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轩太极推手精粹

2012-12-06 23:49本刊编辑部
少林与太极 2012年7期
关键词:气势丹田情形

李雅轩太极推手精粹

在未曾接触以前,先持以虚无的气势,然后轻轻地与对方沾手。沾手之后,不可自动,只是提高本身的清醒灵觉性足矣,以俟对方稍有动意,便以我的灵觉智慧、虚无的气势,以神走,以气化,跟之随之,以做到沾连黏随、不丢不顶。在这种情形之下,彼之缺点必暴露,机会就会自然地送到手上来。如我稍用智巧,便可使其捕风捉影、东倒西歪,英雄无用武之地。盖我之身躯柔软百折若无骨,无论对方如何攻来都可以逆来顺受、随屈就伸,化之于无形,然又可以撒去全身皆是手,使对方无法逃避。以上这些情形,全凭平时锻炼的好身手,能够有无微不至的轻妙跟随。

在沾上手之后,我以虚灵的手法跟之随之,在几跟几随之中,我之身势早已吃进彼身。在此时我以神经一动,丹田气鼓,就会如触电样将其打出。盖虚则无所不容,灵则无所不觉,机会送上手来,神经气势就会自动地发出迅雷不及掩耳之劲来,将其打出。所以,在推手时,不必勉强找机会去打,在机会成熟时它自会送上手来。万一没有机会送上手来时,那时对方的功力尚没有破绽可找,此时我也不必用劲去抵它或勉强去找它,只是时刻保持我手上的灵觉就可以了。若始终没有出现缺点,则是他的功夫与我相等或在我之上,我应当虚心向其学习,以增长学识。若勉强争胜,则对功夫是无益的。

平时要不断地思悟如何避实击虚才打得远,打得干脆;如何去劲能入里透内,达其脏腑;如何去劲如穿透纸人一般;如何去劲使其无法逃脱,无法抵抗;如何令对方如触电样惊吓跳出,使其惊心动魄,有如万丈悬崖失脚之感,又如何来之无形,去之不觉,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以上所说,是指对付坏人,若一般与同道研究,则不可用此重手,否则天理、人情、国法断不容也。

要轻则轻妙无比,使其未觉而身已进、手已到;要快则急若发机,使其无从逃避。其冷快绝伦、惊心动魄之情形可想而知。

在二人对打到紧张之际,我面色陡变、毛发抖抖,如烈马之发威,劲去有令人不可抵御之势,使其傻眉瞪眼、莫知所措。以上情形乃是以神经之动,丹田之劲也。如只是肌肉之伸屈、外表的动作,则无此味道也。拳出不管用,则是无变化也。劲去不透内,则是未松净也。松要松得干净,变化才来得奇特。要松得如皮里包骨一样,才算真松。如半松不松的情形,出不来奇特之发劲。此理不可不知。

发劲的要领,一要估计时间,二要摸准部位,三要找好方向,四要沉着松净,五要心中一急,六要鼓丹田内劲,七要由腰脊而发,八要起于陡然往前纵。以上八个要点,如能形得整整齐齐、同时爆发,劲去就如火药爆发、炮弹射出一样,啪的一声打在对方身上,使其无法逃避、如触电一样跌出,否则就不能打远、打脆。

凡遇对方来手,要以轻妙的手法去摸索之、跟随之,顺势而应之,不可稍有抵抗。如以力去顶抗或拨架,反而得不到机会,相反会到处感觉着不得力,也就发不出干脆的劲来,因为我之劲与对方之劲抵消,所以一切的动作均不能随心所欲。

发劲的动作,有往下沉打者,有往上掀打者,有往前直打者,有往后、往下采打者,有往两斜采打者,有往下椤皮打者,有用长劲打者,有用冷沉之寸劲打者等等。以上各种发劲的情形,要时常思想,时常练习,时常琢磨,只有这样进步才快。劲要去得冷快,去得稳脆,去得充实,去得陡然,只有这样才能使对方如触电跳出,否则无效。

蓄劲要趁着吸气,发劲要趁着呼气,使动作与呼吸相互为用,这样劲去得才充实、来得才便利。此须身势完全松开方能办到,否则呼吸与动作配合失调,则无从谈发劲。故练太极拳身势须放松,这是很要紧的。

过去曾有人问杨澄甫老师曰:“未见您用多大劲,何以将人打出去那么远,打得那样脆呢?”杨先生答曰:“我是松着劲打的。”有人问杨少侯先生曰:“您发劲时看着是很松软的,如这样子松软还能有力吗?”少侯先生答曰:“就是因为是松着劲软软的,打出劲去才大得很哩。”以上两位老先生的答复,证明练太极拳的功夫,无论是打拳或者推手,都必须将身势松开才行,这是千真万确、定而不移之理。如不本此理练功,则无益也。

过去与杨澄甫老师推手,我有一种很特殊的感觉,今特记之如下,以供研究。我与杨老师推手时,只要一搭上了手,我便感觉没有办法,身上各部都不得劲了。杨老师很松软地向我臂上一沾,不知怎的我便觉得各部都被其吸住了,如同对我撒下了天罗地网一样,我无论如何动总是走不开,无论如何动都是对我不利。杨老师之手虽是轻轻地往我身上一放,但我却感觉到这一手来得非常沉重,使我动也不行,不动也不行,用大力不行,用小力也不行,快动不行,慢动也不行,用刚劲不行,用柔劲也不行,无论如何动总是不行。如同与高手弈棋一样,对方一下子我就没有办法,杨老师虽是很稳静的神气,但我不知怎的就觉得提心吊胆、惊心动魄,有如遇万丈悬崖将要失脚之感,又如笨汉下水,有气节填胸之感,自己似草扎人一样,有随时被其打穿打透之感,有自己的性命自己不能保障之感。但杨老师却并未紧张,也并未用力,只是稳稳地一起一落、一虚一实地跟随而已,我就捕风捉影、东倒西歪,如立在水上,自己之动与不动操之于人,自己不能自主。以上这种情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如杨老师的高深功夫,我一生还未见第二个人有。我虽然跟随杨老师十余年,但限于天份,我的成就只有杨老师的十之二三。以后练功,对于杨老师这种情形尚须细细思悟,或可再有一些进步,否则太极拳的真意恐要失传了。

所谓沾者,非专指以手贴着跟随之谓。虽在尚未接触之际,以神气将对方笼罩,吸着跟随其伸缩而动,此谓之沾。在几跟几随之中,我之身手早已轻轻扶于彼身,彼之一切举动无不尽悉,便可取之矣。

所谓沾者有三:①当皮肤接触之后,听对方之伸缩而随之,此为感觉之沾也。②在未接触之前,以眼观察判断其距离伸缩而随之,此为视觉之沾也。③以耳听其声音,判断距离而随之伸缩,此为听觉之沾也。以上皆神气虚灵之作用,故太极拳首在养灵。

出手刚硬无经,毫无绵软之气,动作三角八棱,毫无圆满之味,亦不以腰身转动,而以两臂两手自动,胡拨乱拉,非丢即顶,瞎碰乱撞,神气活现,说是太极拳推手,实是贻笑大方。然一般学者,却相信这些似是而非之太极功夫,因其花样好看,但对真的太极拳功夫反而不相信。

推手时,需用心、用意、用神、用气,不用僵力。其节短,其势险,势如强弩,急如发机,突如其来,令人无法抵抗。

发劲有三:①以虚妙之身势进身,对准其一部用松软之弹性劲拥之,人如弹丸而出,此谓之长劲,可以将人打远。②以两臂松软如绳,以丹田之劲冷然向其弹去,此谓之断戏劲,可打皮面疼痛。③以丹田之气、周身之劲,心中一急,冷然鼓去。此劲起于陡然,令人一惊如触电,不知其所以来,又如炮弹之及身早已打进。此为短劲,或曰冷劲。此劲可以入里透内,可以将其鼻涕眼泪打出。如发得充实,可以伤其内脏,使其口鼻喷血,顷刻致命,其冷快可想而知。

推手时,要有虚灵之气势,虽有手法,不以手法破敌,虽有招术,不以招术招架,要以神走、以气化,使对方如捕风捉影,找不着实地、找不着去处,其破绽自出,我好随机取之矣。如见来手即以手法招架,则一身之劲被其牵掣,动作不灵,学者不可不知也。

无论用拳用剑、用刀用枪,在比斗时意思总要走在前头,我一手之去,又有多手的准备相机而发。我早已料定对方之必然动作,故可稳操胜券矣。

以心打心,以气打气,以神打神,以气魄打气魄,以气势胜他人之气势。用拳时,要松软沉贯之以神气。用肩用肘,用胯用膝亦然。所谓沉者,松软自坠之谓,非用力下压之说也。非松软纯净内劲不出。如不知松软,反不如练硬功也。

【太极拳发劲歌】

心里发狠身势松,

丹田气鼓劲前冲。

突然全凭神经动,

勇敢皆从胆中生。

惊心动魄来得冷,

势如强弩透其胸。

陡然一震五脏烂,

方是太极真功夫。

猜你喜欢
气势丹田情形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一)
牺牲
咏鸡
探究一道课本习题的一般情形
让句子有气势
从特殊走向一般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