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县野生“小雀辣”人工栽培技术

2012-12-08 21:03罗承良陆显荣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大田黎明喷雾

罗承良,陆显荣

(1.宁洱县黎明乡农业工作站,云南宁洱665106;2.宁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云南宁洱665100)

宁洱县、乡农科部门经过不断试验,2000年摸索出了野生“小雀辣”人工栽培技术,2002年开始在黎明乡大田试验推广并获得成功。目前,全县“小雀辣”种植已初具规模,在《宁洱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中,“小雀辣”已被列为该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之一。

1 “小雀辣”的生长特性及分布

“小雀辣”是生长在山上的野生辣椒,果实细小,长度约1 cm左右,主要靠鸟类食果后排出粪便传播,“小雀辣”因此得名。其植株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较抗旱,但怕霜、怕涝,不抗病,人工栽培难度大。原生资源主要分布于宁洱县的黎明乡、磨黑镇把边江、猛野江流域。“小雀辣”生长周期一般为1~5年或多年生,每年3月至10月均可开花结果,叶绿、果小,成熟后果实鲜红细小味清香,风味独特,具有特香、特脆、特辣、特小4个特点,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绿色调味佳品。

2 “小雀辣”开发现状

2000年以前,黎明乡窑房村部分农户采集“小雀辣”种子零星种植在房前屋后,2000年黎明乡农科站摸索出了野生“小雀辣”人工栽培技术,2002年开始在黎明乡大田试验推广并取得成功,通过人工种植的“小雀辣”具有一定的野性,其果实形状、品味与野生的基本一致,生长期1~5年,第1年单产 3 000~3 750 kg/hm2,2~4年产量最高,4月至11月均有鲜果成熟,加工周期长,经济效益良好。2010年,全县“小雀辣”种植面积达66.67 hm2,产值突破500万元,最高产值达17.25万元/hm2。

目前,全县有3家“小雀辣”加工厂,主要加工生产泡椒和辣椒酱2个系列产品。已注册“勐野江”、“照鼻山”、“保寿”3个“小雀辣”商标,产品先后参加昆明国际泛亚农业产品博览会、中国重庆市农产品推介会展览,产品知名度得到不断提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小雀辣”已逐步发展成为宁洱县又一特色产品,开发前景广阔。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种苗繁育

3.1.1 选种

为确保种苗的原生性状,必须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大小均匀、充分成熟的果实为种子。选种时间为6月至8月。

3.1.2 苗地选择

选择通风向阳,有水源,但无地下水,土质较肥的地或田为苗地,前作为茄科和薯类作物的地不宜选择。

3.1.3 开墒整地

每公顷大田留15 m2进行整地,墒宽1 m,长按大田面积定,但不宜超过10 m,沟宽0.4 m,深0.3 m。墒面土壤深翻20 cm,晒15~20 d后盖杂草烧面杀菌、杀毒。每平方米施有机肥5~10 kg、地虫灵50 g、敌克松50 g。

3.1.4 播种

将脱皮的种子晾晒2 h,用温水泡24 h后捞出,并用多菌灵浸种10 min,清洗后催芽2~3 d即可下种,按每平方米用50 g种子拌火灰均匀撒播,再用多菌灵处理过的稻草或青蒿枝覆盖,覆盖厚度5~10 cm,浇透水。

3.1.5 苗期管理

一般10月播种20 d左右出苗;11月至12月播种,因温度下降,60 d左右出苗。播种后出苗前2~3 d浇水1次,出苗后先搭建遮荫棚,再解除覆盖物,并用多菌灵加25%伏虎对水喷雾。根据土壤湿度进行浇水,因“小雀辣”怕涝,水分不宜过大。管理过程中注意,叶面水分不干时不能除草和起苗。

3.2 定植

3.2.1 园地选择

“小雀辣”生长在海拔较低的江边地带,是高温高湿季节生长的热带作物,要求海拔在1 200 m以下。一般选择前茬未栽过茄科、薯类、瓜类作物,排水方便、无地下水、不易积水、土壤肥力较高的粘质田地作为种植园地。

3.2.2 整地

种植前1~2个月深翻晒垡,10~15 d前耙细开墒,行距1.2 m,其中沟距0.4 m,墒距0.8 m,开成抛物线型。沟深0.3 m,四周必须深挖排水沟,做到能排能灌。株距0.6~0.8 m,每公顷栽1.2~1.5万株,根据土壤肥力定,肥则稀植,瘦则密植。

3.2.3 施足底肥

为确保“小雀辣”的原生性状和品质,尽量施用有机肥,少用或不用化肥,每公顷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 t、草木灰7 500 kg、硼肥15 kg、锌肥15 kg、磷酸二氢钾或大肥王15 kg、地虫灵7.5 kg,充分拌匀后在开墒时一次性撒施或塘施。

3.2.4 地膜覆盖

在开好的墒面上,每公顷用50%敌克松6 kg对水喷雾,然后选用厚0.008 mm、宽1~1.2 m的地膜覆盖。

3.2.5 起苗定植

起苗:育苗床起苗前1 d,每平方米用50%敌克松350 g对水浇根。起苗时要在叶面水分完全干后方能起苗,若移栽地较远,用塑料袋将苗整株密封运输,栽时再打开,但密封不得超过3 d。

定植:按确定株距,将地膜划开直径为12~15 cm的圆圈,将苗栽到中心点,再用细土压好膜口,浇定根水,待苗长活后封口。

3.3 定植后管理

查苗补缺,保证全苗。观察膜内水分,若膜内土壤水分过大,应立即将地膜去掉,防止水分过大而烂根。同时在雨季来临之前清理好排水沟,保证排水沟顺畅。“小雀辣”主要以地膜栽培为主,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以叶面肥为主。移栽后每10~15 d,每公顷分别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锌肥375 g,氮素肥料少用或不用,以免影响品质。及时清除杂草。

3.4 病虫害防治

3.4.1 病害

(1)立枯病。又称摔倒病。主要发生在苗圃和定植后幼苗期,土壤上部的植株腐烂,后期变黑倒伏。防治方法: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控制水分,将病株拔掉烧毁。喷施霉洁3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2)疫病。“小雀辣”是夏秋成熟品种,栽培时正处于高温高湿季节,是疫病发生的最佳时期,育苗时要做好种子处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浇水。大田栽培后,主要做好田间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集中销毁,用霉洁500倍液或乙铝锰锌500倍液喷施或灌根,用霜霉疫净1 000倍液喷雾。

(3)病毒病。主要靠蚜虫等昆虫传播。及时防治蚜虫、蚂蚁、白粉虱,消灭传播源,在苗期、花期用病毒双杀1 000倍喷雾,连续2~3次。

3.4.2 虫害

(1)地下害虫。主要有根结线虫、根粉蚧、地老虎等。防治方法:每公顷用地虫灵7.5 kg与肥料混合一次性施入,栽后用25%伏虎喷雾。

(2)地上害虫。常见的主要有蚜虫、蚂蚁、白粉虱等,主要是传播病毒病,每公顷用70%赛飞150 g加多虫青150 g防治。

3.5 适时收获

野生“小雀辣”以加工鲜果为主,果实50%变紫红后即可采摘。由于“小雀辣”是野生驯化种植的品种,变异明显,所以采摘时应严格分级,将变大、变长,变白色、紫色的分装,去除其它杂质。

猜你喜欢
大田黎明喷雾
风云三号E星——黎明星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东方黎明
黎明之光
还原喷雾
大田百余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家长”
一瓶水的微笑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怎样正确使用喷雾式化妆水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