对于蝙蝠侠的暴力手段,他可以通过合法的渠道去惩戒恶人,打击犯罪,维系住人们的希望,他代表了光明体制的力量,这一点是体制外的蝙蝠侠永远做不到的。他的出现,才是歌谭市里光明力量与黑暗力量角逐的真正需要。

最后要说的是歌谭市的市民,他们是歌谭市所有黑暗和光明利益集团的根基,是他们的利之所依,也是蝙蝠侠和哈维众人坚持与黑暗战斗的理由。从宏观上来说,这是一个没有立场、没有主动意识的群体,蝙蝠侠把他们当做至高的宝物而珍视,小丑却将他们视为最虚伪的群体而玩弄。在歌谭市发生的每一次战斗都和他们有关,他们首先是暴力的承受者,却又很容易受诱导变成新一轮的施暴者,因为他们具有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小丑和蝙蝠侠都完全无法抵抗的。

二、“二元论”在角色塑造中的运用

前文中不止一次提到过,《黑暗骑士》中的人物塑造是建立在哲学层面之上的,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是立体的,丰满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每一个角色进行深刻的心理剖析并进行形象的刻画,这几乎是一个庞杂且不可能的任务,而诺兰能够举重若轻地做到这一点,可以说都是“二元论”的功劳。

我们以往看电影,尤其是超级英雄类型片,总会发现好人永远是好人,他们从头至尾不会做一件坏事,而反之亦然,坏人则永远是坏人。久而久之给我们这些观众造成一种审美疲劳,为什么超级英雄都是一个样的呢?幸好《黑暗骑士》跳脱出了这个框架,在片中我们会看到,几乎每个角色都拥有两种身份。蝙蝠侠可以是高科技武装到牙齿的打击犯罪者,也可以是西装革履的花花公子;小丑可以是戴着面具抢劫银行胡乱杀人的罪犯,也可以是将黑帮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阴谋家;就连最接近于超级英雄“高大全”形象的检察官哈维,在经历大火毁容、痛失爱妻之后,也摇身一变成为曾经重案组众人口中的犯罪分子“双面哈维”。这些角色的双重身份正是从一个侧面暗示了我们“人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正如笛卡尔在其著作《哲学基础》中提到的,物质分为表象和实质,我们的所见并不一定就是现实。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以哈维为例进行分析,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二元论”的精确性,哈维人如其绰号“双面哈维”,他的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有光的地方必然会有影子。”他对邪恶的理解,并非像蝙蝠侠那样亲身体验,而是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的结果。小丑曾经说过,这些所谓的文明人,不到威胁自身的利益的时刻,谁也不想做出一副正义凛然的造型。这就是哈维的致命弱点:他从未深入过黑暗,所以他不了解黑暗。他们忙于指正这个社会的黑暗,却从未正视过自己心中的黑暗面。他则过于脆弱,过于偏执,原本他信仰正义是因为他相信正义是绝对公平的,而一旦这个信仰随着瑞秋的死而分崩离析时,他的信仰立刻崩塌了。片中曾经不止一次地给出哈维爱靠抛硬币解决问题的暗示,这正是哈维心中的阴暗面所在,在经过小丑的点化之后他才明白,他一直信仰的公平,其实是建立在小丑信仰的混乱之上的。于是他修正了自己追逐公平的道路:之前是通过法律,现在是通过硬币。秉承小丑一贯的风格,哈维的突变其实并不完全是小丑塑造的,而是他心目中同样信仰混乱的“本我”超脱信仰法律的“自我”,导致精神失控造成的。

同样的“二元论”思想,我们甚至可以用来分析电影里在歌谭市中生活的每一个市民,根据小丑的逻辑,“在绝望的环境里,这些所谓的‘文明人就会脱下伪装,变成互相撕咬的怪物。”因此,在最终的善恶大决战中,小丑将无辜的市民和罪犯分开在两条船上,每条船上都放有炸弹,两艘船上的人彼此持有对面船上炸弹的遥控器,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几乎两艘船都立刻陷入了难以控制的混乱之中,紧接着,导演特意安排了一个看起来面相最为凶恶的罪犯抢走了遥控器,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引爆的时候,他却果断地将遥控器扔出了窗外。众人在这场“囚徒困境”之中与小丑的博弈胜利,成为照亮歌谭市无尽混乱的一束希望之光,也给了蝙蝠侠和戈登等光明力量奋斗下去的力量。因此,在电影的最后,与其说是蝙蝠侠击败了小丑,不如说是歌谭市众生的良知击败了小丑,也为蝙蝠侠悲壮的牺牲带来了崇高的价值。

三、导演手法及其想表达的思想

整部电影,通过“二元论”的洗礼以及导演不遗余力的表现手法,观众看到的是善恶两个阵营之间彼此的互相对阵与激荡。除了小丑外,哈维跟蝙蝠侠的人性挣扎与机率辩证、善与恶的互相对立以及控制整部电影的小丑所创造出的灰色混沌。

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蝙蝠侠、哈维和小丑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配乐和镜头语言。蝙蝠侠每次出场总是以能够囊括全身的大景别来拍摄,并且总是配上低沉有力的弦乐,代表蝙蝠侠致力追求的理性与平衡,然而整部电影蝙蝠侠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战无不胜;小丑甫一出场镜头便变为大量的面部或肢体特写,配上嘈杂的电子乐嗡鸣声,让人感到小丑自身代表混乱和不安;哈维则多以中规中矩的半身中景和特写相结合,配上传统的钢琴、弦乐等合奏及偶尔变调,给人安宁镇定却又潜藏着一丝危险的感觉,正符合了哈维“光明利落地出场,疯癫邪恶地结束”的人物主线。导演通过台词塑造,电影音乐、画面的使用,无时无刻不在致力于提醒我们每一个人“表象之下未必即真理”,我们在这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挣扎与困境,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暗面,即使是超级英雄也不例外。

幸好,在电影的最后,导演并没有毁灭我们所有的希望,在电影的最后,他手下留情地安排了一场歌谭市市民在“囚徒困境”中的自我救赎以及一场“好警察”戈登在众人讨伐蝙蝠侠之时对自己的儿子(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未来的希望)为蝙蝠侠的自我牺牲辩解的戏份,当整个歌谭市陷入混乱边缘,惟一带来光明的希望哈维也堕入黑暗的时刻,蝙蝠侠挺身而出,扛起一切罪名,为歌谭市人民保留了黑暗中的最后一点光明,自己默默忍受警察的追捕和世人的唾弃。这一刻,他做出了类似于古希腊悲剧式的自我牺牲,在挽救歌谭市于水火的同时,也真正完成了一次从凡人到英雄的升华。就如同古希腊悲剧不仅仅是悲剧而已,它象征了一种终极关怀,远远超脱于宗教和道德训教之外一样。经历了这种升华后,蝙蝠侠将不再仅仅是布鲁斯·韦恩,也不再是“一个有异装癖的暴力狂”,而成为正义的象征,成为一种人文关怀以及信仰,成为平衡光明和黑暗之间的一个重要支点。

四、结 语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是: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正义为何,又如何去战胜邪恶。超级英雄的电影世界塑造了那么多正义的英雄,却很少有电影愿意深入探讨英雄的心理。这就使得银幕上的那些“高大全”形象变得如此虚假,如此遥远,缺乏说服力。这也是超级英雄电影曾经一路低迷的原因之一,其实,真正完美的角色,不害怕被写得“高大全”,因为好的导演不会只简单地罗列他的优点和缺点,而会把他放在一个同样完美的故事里面,让他受制于故事的前因,承担起故事的后果。克里斯托弗诺兰做到了,他用了150分钟的时间让我们见证了一个超级英雄成长并升华的过程,并为此感同身受,希望电影人们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超级英雄电影,让我们在享受观影快感的同时,能够发人深省,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2] [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3] [美]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4] [德]黑格尔.逻辑学(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 [法]笛卡尔.哲学原理(第一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作者简介] 吴林锡(1983— ),女,吉林辽源人,东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201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长影集团电影频道编导。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暌恢玻1979— ),男,辽宁开原人,长影集团电影频道剪辑。主要研究方向:影视剪辑、影视特效。

猜你喜欢
二元论升华
贪吃蛇升华记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基于二元论视角分析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共同发展问题
古希腊神话与欧洲文化的二元论思想
现代性“二元论”话语下他者化的中国如何走出“正当性”言说困境
法律人思维的二元论?——兼与孙笑侠教授商榷
从管理到治理是一种升华
音乐的构成——声·音·乐的层次升华(二)
教育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
关心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