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下分析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研究

2012-11-23 09:13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外旋X光股骨头

向 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 超声影像科,湖北 武汉43003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医学界至今尚未解决的一种疑难疾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关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一直存在争议,其临床治疗效果主要依赖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而影像学在其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效果分析,传统的评估方法是采用X线平片的方法进行评估[3],但其只能评估二维平面,且在拍片时对股骨的位置要求较严格[4]。随着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已被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效果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从多角度观察被扫描物体,且不受患者体位的影响。但关于B超评估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评估髋关节置换效果,探讨其对全髋关节置换相关矫形手术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的142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疾患患者,男95例,女47例,其中双髋置换8例,单侧髋膝同时置换4例,单髋并双膝置换及双髋并双膝置换各l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49.8±4.5)岁。术后对142例患者进行1-2年随访,所有均得到随访。

1.2 方法

采用Aloka5500线阵式实时扫描仪,患者取侧卧位,采用4MHz线阵超声探头常规扫查患肢,重点探查全髋关节置换部位。所有随访指标的评估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

1.3 诊断标准

关节囊及外旋肌修复标准[5]:修复部位软组织缺损少于整个后方软组织宽度50%为连续性好或修复成功。

骨溶解判断标准[6]:线性骨溶解指假体与骨性髋臼之间出现的光滑、连续,宽度较一致<2mm;局灶性(膨胀性)骨溶解指假体与骨性髋臼之间出现的局灶性、圆彤或扇贝状、宽度>2mm。

假体松动判断标准[7]:外展角的角度改变>5。或水平方向、垂直方向距离的改变>5ram或臼杯周围3个区域内出现连续的透亮线。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t及χ2检验,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在其B超检测中,不连续部位出现液性暗区,而后其他等软组织会呈现不同回声的B超图像。关于两种方法的测量并发症的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确诊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X光相比,B超下肢深静脉血栓例数明显多于X光诊断结果(P<0.05),而关节囊及外旋肌修复例数明显少于于X光诊断结果(P<0.01)。而两种方法的骨溶解及假肢松动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未经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严重的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8],但其术后并发症一直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如术后脱位、无菌性松动及骨溶解等问题。在全髋关节置换效果的临床评价中多采用X光诊断。但X线检测无法直接对全髋关节置换进行观察,需要不透的金属物标记,易受金属物安放位置及检测时下肢旋转角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其检测的可靠性受到影响[9]。与X光相比,B超下肢深静脉血栓例数明显多于X光诊断结果(P<0.05),而关节囊及外旋肌修复例数明显少于于X光诊断结果(P<0.01)。而两种方法的骨溶解及假肢松动无显著性差异(P>0.05)。揭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关节囊及外旋肌修复在B超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评估中占优势。因此,B超评估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准确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1]Hedley AK,Hendren DH,Mead LP.A posterior approach to the hip joint with complete posterior capsular and muscu]ax repair.J Arthreplasty,1990,5Suppl:557-66.

[2]张 晖,裴福兴,杨 静,等.非骨水泥性髋骨就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的临床及影像学评估[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7):510.

[3]张如忠,陶惠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X线立体成像分析的早期评估[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3,24(2):106.

[4]杜心如,卢世壁.股骨上段髓腔角度几何形态学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24(5):506.

[5]Su EP,Mahoney CR,Adler RS,et a1.Integrity of repaired posterior structures after THA[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6,(447):43.

[6]张 晖,裴福兴,杨 静,等.混合型全髋骨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期评估[J].中华创伤杂志,2007,27(8):590.

[7]戴 闽,艾江波,帅 浪,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评估[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3):133.

[8]Fyda TM,Callaghan JJ,Olcjniczak J,et al.Minimum ten-year follow-up of cemented 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ostc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Lowa Orthop J,2002,22:8.

[9]周一新,郭盛杰,陈 涛,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囊及外旋肌修复的B超观察[J].中华骨科杂志,2009,29(6):530.

猜你喜欢
外旋X光股骨头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肩周炎患者康复锻炼小妙招
仿生武器大揭秘
保留外旋肌群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给动物拍张X光片
人眼X光
特定肩关节康复运动对肩外旋肌的激活效应
少林小武功(二)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