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2-11-27 07:19宋德利
旅游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旅游业院校旅游

宋德利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200)

中国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发展相伴而生。1979年上海旅行游览专科学校成立为标志,30多年来旅游高职教育已成为旅游教育中发展快、规模大、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重要板块,较好地适应了旅游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进入了人力资源的短缺时代。旅游高职教育如何应对这一产业需求?旅游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哪些制约因素?下文试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旅游业发展带来庞大的人力需求

旅游业是以对人服务为核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需求量多,就业贡献大。世界旅游和旅行业理事会(WTTC)研究报告表明(WTTC,2012),旅游就业占世界就业总量的比重在9%左右。随着中国迅速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吸纳就业量最大的行业之一,2009年,旅游直接就业已达1100万人,间接就业达6500万人,相当于全国就业总数的9.6%①邵琪伟.中国旅游就业已占总就业人数的 9.6%[EB/OL].2010-02-2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25/content_13048318.htm.。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劳动密集的属性都决定了旅游业发展必须依靠充足的人力资源。这种依靠既体现为“量”的支撑,也是体现为“质”的保障,二者均弱或失衡,都会严重影响和制约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正在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旅游经济年均增速达15%,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速。2011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增长20.8%①邵琪伟.在2012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2-01-16.http:∥www.cnta.com/html/2012-1/2012-1-16-9-23-93087_1.html.。中国旅游业已经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仅就旅行社、星级饭店两类核心旅游企业而言,截至2010年底,全国旅行社总数22784家,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277262人②国家旅游局.关于2010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的公报[EB/OL].2011-07-26.http:∥www.cnta.gov.cn/html/2011-7/2011-7-26-15-10-19897.html.。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3991家,客房数1,709,966间,饭店从业人员1,581,772人③国家旅游局.2010 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EB/OL].http:∥www.cnta.gov.cn/files/yutian/2010年度公报(发布).pdf.。到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④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 号)[EB/OL].2009-12-03.http:∥www.gov.cn/zwgk/2009-12/03/content_1479523.htm.。一个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形成,给旅游业带来了无限的增长潜力和发展前景。

旅游业迅猛发展的现实和更为强劲的增长潜力对人力资源提出了迫切要求。事实上,旅游业发展目前已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旅游职业类院校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学生更紧俏了,有的学校毕业生供求比例超过1∶8⑤山东旅游职业学院.2012 年招生简章[EB/OL].2012-04-12.http:∥zhaosheng.sdts.net.cn/newshow.asp?id=238.。旅游企业越来越难以招到足够的一线员工,现有员工业内跳槽或业外流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了。一批专门针对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中介公司和“猎头”公司也应运而生。不管相关方面是否意识到、是否有了相应的准备,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人力资源短缺时代。

仅以旅游业的重要支柱旅游饭店业为例,大量、集中、紧迫的需求已带来严重的供需矛盾。全国旅游饭店业发展暨五星级饭店质量提升工作会议指出(杜江,2010),近年来,我国饭店数量快速扩张,饭店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呈下降趋势,整个饭店行业表现出人才供给不足、员工难招、人才难留的情况。优秀饭店人力资源的短缺已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第六届三次理事会指出(张润钢,2011),近年来,人力资源短缺是制约中国饭店企业的一大瓶颈。“人力”已经成为困扰饭店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从之前的高管人员匮乏,到如今的客房、餐饮、保安等一线员工严重短缺,“用工荒”已经波及旅游全行业。同时,中国饭店行业快速扩张的势头有增无减,特别是高星级酒店的建设方兴未艾。2010年全国有五星级饭店595家,到2015年预计将超过1000家,重庆市到2012年五星级饭店增加40家,广东省和江苏省到2015年将分别增加100家。按每个五星级饭店平均需要员工500名左右计算,到2015年,全国仅新增五星级饭店就需要员工20万人以上(邵琪伟,2010)。

可以预见,旅游产业人力资源需求将更加旺盛和紧迫,预计到2015年,全国旅游从业人员将超过1亿人,直接从业人员将突破1700万人①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R].北京:国家旅游局,2012.。目前,旅游业快速发展和旅游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已从规模、素质、结构等多个层面日益凸显出来。据推算,到2015年我国需新增宾馆饭店1万家以上,需新增各类景区景点1万家以上,其中宾馆饭店需新增员工120万人,高星级饭店需新增中层以上管理人员2万名左右;景区需新增员工80万人,需新增中层以上管理人员2万名左右②邵琪伟.在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2-04-26.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xfly/2012-04-26/content_5778113.html。与此相对应,旅游人才培养却严重滞后。以在旅游人才供给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为例,2008年年底我国高职教育旅游管理类人才在校生为43万人,以后几年招生规模在18~20万人左右,2013年前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在14~19万人之间③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发展调研报告[EB/OL].2010-05-27.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0052700023&cata_id=N123。2010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967所,在校生59.6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01所,在校学生49.03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1968所,在校学生为108.64万人④国家旅游局.2010 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EB/OL].2011-11-01.http:∥www.cnta.gov.cn/html/2011-11/2011-11-1-9-50-68041.html.。假设按每年毕业生平均35万人计算,到2015年,仅与饭店、景区两类企业的新增直接需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上旅行社、旅游新业态及相关行业对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缺口就更大了。

2 四大因素制约旅游高职教育发展

需求创造机遇。多年来旺盛的旅游产业需求催生了旅游高职教育,并为这一领域的大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调研报告⑤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发展调研报告[EB/OL].2010-05-27.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0052700023&cata_id=N123.,到2008年年底,全国有高职教育旅游管理类10个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1043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到90%以上,即近950所高职院校开设有旅游管理类专业),累计培养相关毕业生335948人,在校生人数430904人。旅游高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旅游专门人才为宗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探索实践,毕业生分布于旅游企业高层、中层和基层一线,已逐渐成长为支撑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旅游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制约因素也逐渐显现,甚至成为发展的瓶颈。

2.1 经费制约

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旅游高职教育如何定位?199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①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7/1311.html.:“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显然,从层次定位看,旅游高职教育属于职业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高等学校教育层次;从类型定位看,旅游高职教育属于高等学校的一个类别——职业学校类别。因此,旅游高职教育应享受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支持政策,也应享受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支持政策。

但是在实践中,全国和各地却存在政策措施的错位和不到位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高职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经费政策方面,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政策,包括学生资助政策、对职业学校的经费补贴政策、免费政策等,未惠及或未充分惠及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学校也未完全享受到国家鼓励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2009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听取的《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②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EB/OL].2009-04-22.http:∥www.npc.gov.cn/huiyi/ztbg/zyjyggyfz/node_10055.htm.:“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受资助面达到90%”,“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受资助面超过20%”。可见,同是职业教育,高职学生的受资助面比中职学生少了7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文件中并未提及高等职业教育。国务院2007年5月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规定④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 号)[EB/OL].2007-05-23.http:∥www.gov.cn/zwgk/2007-05/23/content_623615.htm.,对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0%”;而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国家资助两年,第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可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普遍支持政策主要还是体现在对中职教育的扶持上。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⑤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EB/OL].2011-09-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7_zcwj/201110/xxgk_125717.html.:“逐步实行依据生均经费基本标准核定高等职业学校经费的制度”,“要将高等职业学校财政预算纳入高等学校系列,逐步推广将国家示范高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按本地区同类普通本科院校标准执行的做法。”高等职业教育的预算内拨款政策终于有机会与本科教育接轨了,但时间上已经大大滞后,并且是“逐步实行”,而且仅针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同时,省级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经费支持政策和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政策也未惠及或未充分惠及高等职业学校。有的省份高等职业学校不实行生均拨款,只按教职工编制核拨事业经费,按生均计算数量很少。有的省份虽然落实了生均拨款政策,但标准大大低于普通高校(桂蟾,2008)。此外,金融机构贷款也是优先、重点考虑本科院校。

必须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不是廉价教育,总体而言更强调实验、实训教学,成本不仅不低于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育,很多专业的办学成本甚至明显高于普通本科高校同类专业(王明伦,2007)。但是,目前国家和省级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区别对待政策,显然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实施示范性高职建设计划、高职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等,加大了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支持力度,体现了对高职教育的高度重视。但是,这些支持政策还主要是针对部分重点高职院校建设,而不是“普惠”。诚然,对中、高职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和高职、本科两类高等教育实行不同的经费政策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但高职在办学经费、学生资助方面获得的支持较少,确实是多年来的现实。

2.2 生源制约

从2010年开始,与大多数高职院校一样,旅游高职院校也开始出现生源危机,面临招不到较好生源和足够数量生源的困境(张静,2011)。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是中国高考生源总体供不应求。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①中国教育在线.2011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R/OL].http:∥gaokao.eol.cn/html/g/report/.,在中国人口出生率和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的大背景下,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的1050万人;之后开始全面下降,2011年降为933万人,3年降幅超过11%;这一趋势将延续至2017到2020年前后。同时,全国高校扩张潜力充分释放,招生计划逐步增长,全国高考录取率从2008年的57%迅速攀升至2011年的72.3%。如生源大省山东,高考报名人数从2008年的80万人快速下降至2011年的58.7万人,3年降幅达26.6%;而同期高考录取率则从63.4%上升至87%。

其次是高职院校对考生吸引力差。“官本位”、“唯学历”思想目前仍然是中国社会影响深广的主流心态。虽然高职毕业生社会急需、就业率高,但家长和考生对带有高职标签的专科层次的学历、将来在生产服务基层和一线的工作定位并不认同。政策措施的错位或不到位,客观上带来了对高职的歧视效应,形成了社会公众对高职的偏见和错误认识:高职生和高职院校社会地位低、社会形象差,家长和考生宁愿上最差的本科院校也不选择读高职,就读高职抬不起头,这是人们主观上不愿认同、但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现象。

三是招生政策对高职院校十分不利。各地实行优先保证本科院校的政策,很多省份高校录取分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科(高职)一批、专科(高职)二批6个批次,有的将本科二批、三批并为一个批次,采取第一志愿录取后再两次征集志愿的办法,考生只要过了本科的最低分数线,便可有充分的机会上本科。大多数高职院校录取的是最后批次,可选生源十分紧俏,甚至有的高职院校第一志愿“零投档”。以山东省为例,2011年专科(高职)二批文理科分数线仅为180分,降至历史最低,平均每科30多分;一志愿投档中,仍有119所院校文科、115所院校理科180分以上考生“零投档”;专科(高职)的4万个招生计划落空,而山东省本科录取率高达44%,超过了专科录取率。生源问题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也是旅游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没有生源,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根据,旅游高职院校有可能萎缩、破产甚至消失。

2.3 行业制约

旅游行业就业和发展吸引力的弱势问题,是制约旅游高职教育发展的又一瓶颈。

一是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从业人员社会地位不高。旅游行业为服务行业,工作时间长、工作辛苦,标准要求高,不少人对旅游业存有偏见,认为旅游服务是“伺候人”,不体面,甚至认为在酒店工作人文环境不好,都不情愿选择旅游业。

二是旅游行业普遍薪酬较低。仅以饭店业为例①杜江.在全国旅游饭店业发展暨五星级饭店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0-09-10.http:∥www.cnta.gov.cn/html/2010-9/2010-9-10-15-48-21885.html.,国家统计局对除农业外的13个行业的平均工资进行的比较分析显示,饭店的薪酬水平排名从1996年的居于前列已下滑到2007年的最后一名,而且与最高工资行业的差距逐年拉大。有关研究机构2009年调查数据显示,近半数饭店从业者对薪酬不满意,旅游专业本专科毕业生首次对口就业率继续走低,本科层面平均签约率为29.48%,专科层面为34.12%。

三是人们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未来职业发展存有担忧。有人认为,旅游业是“吃青春饭”,年龄大了,要二次择业;认为旅游行业职务提升机会少、个人发展空间不大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考生就读旅游高职院校,影响学生到旅游行业就业发展,从而制约旅游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2.4 自身制约

我国旅游高职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基础薄弱,投入严重不足、政策支持不到位,加之社会偏见影响,导致旅游高职院校在办学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也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主要有: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等与旅游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双师型师资,特别是有丰富行业经验、较高专业水平的专业师资数量不足,且对此类师资的吸引力差,进入渠道不畅;实训条件差距大,不能满足实训教学需要等等。总的看,旅游高职教育的办学优势还不够突出,无论规模和质量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2010年9月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指出②李剑平.教育部定调:高职升本科问题现阶段不争论不动摇[N].北京:中国青年报,2010-9-17(11).,中国职业教育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四年制应用本科大学干三年制高职的事,高职院校干中职学校的事,中职学校想升高职,高职院校千方百计升本科。纵向与中等职业教育比,横向与普通高等教育比,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不能找到独特的服务领域,凸显不了不可替代作用的话,存在的依据就会受到质疑,发展的空间就会受到挤压。会议指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二是紧密联系产业、行业与企业的体制、机制没有形成,缺少活力与生机;三是学生规模快速增长,“双师型”教师培养严重滞后;四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财政生均经费拨款标准没有完全建立,专项建设资金得不到保证。这些问题,也同样符合旅游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

3 大力发展旅游高职教育的对策建议

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论断(刘景泉,2003)。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保罗·萨缪尔森认为,现代经济增长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技术变革与创新4个要素,其中人力资源是第一位的要素(张贡生,2002)。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①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0-09-08.http:∥www.gov.cn/ldhd/2010-09/08/content_1698579.htm.,“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②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07-01.http:∥www.gov.cn/ldhd/2011-07/01/content_1897720_2.htm.:“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旅游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典型的现代经济形态,发展旅游生产力必须遵循现代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特别是旅游业先天具备劳动、知识双重密集的人力资源型产业的属性,更决定了人力资源始终应当是旅游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根据“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需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9/content_1481647.htm.。这标志着“发展旅游职业教育”里程碑式地进入了国家战略。

大力发展旅游高职教育,满足旅游业发展日益紧迫的人力资源需求,必须着力破解上述瓶颈制约因素。

第一,提高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与本科院校相比,影响旅游高职院校生源的最大因素是“高职”教育性质。要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社会认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官方舆论机构、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高职院校要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高级技能人才在职业分层中的特殊定位、职业发展方向、前景和潜力,引导家庭和考生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择学观,将“择学”与“择业”结合起来,脚踏实地通过选择职业教育养成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而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第二,调整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按照发达国家的规律(鲍洁,2004),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量最大的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要按照“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的要求,遵循职业教育特有的规律,调整优化职业教育结构,科学布局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和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等人才培养的规格、梯次和结构(鲁昕,2011),构建相互贯通、多元立交的全系列职业教育体系。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阶段总体上要形成“一体两翼”的结构模式,即以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体,以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两翼。在部分发达地区和行业,可以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按照需求优化配置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资源,积极发展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王明伦,2001)。现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可以改建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部分可以并入应用型本科院校;一部分继续进行专科层次高职教育。要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口升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的比例,探索试行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2+2”联合培养高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模式,以适应高职院校学生接受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第三,理顺对旅游高职教育的支持政策。要把多年来国家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要求充分落实到具体的支持政策上。旅游高职教育既要享受高等教育的支持政策,更要享受职业教育的支持政策,也要享受旅游教育的支持政策。特别是在经费政策方面,要加大对旅游高职院校的投入。中央财政要重点倾斜支持高职院校,扩大对高职院校专项经费支持的覆盖面,对职业教育一视同仁,中职学校享受的经费支持政策,也应尽快惠及旅游高职院校。省级财政要对旅游高职院校实行生均拨款办法,并与普通本科院校统一纳入财政预算系列,实行同等生均拨款标准。

第四,提升旅游行业就业吸引力。旅游主管部门、行业组织、旅游企业和旅游类高职院校,要大力宣传旅游行业就业优势、发展前景和工作环境,提高社会各方面对旅游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根据旅游业分工趋于细致、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实际,开展旅游行业职业分类调查研究,构建旅游行业职业分类体系,借助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的有利时机,将旅游行业各类职业、工种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实行旅游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对部分职业、工种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制定旅游行业职业等级标准,研究将旅游行业部分职业纳入国家专业技术职称体系的可行性,为旅游行业各类员工打开职业发展的上升通道。旅游企业要提高和改善员工薪酬待遇水平。

第五,旅游高职院校要加快提升办学水平。要突出特色,增强实力,打造品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以内涵优势求生存、谋发展。围绕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管理服务型人才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从事旅游行业职业所需的核心素质。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与旅游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训教学机制,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重。深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旅游职业标准对接。大力开展旅游产学研合作,直接加入旅游产业链条,学校与企业直接对接,专业与产业直接对接,师生与员工直接对接,将课堂延伸至行业,使旅游企业成为师资的培养地、学生的实习地、就业地、创业孵化地和职业发展地。与企业联合培养师资,专业教师定期到优秀企业挂职或顶岗锻炼。建设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从旅游行业聘任(聘用)具有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企业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①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EB/OL].2011-09-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7_zcwj/201110/xxgk_125717.html。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双轮驱动”协调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长学制、全日制、以全方位职业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校为主要基地的学历教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优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既要为社会成员进入旅游业提供学习机会,又要为企业开展员工岗前培训、在职教育、转岗培训提供服务。

[1] World Travel& Tourism Council.The Economic Impact of Travel& Tourism 2012(World)[R].London:WTTC,2012:4.

[2] 鲍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J].计算机教育,2004(12):13-14.

[3] 杜江.在全国旅游饭店业发展暨五星级饭店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0-09-10.http:∥www.cnta.gov.cn/html/2010-9/2010-9-10-15-48-21885.html.

[4] 桂蟾.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经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19):53-54.

[5] 刘景泉.生产力结构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3(5):96.

[6] 鲁昕.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2011-11-21.http:∥www.lntzy.com/luxx/xxzl/2011-11-21/2894.html.

[7] 邵琪伟.在全国旅游饭店业发展暨五星级饭店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0-09-09.http:∥www.cnta.gov.cn/htm l/2010-9/2010-9-9-10-28-23953.html.

[8] 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错位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2):12-13.

[9] 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及其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17-19.

[10] 张贡生.东西部经济增长的实证因素对比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2):36.

[11] 张静.高质量就业成高职报考风向标[N].济南:齐鲁晚报,2011-08-23(A23).

[12] 张润钢.中国饭店业面临人才短缺能源价高两大瓶颈[EB/OL].2011-05-12.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5/12/c_121410036.htm.

猜你喜欢
旅游业院校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
旅游业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