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牙齿记录法

2012-12-08 19:57韩永战任菊香吴友农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切牙上颌恒牙

韩永战,宋 淼,任菊香,吴友农

(1.解放军第451医院,陕西 西安 710054;2.兰州军区机关门诊部,甘肃 兰州 730000;3.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

牙齿是口腔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在教学、科研、医疗、口腔疾病调查和学术论文写作中,都离不开描述和记录牙齿。但描述牙齿的医学名词比较长,口述和书写牙齿的医学全名比较繁琐,书写牙齿的医学名词还占据了大量篇幅,尤其在论文的图表中,因牙齿的医学名词长短不等,在图表中显示的整体效果也不整齐和美观。因此,为了简化记录,人们发明了用符号或数字等的方法来替代牙齿的医学名词。

描述和记录牙齿在牙列中的位置和名称(牙位)的方法称为牙位记录法。需要指出的是: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记录详细的牙位,例如在牙齿的解剖形态学研究中,因为上颌(或下颌)同名牙的形态相似,研究对象和研究报告一般不需要区分左右侧牙齿,只需要记录上颌(或下颌)同名牙即可。因此,根据不同要求,描述和记录牙齿有标记牙齿、标记上下颌牙齿、标记前牙和后牙、以及标记牙位等不同的方法。这些描述和记录牙齿的方法总称为牙齿记录法。牙齿记录法与牙位记录法的概念是不同的。

目前国内外众多口腔专业期刊以及国内医学专业杂志刊登的口腔医学论文中,使用的牙齿记录方法比较混乱,并不统一。在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计算机输入、表达、识别、传输并能满足口腔医学应用要求的新的牙齿记录法,供大家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英文单词tooth(牙齿)的首位字母的大小写T和t,阿拉伯数字1~8。

1.2 方法

英文T字母作为记录牙齿的标识字符,大写字母T表示恒牙,小写字母t表示乳牙。上颌用字母U(upper的首位字母)、下颌用字母L(lower的首位字母)表示。用阿拉伯数字分别给恒牙和乳牙编号,恒牙从中切牙至第三磨牙依次记为1~8,乳牙从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依次记为1~5。使用“字母加数字”标记牙齿,分别对牙齿、上下颌牙齿、前牙和后牙、牙位进行记录。其中,记录牙位有两种方法:

方法1:上-下标牙位记录法。T或t的四个角表示牙列象限,将阿拉伯数字1~8以上、下标的形式写在T或t的四个角处来标记牙齿在牙列中的位置。从医生面对病人来看,字母T或t的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角,分别对应病人牙列的右上象限、左上象限、右下象限、左下象限。

方法2:用英语词组upper right(上右)、upper left(上左)、lower right(下右)、lower left(下左)的首字母组合UR、UL、LR、LL分别代表牙列的右上象限、右下象限、左上象限、左下象限。用“象限字母组合”+“T或t”+“数字1~8”标记牙位。

在记录牙齿时,为避免混淆,在标识字符前加“#”符号以示区分。

2 结果

2.1 标记牙齿

标记恒牙:从中切牙到第三磨牙依次记为T1,T2,……T8。标记乳牙:从乳中切牙到第二乳磨牙依次记为 t1,t2,……t5。

标记牙齿的读法:T读作“恒牙”,t读作“乳牙”;数字直接读出。例如:T1,读作“恒牙1”。

2.2 标记上下颌牙齿

标记恒牙:上颌从中切牙到第三磨牙依次记为UT1,UT2……UT8。下颌从中切牙到第三磨牙依次记为:LT1,LT2…… LT8。

标记乳牙:上颌从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依次记为Ut1,Ut2……Ut5。下颌从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依次记为:Lt1,Lt2,…… Lt5。

标记上下颌牙齿的读法:U读作“上颌”,L读作“下颌”。例如:UT1,读作“上颌恒牙1”。

2.3 标记前牙和后牙

恒牙前、后牙分别标记为T(1~3)和T(4~8),前磨牙和磨牙分别标记为T(4、5)和T(6~8)。乳牙前、后牙分别标记为t(1~3)和t(4、5)。

标记恒牙:上颌前牙为UT(1~3);下颌前牙为LT(1~3);上颌前磨牙为UT(4、5);下颌前磨牙为LT(4、5);上颌磨牙为UT(6~8);下颌磨牙为LT(6~8)。

标记乳牙:上颌乳前牙为Ut(1~3);下颌乳前牙为Lt(1~3);上颌乳磨牙为Ut(4、5);下颌乳磨牙为 Lt(4、5)。

2.4 标记牙位

2.4.1 方法 1(上 -下标牙位记录法[1])

标记恒牙牙位:恒牙列右上象限从中切牙至第三磨牙依次记为1T,2T……8T。左上象限从中切牙至第三磨牙依次记为T1,T2……T8。右下象限从中切牙至第三磨牙依次记为:1T、2T……8T。左下象限从中切牙至第三磨牙依次记为:T1、T2……T8。

标记乳牙牙位:乳牙列右上象限从乳中切牙至第二乳前磨牙依次记为为1t,2t……5t。左上象限从乳中切牙至第二乳前磨牙依次记为t1,t2……t5。右下象限从乳中切牙至第二乳前磨牙依次记为1t,2t……5t。左下象限从乳中切牙至第二乳前磨牙依次记为 t1、t2…… t5。

例如:5T代表右上颌第二前磨牙,T5代表左上颌第二前磨牙,5t代表右下颌第二乳磨牙,t5代表左下颌第二乳磨牙。又如:用FDI方法记录的下列牙齿缺失[2]:11、14、15、17、22、24、25、26、27、31、35、36、37、42、45、46、47。用上 - 下标牙位记录法记录为。

读法:以“象限加恒牙或乳牙加数字”读音。例如6T,读作“右上颌恒牙6”;5t,读作“右上颌乳牙5”。又如7531T,读作“右上颌恒牙1、3、5、7”。

2.4.2 方法 2

标记恒牙牙位:恒牙列右上象限从中切牙至第三磨牙依次记为URT1,URT2……URT8。左上象限从中切牙至第三磨牙依次记为ULT1,ULT2……ULT8。右下象限从中切牙至第三磨牙依次记为LRT1,LRT2,……LRT8。左下象限从中切牙至第三磨牙依次记为LLT1,LLT2……LLT8。

标记乳牙牙位:乳牙列右上象限从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依次记为URt1,URt2……URt5。左上象限从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依次记为ULt1,ULt2,……ULt5。右下象限从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依次记为LRt1、LRt2……LRt5。左下象限从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依次记为:LLt1、LLt2……LLt5。

例如:URT6表示右上颌第一磨牙,ULT6表示左上颌第一磨牙,LRt5表示右下颌第二乳磨牙,LLt5表示左下颌第二乳磨牙。又如:用FDI方法记录的下列牙齿缺失[2]:11、14、15、17、22、24、25、26、27、31、35、36、37、42、45、46、47。用该牙位记录法记录为 URT(1、4、5、7)、ULT(2、4 ~7)、LLT(1、5 ~7)、LRT(2、5 ~7)。

读法:与上-下标牙位记录法一样,以“象限加恒牙或乳牙加数字”读音。

3 讨论

正式的牙齿医学名词包括牙齿在颌骨和牙列中的位置、恒牙或乳牙、牙齿类别、牙齿类别序数等内容,中文按照“左或右(牙列)加上或下(颌骨)加牙别序数加恒牙或乳牙加牙齿类别”的顺序来命名,一般由5~8个汉字组成,例如:右上颌(恒)尖牙、右上颌第二乳磨牙等。牙齿的医学名词较长,描述和记录牙齿的医学名词全名比较繁琐,占用的篇幅较多。因此,有必要对牙齿进行编码标记以代替牙齿的医学名词。

在教学、科研、医疗、口腔疾病调查和医学期刊刊登的口腔专业论文中,根据不同的要求,有的需要标记牙齿,有的需要标记上下颌同名牙齿,有的需要标记前牙和后牙,有的需要标记牙位。因此,人们常常提及和使用的牙位记录法并不能完全满足口腔医学应用中的所有要求,用牙位记录法标记牙齿和标记上下颌牙齿并不很合适。譬如:在一篇学术论文的图表中,上下颌同名前磨牙用FDI记录法标记,上、下颌第一前磨牙分别标记为:14、24,34、44,上、下颌第二前磨牙分别标记为:15、25,35、45[3];在另一篇学术论文的图表中,用Palmer记录法(Palmer符号加数字)标记上颌同名牙和下颌同名牙[4]。从图表中可见每个同名牙齿均需要多个牙位标识才能够表达清楚,标记效果稍差。说明标记牙齿和标记上下颌牙齿的方法不等同于牙位记录法。除了使用牙位记录法外,我们还需要其他标记牙齿的方法,包括标记牙齿、标记上下颌牙齿、标记左右侧牙齿、标记前后牙、标记牙位等。只需标记左右侧牙齿的情形使用的较少,故本文不包括标记左右侧牙齿的方法。

目前国内没有专门用于标记牙齿、标记上下颌牙齿和标记前后牙的方法,一般用牙齿的医学名词进行描述和记录,或者用FDI牙位记录法或Palmer牙位记录法来代替。相关例子很多,可参见文献[3-9]所示。国外用于标记牙齿的方法主要是按照牙齿类别和每种类别的牙齿序数对牙齿编号,其主要内容是:用英文医学名词incisor(切牙)、canine(尖牙)、premolar(前磨牙)、molar(磨牙)的首位字母I、C、P、M表示恒牙的类别,用英文医学名词 deciduous incisor(乳切牙)、deciduous canine(乳尖牙)、deciduous molar(乳磨牙)的首位字母组合dI、dC、dM表示乳牙的类别,然后加上每个牙别的牙齿序数来标记牙齿,例:I1表示中切牙,dI1表示乳中切牙。如用此记录法标记上下颌同名牙齿时,上颌用字母U(upper的首字母)、下颌用字母L(lower的首字母)表示,如UI1表示上颌中切牙,LM1表示下颌第一磨牙,UdI1表示上颌乳中切牙等。其优点是只用一个牙齿标识就能表达牙齿的医学名词,标记效果简捷、明确,容易识别,标记能完全反映牙齿的类别。缺点是标记牙齿的字母较多,不方便记忆。也有人用改良的Palmer牙位记录法标记上下颌同名牙齿,例如:U6表示上颌第一磨牙,L6表示下颌第一磨牙,UE表示上颌第二乳磨牙。但用改良的Palmer牙位记录法标记牙齿的结果是:恒牙用1~8,乳牙用A~E。在口腔医学中,人们还经常用上述数字和字母表示其他含义如实验分组、研究资料内容编号、文章段落编号等,单独用上述数字或字母标记牙齿容易与其他含义相混淆,故用改良的Palmer牙位记录法标记牙齿的情况并不适用。

我们所设计的牙齿记录法使用“字母T或t”+“数字1~8”来表示。在医学文献中,用“T或t”+“数字”也可能代表其他含义,如T为英文treatment(治疗)的首位字母,有人用T0表示治疗前、T1、T2表示治疗后的不同时期[10]。因此,在使用所设计的牙齿记录法时,在学术论文的正文中首次出现处应先写出牙齿的医学名称,然后在括号内注出所标记的牙齿,并最好在所标记的牙齿前加“#”符号以示区分,如:下颌第一磨牙(#LT6)。但在学术论文的图表中,可以不在所标记的牙齿前加“#”符号。

在标记牙齿、标记上下颌牙齿和标记前后牙的方法中,用于标记牙齿的标识字母较少,标记牙齿的数字字号与正文字号相同。因此,这种标记方法便于识别和记忆,字母和数字在计算机中也易输入,读音和口述方便,易于学术交流。这种标记方法适用于在牙齿的解剖形态学和牙齿人类学等研究中记录牙齿。在上述举例的论文图表中[3],牙齿用本文介绍的方法记录就比较简单:上、下颌第一前磨牙标记为:UT4,LT4,上、下颌第二前磨牙标记为:UL5,LT5。在另一篇论文的图表中[4],改用本文介绍的方法记录也比较简捷明确:上颌中切牙记为:UT1,上颌侧切牙记为:UT2,上颌前磨牙记为:UT(4、5),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记为:UT(6、7)等。又如在用牙齿的医学名词进行牙齿描述和记录的图表中[9],改用本文介绍的方法记录也比较简单明了:中切牙记为T1,侧切牙记为T2,第一前磨牙记为T4,等等。

本标记牙位的方法能代替冗长的牙齿医学名词,全面记录牙齿在牙列中的位置和名称(牙位),适用于临床医疗工作、口腔疾病调查表格、科研原始记录,学术论文中的病例报道等。本文介绍标记牙位,方法1能形象直观地再现了牙齿在牙列中的位置;能在一个牙位标识中记录多个牙位;读音比较简单,尤其是读多个牙齿的牙位,方便学术交流;缺点是上、下标字较小,可能影响识别。但上、下标字较小的不足可通过放大上、下标的字号加以解决。标记牙位方法2的优点是用计算机易输入,能完全适应计算机语言的识别和表达;记录牙位的字号较大,易识别和记忆;缺点是不能在一个牙位标识中记录多个牙位,记录多个牙位占据较大篇幅。综合比较两种标记牙位的方法,我们倾向于使用上-下标牙位记录法标记牙位。

目前,在医学期刊中,口腔学术论文的正文中大多使用牙齿的医学名词来描述和记录牙齿。能否使用简便方法来替代之,这一问题值得探讨。如果在论文的正文中能用牙齿标记方法来描述和记录牙齿,将简化牙齿的描述和记录,减少记录牙位的篇幅,节省作者和读者的时间和精力,更适应口腔医学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中应用的要求。

[1]韩永战,吴友农.上-下标牙位记录法[J].口腔生物医学,2012,3(2):61 -63.

[2]袁林天,文玲英,杨富生,等.2例多数牙先天缺失患儿及其父母的Pax9基因突变检测[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3):137 -140.

[3]甘国瑞,史久成,王渝宁,等.131个恒前磨牙的制备和根管形态的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15(8):458-459.

[4]田艳艳,王春娜.恒牙牙根距根尖5mm处牙根最小外径对临床根管预备的意义[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1):78-80.

[5]韩永战,汪平,范晓敏,等.离体上颌第二磨牙牙根距根尖4mm的截面解剖研究[J].口腔医学,2011,31(3):148 -150.

[6]徐琼,樊明文,范兵.镍钛机用器械在磨牙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4):211-214.

[7]李然,石四箴.牙科三维CT研究上颌乳磨牙髓腔[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16(6):319-322.

[8]王艳清,史庆辉,孟庆江,等.数字化牙片的临床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17(1):51.

[9]姜琳,邵金陵.陕西陇县两千年前人牙槽骨水平吸收状况的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17(3):147 -149.

[10]刘毅,王春玲,孙慧芳,等.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病人正畸治疗临床疗效研究[J].口腔医学,2011,31(3):132-135.

猜你喜欢
切牙上颌恒牙
上颌前牙区牙齿美学研究进展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基于CBCT的昆明地区人群上颌磨牙MB2根管特征
骨性Ⅱ类均角成年患者上颌中切牙与切牙管位置关系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人为什么要换牙?
翼上颌区种植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及分析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调皮的牙齿
上颌窦口大小与上颌窦副口对上颌窦气化影响的CBCT分析
38例切牙管囊肿的X线三维影像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