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养因子对老年人心肌梗死后血压的影响

2012-11-30 10:15郭晓军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疗养院疗养心肌梗死

郭晓军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特勤二科,266071)

高血压病可以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明显影响,可以加重冠心病病情,甚至引起心肌梗死。因此,血压控制可以明显缓解冠心病病情,稳定心绞痛,减少心肌梗死,改善预后。本研究通过疗养因子对心肌梗死后病人血压的影响,探索老年人心肌梗死后血压稳定的新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01—2010-10心肌梗死后来我院康复的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经医院诊断、治疗,有心电图及心肌酶异常。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28例,药物组28例。其中男50例,女6例,平均年龄(73.5±5.2)岁,60~69岁22例,70~79岁18例,80~89岁14例,90岁以上2例。经溶栓治疗18例,支架8例,心脏搭桥术6例,其他(保守治疗)24例。病程20 d 10例,1~2个月16例,>2~3个月20例,3个月以上10例。

1.2 方法

1.2.1 康复组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观察前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取得患者充分信任,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入院后进行保健知识教育,进行心理疏导,每天早、中、晚进行血压监测3次,每天晨起去海边步行15~30 min,接受空气负离子治疗。08:15开始聆听音乐10 min,手指操15 min,太极拳15 min。每周一次外出景观游览。

1.2.2 药物组 主要应用扩冠、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具体药物根据个体化差异选取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入院后进行正规血压监测,4周对比血压变化,发现康复组血压明显好于药物组血压。相关比较分析(表1)。

表1 入院时、4周、24周相关参数比较

3 讨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患心肌梗死后,由于焦虑、恐惧等因素的影响,血压会有所上升,控制也相对比较困难。药物往往不能很好控制血压,同时因为病人依从性不好,往往导致血压较高。老年人在心肌梗死后服用药物较多,导致病人抵触心理很强,同时因为惧怕药物副作用,往往不能坚持服用。或者在血压稳定一段时间后自行停止药物治疗,但由于监测不及时血压高了也常常不知道,容易引起不良后果。

音乐疗法、太极拳、保健操、景观、游泳、心理治疗等对人体没有副作用,人们乐于接受治疗。多种自然疗养因子综合作用于人体,能使人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情绪,使血管松弛,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太极拳具有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1-2]。景观治疗还能怡养性情,精神得到极大放松,增强了疗养因子的效果[3-5]。通过综合疗养因子的作用,患者的血压能显著改善。因此,疗养对稳定血压、改善机体整体机能具有良好的效果。

[1]张长尧,郭晓军.青岛地区自然疗养因子结合运动疗法对关节病的康复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1):962-963.

[2]苏金满.背景音乐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辅助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8):680-681.

[3]白廷祥.现代疗养学中景观治疗的作用评价与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0):865-867.

[4]李玲.景观治疗在军队疗养院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2):1075-1076.

[5]王希.疗养院景观治疗工作的流程及效果评价[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4):318-319.

猜你喜欢
疗养院疗养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康复护理针对疗养院中老年人的应用及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加拿大一疗养院31名老人被饿死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员睡眠质量的影响
心理测评部队疗养院不同季节的疗养效果
《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