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

2012-11-30 06:31李飞黄乐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金融工具公允会计准则

李飞黄乐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系,辽宁大连 116011)

浅析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

李飞黄乐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系,辽宁大连 1160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衍生金融工具蓬勃兴起,并取得快速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为企业降低筹资成本,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衍生金融工具就像一把双刃剑,其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性,使得在会计上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问题是会计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以及相关规定出发,通过分析我国11家商业银行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发现我国现阶段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公允价值

衍生金融工具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传统的金融工具(如货币、股票、债券)基础上衍生出来,通过预测股票股价、市场利率、汇率等传统的金融工具未来的行情走势,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远期合约或将不同的金融商品进行互换等交易,以较少的成本完成大于成本几倍、几十倍交易额的新兴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利率互换等)。我国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具有如下特征的金融工具:其价值随特定利率、汇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其实质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代表权利义务关系的合约。

一、我国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情况的调查

为了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者选择在经营活动中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最多的银行业作为主要考查对象。重点考察了以下11家银行2010年度财务报告中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应用的会计政策、发行或持有的目的、各类风险以及按准则应进行规范和披露的各项信息的披露状况。

表中的披露项目是根据各银行2010年年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归纳的。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主要出现在年报的财务报表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账面价值,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列示相关会计政策、项目注释、风险管理和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其中,银行的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含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另外,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对银行的风险和风险管理进行了定性披露,在财务报表附注部分对风险管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信息的披露。

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的列示,11个股份制银行都将衍生金融工具划分为“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分别进行列示。在利润表中,未单独列示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但是在“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项目注释中可以找到相关数据。

在会计政策方面。11家股份制银行都进行了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披露,披露了衍生金融工具的界定、确认标准和相关损益确认办法。披露的内容大同小异。

表1 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10年年报中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情况

在项目注释方面。11家股份制银行都对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进行说明,但都仅仅是进行了简单描述,未予以详细说明。11家银行都按照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披露了名义金额和账面价值。各银行的披露格式大同小异,一般是列表列示。存在的差异主要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不同。部分银行按照衍生金融工具的最小种类分类,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货币互换等;还有部分银行按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性质进行分类,如利率衍生工具等。

在信用风险方面。11家股份制银行都对风险敞口及其形成原因,风险管理目标、政策和过程以及计量最大信用风险敞口的方法进行了描述。部分银行的描述性信息披露的较为详细,对衍生金融工具信用风险采用的具体管理办法进行具体说明。比如:要求交易方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者签订抵消协议等。其中,中国银行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了信用风险敞口的数量信息,但是对于计算的具体过程以及计算时所采用的相关数据及其来源未给予说明;其余10家银行直接采用公允价值作为其信用风险敞口数据。

在外汇风险方面。11家股份制银行均披露了描述性信息,分析外汇风险形成的原因及管理办法。在数量信息方面,11家银行均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但未单独对每一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分析;全部银行对各项资产和负债按照不同币种(折算为人民币)分别列示其余额,以披露各项金融资产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敞口。然而,其中只有9家银行单独列示了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列示的外币种类有差异,兴业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只列示了美元,中国银行列示了美元、欧元、日元、港元、英镑,其他银行列示了美元和港币。部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披露了交易账户(包含衍生金融工具)的汇率风险价值(VAR值)。

在利率风险方面。11家股份制银行披露了描述性信息,对利率风险形成的原因和管理办法进行分析说明。在数量信息方面,11家银行计算利率变动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所产生的利息净收入的影响,即利息净收入进行敏感性分析;11家银行均未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重新定价日或到期日进行分析说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还对市场风险进行了风险价值(VAR)分析。

在流动性风险方面。有9家股份制银行的信息披露比较详尽,均按到期期限披露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5家股份制银行还分别列示了衍生金融工具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等定量信息;4家股份制银行则列示了分类衍生金融工具的定量信息;而只有2家股份制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未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任何说明,仅仅披露了衍生金融工具到期日的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的说明方面。11家股份制银行均详细解释了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并列示了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还列示了3种不同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第一层是“公开市场价格”,第二层是“估值技术——可观察的市场变量”下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第三层是“估值技术——不可观察的市场变量”下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总的来说,我国企业都能够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信息进行披露,但同时也显示形式大于内容,对相关信息披露的深度不够,只停留在“符合规定”水平上。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二、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确认使企业净资产、净利润数据具有波动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资产负债表内,并按公允价值对其进行列示。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在真正成交时才会有交易价格,因此在成交之前,其公允价值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按照新的会计准则的要求:“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且公允价值波动产生的利得及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势必会对我国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这种做法“可能会提高或降低金融资产的价值,提高或降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成为上市公司虚报利润的方法之一”。

(二)披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由于新会计准则颁布机构和企业监管当局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新会计准则在某些规定上与实际相脱节,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目前《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虽然都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予以明确规定。而且,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业务较多的金融机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银监会和证监会对其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具体格式和内容也作出补充规定,并进行监督、检查。但是,目前银监会和证监会还未对这一部分的信息披露作出明确要求。

(三)披露模式不一致

首先,衍生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分类列示的不统一。有的按照最小种类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如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有的按照风险性质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如利率衍生金融工具、货币衍生金融工具等。其次,对名义金额披露的详细程度不同,有的只列示总额,有的按剩余到期日分析的名义金额列示。另外,对公允价值计量说明的披露模式也不统一,有的只披露总数,有的按照三级估计模型分别予以列示公允价值。相关信息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四)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自采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以来,虽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公允价值如何计量,如何确保其可靠性,一直是其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应用难题。首先,使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公允价值的估值系统。采用不同的估值系统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估值,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且使估值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衔接,这将给企业的日常工作和财务状况带来一定的压力。其次,我国金融市场目前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很多衍生金融工具都不存在可以进行交易的市场,对于进行场外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更是如此。如远期合约,由于合约的交易内容和规模按交易者的需要制定,而且多在场外进行买卖交易,没有进行标准化,一般不能转售他人。因此,通过市场询价很难取得其公允价值。

三、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几点建议

(一)披露衍生金融资产或衍生金融负债交易的价格波动情况

目前,在财务报表中披露了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金额、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但由于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这些数据只是时点数,信息使用者无法了解金融工具价格波动的具体信息。笔者建议,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披露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期间内进行交易的价格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平均值,或者通过折线图的形式披露交易价格波动的变化情况,使信息使用者更全面的了解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波动情况。

(二)改进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模式

对于风险信息的披露,可以引入风险价值(VAR)披露模式。这种披露模式是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确定为一个具体的数字,信息使用者可以依据确定的判断标准,简单、清晰地判断出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状况。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根据一个或几个数据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准确、全面,应与其他风险的披露结合使用。

公允价值的披露,不应只披露公允价值的结果,还应详细说明公允价值的计算过程进行。如要详细描述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使用的参数、该参数的获取渠道和未来的变动趋势等。

(三)统一披露模式

相比于国外实务界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我国目前的衍生金融工具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我国可以充分借鉴国外在该方面的经验。首先,在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对衍生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报的同时,可增加“衍生金融工具明细表”,详细列示企业所持有的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情况,包括账面列示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类别、账面价值、现行公允价值等,并根据是否予以确认分别列示。对于尚未确认的衍生金融工具,说明未进行确认的理由;对于已经确认的衍生金融工具,说明其确认依据和计量属性。对于采用历史成本模式计量的,应披露运用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的金额,并对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采用的假设进行说明,以便信息使用者可以利用自己的判断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在传统损益表“投资收益”项目下增设“衍生金融工具损益”来列示已经实现的损益,而在其他全面收益中增设“已确认未实现的衍生金融工具损益”,并可按交易目的予以分类反映。

(四)及时披露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杆性,导致其高收益性和高风险性并存。操作得当,会给交易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一旦操作失败,将给交易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使衍生金融工具的持有者对其信息极为关注。因此,作为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一个重要指标——公允价值,应当进行及时、有效地披露,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政策,保证所披露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只是某一时点的数值,信息使用者无法通过报表中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金额、账面价值及公允价值,了解其价格的波动。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在报表附注中通过折线图的形式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价格波动的变化情况,进而使相关的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其交易价格的变动情况。

(五)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无论对相关会计准则给出多么详细的应用指南和解释,要想准确无误的执行好相关会计规定,都要落实到人。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规定也比较复杂,其公允价值的确定除了受技术的制约外,还受到企业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的制约,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间接决定着信息的披露质量。因此,要积极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建设,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防止发生背离职业道德原则的行为,从而减少由于主观因素所导致的会计信息的失真。同时,由于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时涉及大量的职业判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还需具有一定的经济学、金融学知识。

[1]企业会计准则研究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陈秧秧:《IASB及F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之演进—兼论公允价值属性的应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4)。

[3]王冬昀:《衍生金融会计披露方式的创新途径》,《财会研究》2007年第9期。

[4]赵静、高海霞:《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5]吴志男:《基于会计视角的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分析》,《财政金融》2009年第9期。

[6]尹航:《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财政金融》2010年第6期。

[7]雷步瀚:《浅论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信息披露》,《财政金融》2010年第12期。

[8]卢飞飞:《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论文,2010(12)。

F832

A

1003-4145[2012]专辑-0085-04

2012-04-30

李 飞(1973—),男,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教授,主要从事会计理论研究;黄 乐(1978—)女,辽宁大连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理论研究。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1CJL039);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2lslktglx-02)

(责任编辑:宋绪芬)

猜你喜欢
金融工具公允会计准则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主要变化及其应用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有效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现代金融工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