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笋竹两用林改建大径竹林技术初报

2012-11-24 02:56唐昌贻邱永华刘仙吴礼栋
浙江林业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毛竹林新竹竹材

唐昌贻,邱永华,刘仙,吴礼栋

(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浙江 遂昌 323300)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v.pubescens)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的特点。从竹笋方面来讲,我国己有上千年的食笋历史[1],竹笋不仅组织细嫩,清脆爽口,滋味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极好的食物品种。从材用方面来讲,毛竹材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竹竿高大通直,材质致密,收缩性小,弹性和韧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竹农就把竹材和竹笋同时作为竹林主产品经营,在同一竹林同时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竹材和竹笋,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但由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劳动工资的提高,每天所采挖的春笋产值己不足支付当天的劳动工资,致使竹林高产不能高效,对竹农培育竹林的积极性带来了影响。随着当前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毛竹作为一种经济林木在市场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胸径12 cm以上的大径级毛竹在加工以及特殊材料方面的应用,使毛竹大径材在市场上走俏,可是,在如何培育大径竹这一具体技术问题,系统的研究和报道却不多。为此,本试验试图在毛竹笋竹两用林基地中,选择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块,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大竹笋留养新竹的措施培育毛竹大径竹材,旨在为广大竹农探索一套花钱少、收效大的毛竹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毛竹林经营新技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浙江省遂昌县,28° 35′ N,119° 13′ E,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海拔165~ 172 4 m,土壤为山地红壤,pH 5.3 ~ 6.0,土层深度60 cm以上。年均气温为17.1℃,最高气温40.1℃,最低气温-9.7℃,年均降水量1 212.5 mm,大于10℃年均积温5 273.3℃,年均无霜期223 d,平均相对湿度79%。有隔年留养新竹、大小年明显的笋竹两用林基地10 000 hm2,2009年为春笋大年,平均立竹量1 900株/hm2,平均胸径9.8 cm,竹林年龄结构比例1,2,3度及以上竹株数比为40∶28∶32。全县竹产业产值达到7.03亿元,其中竹林培育业产值达到 1.8亿元,在竹林重点分布区,竹业的收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竹业收入占农民经济总收入的50%以上。

1.2 试验设计

采用多地点对比的试验方法,在全县竹林重点分布的应村乡和高坪乡(海拔>700 m)、三仁乡和新路湾镇(海拔 < 400 m)4个地点,选择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块,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大的竹笋留养新竹的措施,每个地点设2块固地样地(三仁乡叶姓农户,400 m2的方形样地2个;高坪乡罗姓、刘姓两农户,每户0.2 hm2;新路湾镇卜姓农户0.2 hm2、华姓农户0.13 hm2;应村乡应姓农户0.06 hm2、应姓农户0.07 hm2)。全林调查实施前和实施后当年留养的新竹胸径、立竹株数、竹材产量等生长指标。调查时间,实施前在2009年10月,实施后在2011年10月。实施时间,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

2 结果与分析

2.1 毛竹林分胸径变化

根据固地样地上测定的实施前和实施后新竹胸径数据,以每户或每个样地为单位,用加权平均法进行统计平均胸径,经整理,毛竹林分胸径变化见表1。

表1 毛竹林分胸径变化Table1 Change of DBH cm

从表1中可见,新路湾的毛竹林分胸径变化最大,平均增加2.15 cm,变化最小的是三仁乡叶姓农户,平均增加0.45 cm,总平均增加了0.94 cm。经t值检验,t值 = 3.07 7>t0.052.36 5,表明利用笋竹两用林基地,实施选择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块,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大的竹笋留养新竹的措施,对毛竹林分平均胸径有显著的增粗作用。而各个乡镇之间毛竹林分胸径变化差距大的原因是 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使毛竹遭受很大的损失,2009年春笋大年时,为尽快让毛竹林得到恢复,采取尽量多留养新竹的措施,因此,部分小径笋也就被留养为新竹。这样,受灾严重的应村、新路湾、高坪3个示范点2009年新竹平均胸径就明显低于受损较轻的三仁示范点;毛竹林分平均胸径增加后,说明大径材的母竹数量在增加,有了大径材的母竹就一定有粗壮的竹鞭,因此,毛竹林分胸径的增粗,为以后留养粗壮的大径竹创造了物质条件,对培育大径竹带来了希望。

2.2 毛竹大径竹立竹株数变化

根据固地样地上测定的实施前和实施后毛竹胸径数据,以每户或每个样地为统计单位,将每个统计单位中胸径≥12 cm以上的立竹株数与每个统计单位的立竹总株数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

表2 大径竹立竹株数百分比变化Table2 Change of large diameter bamboo number%

从表2可见,经过对林分选择、竹林结构调整、竹林养分提高、新竹产量和质量控制等技术措施的实施,毛竹大径竹立竹株数百分比由2009年的37.83%上升至55.80%,提高了17.98%,经t值检验,t值= 4.04>t0.013.499,表明利用笋竹两用林基地实施选择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块,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大的竹笋留养新竹的措施,对提高毛竹林分中大径竹立竹株数百分比有极显著的作用。从各试验点看,高坪、新路湾、三仁3个试验点的母竹胸径≥12cm的立竹株数百分比均达到45.8%以上,最高的三仁两个样地,己达到86%以上。由此可见,只有应村示范点的毛竹大径竹立竹株数百分比与周芳纯教授提出的在一块竹林内凡大径竹株数占总株数30%以上者,即为大径竹林分标准[2]的最低条件还差2%。但从2009年与2011年之间应村示范点的毛竹大径竹立竹株数百分比来看,一度之间就有14.65%的差别,还有大径材的母竹数量增加后,地下粗壮的竹鞭数量也就随之增加,这对增加大径材的毛竹立竹株数有利,所以,说明本试验所采取的培育毛竹大径材技术是可行的。

2.3 林分立竹竹材质量变化

根据固地样地上测定的实施前和实施后林分立竹胸径数据,按第2类、第3类毛竹林胸径—质量表[3]查表得出每株立竹质量,以每户或每个样地为统计单位,计算出单位面积立竹竹材质量,结果见表3。

表3 林分立竹竹材质量统计Table3 Bamboo weight kg·hm-2

由表3得出,实施前平均立竹质量29 385 kg/hm2,实施后平均立竹质量39 450 kg/hm2,比实施前增加34.3%。经t值检验,t值= 4.805>t0.013.499,表明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壮的竹笋留养新竹对竹材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

2.4 大径竹立竹竹材质量变化

根据固地样地上测定的实施前和实施后毛竹胸径数据,将胸径≥12 cm的每株立竹胸径,按第2类、第3类毛竹林胸径—质量表查得每株立竹质量,以每户或每个样地为统计单位,计算出单位面积大径竹立竹竹材质量,结果见表4。

表4数据表明,实施前平均大径竹立竹质量15 309 kg/hm2,实施后平均立竹质量21 504 kg/ hm2,比实施前增加40.5%。经t值检验,t值= 2.665>t0.052.365,表明处理措施对提高毛竹林分中大径竹立竹质量有显著的作用。2011年胸径≥12 cm的立竹竹材质量,最高的为三仁示范点,达27 780 kg/hm2,最小的为应村试验点,仅有13 935 kg/hm2,4个试验点总平均的质量21 504kg/hm2,应村示范点立竹竹材质量最小,原因是实施时竹林林分中胸径≥12 cm的立竹株数少,但从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比较中不难发现,2011年比2009年平均产量增长了14.8%。这表明本次所设定的毛竹营林技术对增加毛竹林分中大径竹立竹质量是可行的。

表4 胸径≥12cm以上的立竹竹材质量统计Table4 Bamboo(DBH≥12cm)weight kg·hm-2

2.5 新竹立竹竹材产值变化

根据固地样地上测定的实施前和实施后新竹林分立竹胸径数据,经查表得出每株立竹质量,以每户或每个样地为统计单位,分别计算出胸径<12 cm和≥12 cm的立竹竹材质量,<12 cm立竹竹材产值以0.8元/kg、≥12 cm以1元/kg的市场售价计算,经整理,林分新竹立竹竹材产值变化见表5。

表5 林分新竹立竹竹材产值统计Table5 New bamboo timber output value元·hm-2

由表5可见,实施前平均立竹产值26 250元/hm2,实施后平均立竹产值35 865元/hm2,比实施前增加36.6%。表明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大的竹笋留养新竹的措施,能提高毛竹竹材单位面积产值。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3年来对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的笋竹两用林林分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壮的竹笋留养新竹,新竹平均胸径达11.76 cm,比实施前提高了0.94 cm;胸径≥12 cm的立竹株数达55.8%,比实施前提高了17.98%;林分立竹竹材产量平均可增加10 065 kg/hm2,比实施前增加34.3%;胸径≥12cm的立竹竹材产量21 504 kg/hm2,比实施前提高了14.8%;每度新竹立竹产值平均可增加9 615元/hm2,比实施前增加36.6%。

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的笋竹两用林中,因气温低,笋芽分化数量偏少,笋体相对粗壮,存在培育大径竹材的物质基础,通过多留新竹增加竹林密度,减少采挖竹笋的用工,还有笋体粗壮的笋,往往根深鞭粗,这样不仅能节约挖竹笋的时间,又能为培育大径竹材创造条件。而且笋体粗壮的笋由于生长在较深的土层中,一般在出笋期的中后期出土,此时笋价属于最低阶段,是赔本的。因此对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的笋竹两用林林分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壮的竹笋留养新竹的技术培育毛竹大径竹材,仅增加少量的竹材采运成本,不需要另外投入其它的生产成本,这确实是一条花钱少、收效大的毛竹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新路子,可供各地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1]郑林水,周紫球,陆媛媛.不同肥料对毛竹冬笋品质特征的影响[J].林业科技,2011,36(4):43-45.

[2]曹流清,李晓凤.毛竹大径材培育技术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3,22(4):34-41.

[3]汪奎宏.竹与笋[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8-52.

猜你喜欢
毛竹林新竹竹材
SiO2气凝胶纳米颗粒浸渍改性对竹材性能的影响
耐老化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封育年限对毛竹林凋落物和土壤持水效能的影响
安吉践行“两山”的毛竹林碳汇研究*
长不大的调皮蛋
长不大的调皮蛋
竹材首饰的开发设计研究
找原因
这是谁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