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乌兰猪场猪蛔虫病感染调查及防治

2012-11-23 07:06张长英侯正录
中国兽医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蛔虫养猪场驱虫

张长英,侯正录

(青海省乌兰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 乌兰817100)

1 基本概况

本县利农养猪专业合作社,2011年初存栏生猪2 819头,其中种公猪37头,能繁母猪484头,哺乳仔猪732头,保育猪1 046头,育肥猪520头,全年繁育仔猪1.23万头,育肥出栏生猪2 484头。兴旺养猪专业合作社,2011年初存栏生猪984头,其中种公猪5头,能繁母猪52头,哺乳仔猪229头,保育猪405头,育肥猪293头,全年繁育仔猪1 456头,育肥出栏生猪1 038头。对两猪场所有猪只经视诊、问诊等临床检查,部分2~6月龄仔猪呈现食欲不佳,消瘦,营养不良,被毛粗糙、无光泽,生长缓慢,个头矮小等临床症状。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随机分别选择利农和兴旺两猪场各阶段猪只540头和300头,共计840头进行蛔虫虫卵检查,其中种公猪40头,种母猪200头,哺乳仔猪200头,保育猪200头,育肥猪200头。

2.2 样品采集 取刚排出的新鲜粪便20~30g/头,置于洁净小瓶中,标明采样时间、场名、舍号、年龄、品种、耳标等,带回实验室,置4℃冰箱保存、待检。

2.3 检查方法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收集虫卵进行镜检鉴定,按麦克马斯特氏法测定每克粪便虫卵数(EPG)。

2.4 判定标准 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大于1 000时可定为猪蛔虫感染,按此标准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强度。

3 结果及分析

3.1 本次共调查乌兰县规模猪场各类猪只840头,感染猪蛔虫242头,感染率在30.50%~45.00%之间,平均感染率为28.81%,平均感染强度(EPG)2 565(1 000~8 400)。其中:利农养猪场515头,感染猪蛔虫162头,平均感染率31.46%,平均感染强度(EPG)2 724(1 000~8 400)。兴旺养猪场325头,感染猪蛔虫80头,平均感染率24.66%,平均感染强度(EPG)2 244(1 000~5 800)。具体感染情况见表1~3。

表1 乌兰县规模猪场猪蛔虫感染情况

表2 利农养猪场猪蛔虫感染情况

表3 兴旺养猪场猪蛔虫感染情况

3.2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检查的各类猪只中,种公猪和种母猪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最高,育肥猪次之,保育猪最低,哺乳仔猪的感染率均为零,这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猪蛔虫反复感染所致。由于猪蛔虫发育周期较长,需2~2.5个月才能发育成熟排卵,哺乳仔猪的感染率为零,这并不表明哺乳仔猪没有受到感染,而是幼虫正处于在体内肝、肺等脏器中移行阶段。

3.3 利农和兴旺两个猪场间相比较,利农养猪场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要明显高于兴旺养猪场。这主要是兴旺养猪场在环境卫生、粪便清理、圈舍消毒、通风设施等饲养管理方面明显好于利农养猪场。

4 防治措施

调查工作结束后,根据调查结果采取了综合性防制措施。猪舍内的粪便每天清晨清扫和冲洗1次,粪便在离猪舍较远的地方堆集发酵。食糟在饲喂前用水冲洗,保持饲料和饮水清洁,避免猪粪污染。圈舍、产房、顶棚、走廊等场地每7d用20%鲜石灰彻底消毒1次,减少虫卵污染。饲养人员白天按时打开通风设施和天窗,确保猪舍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所有猪只用阿苯哒唑(甘肃武威新天马制药厂),按体重5mg/kg的剂量间隔2月驱虫两次,驱虫后的粪便及时收集,立即清除。通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经过近4个月的集中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调查中发现临床症状的猪只其精神、食欲、营养等状况明显好转。

5 小结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引起猪的一种内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腔内,幼虫主要侵害肝脏和肺脏,主要危害3~6月龄仔猪,成年猪多为带虫者。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哺乳仔猪感染率为零的情况下,猪蛔虫总的感染率为28.81%,平均感染强度(EPG)2 565(1 000~8 400),这说明乌兰县规模猪场猪蛔虫感染严重,危害较大。建议在粪便清理、圈舍消毒、饲料饮水等方面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每年定期进行两次全面驱虫,对2~6月龄的仔猪,在断奶后驱虫1次,以后每隔1.5~2个月再进行1~2次预防性驱虫。对新引入的猪只,应先隔离饲养,进行粪便检查,发现患猪,须进行1~2次驱虫后再并群饲养。

猜你喜欢
蛔虫养猪场驱虫
马副蛔虫的中草药防治试验研究
湖南省长沙市野猪源蛔虫分子鉴定
规模养猪场必备防疫条件及操作规程分析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犬寄生虫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